清朝官阶是什么级别(清代此官职为正三品大员)
据野史记载,乾隆时期詹事府有一个洗马到甘肃一带出差,结果闹出一个笑话。驿丞由于是新官上任,对朝廷的官职还不是那么了解,误以为“洗马”是马夫,结果被安排到一个大通铺。
后来当地的知县前来拜访,驿丞才得知洗马是从五品官,得知这一情况后,驿丞赶忙赔礼道歉。好在洗马也没有较真,只是笑了笑了事。
岂止是“洗马”,清代官制中有很多职务的名字很生僻,乍一听根本不知道是几品官,更搞不清楚他们是干什么的。御史经过整理,特地找出了几个职务,相信绝大多数读者看到名字后,也是云里雾里。
道录司龙虎山正一真人
道录司不难懂,是礼部下属的一个单位,主要负责全国道士的管理。但龙虎山正一真人却不能以字面意思去理解,他既是道士的称呼,也是正式的职官名,级别还不低是世袭的正三品大员。
龙虎山正一真人源于明洪武时期,当时龙虎山道士张正朝到南京觐见,被朱元璋封为正一真人,秩正二品准予世袭。
清入关后沿袭明制,以正一真人统帅龙虎山众道士。乾隆朝时由于崇信佛教,将正一真人降为五品,但在乾隆中期时又下旨晋为正三品,此后成为定制。
龙虎山正一真人在文献中很少被提及,但却是正儿八经的三品大员,《清史稿·职官志》中是有记载的。通俗地理解,龙虎山正一真人就如同衍圣公、班禅一样,都是世袭罔替的官职。
庶子
庶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翰林院庶常馆的庶吉士,其实他们并没有半点联系。庶子属于詹事府系统中的职务。
詹事府最高长官为詹事(正三品),其下分别为少詹事(正四品)、左右春坊庶子(正五品)、司经局洗马(从五品)、中允(正六品)等。
庶子是一个很清闲的岗位,从事的工作主要是记注、纂修一类的文字事务。说起清代的詹事府也是一言难尽。
本来詹事府的本职工作是辅佐太子,明代时属于东宫属官。清代情况特殊,除了康熙生前立过太子外,其他皇帝都没有立过储。
东宫形同虚设,也让詹事府的地位受到了削弱。乾隆时期,就有大臣建议裁撤詹事府,但乾隆考虑再三,决定将詹事府作为翰林们的中转站,凡是要升迁的翰林一般都要在詹事府镀镀金,然后再升任新的职务。
治中
治中也是一个冷门官职,清代各衙门中仅有顺天府、奉天府设治中,级别为正五品。
顺天府、奉天府由于是“京府”,其级别高于各省的府。此二府由于管辖的州县数量多、长官品级高(正三品),故而佐贰官的数量设置也多。
两京府皆设府丞(正四品)1人、治中、通判(正六品)各3人。他们都有单独的衙署分管某方面的事务。其中治中掌地方民事,凡所属州县之钱粮、户籍、田土诸事无不综理。
官正、署正
这两个职务也非常见品种,在京城各衙门中绝对属于冷门岗位。官正是钦天监下属的职官,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气象工作,长官为正五品监正。
监正之下设时宪科、天文科、漏刻科、主簿厅四个机构。其中时宪科的官职有点绕,长官为“五官正”。五官正(正六品)之下,又设春、夏、中、秋、冬五个“官正”级别为从六品。
署正主要集中在光禄寺,光禄寺是从三品衙门,主要负责宫廷宴会。下设的机构中就有大官署、珍馐署、良酝署、掌醢署等,这四署的长官皆称“署正”(正六品)。
宴会上负责吹拉弹唱的还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清初叫乐部,雍正以后改为和声署,置满、汉署正各一人(从六品)。
善世、正一、阐教、演法
如果不是看到御史这篇文章,单独拎出来一看,估计没人会认为这几个词汇会与官职沾上边。
礼部主管祭祀、科举、学校、宗教等事务,礼部下属有僧录、道录二司,专门管理佛教、道教事宜。
僧录司设左右“善世”(正六品)各一人,左右“阐教”(从六品)各一人,还有“讲经”、“觉义”等;道录司设左右“正一”(正六品)各一人,左右“演法”(从六品)各一人,另有“至灵”、“至义”等。
经历
相比于以上官职,经历算是抛头露面比较多的,只要对清史略有了解的读者应该都听说过。让人讨厌的是,经历一职品级多变,如果不加上一个前缀,就搞不清他到底是几品官。
经历的设置主要是在各省的衙门,级别最高的是布政使衙门下属的经历(从六品),其下依次是按察使衙门经历(正七品)、京府经历(从七品)、各省府经历(正八品)。
经历是属官,主要负责出纳文移,不管在哪一级单位供职,其岗位职责都是一样的。只是要具体衡量经历是几品官,就必须加上前缀,否则就难以考证。
除了以上介绍的之外,清代还有很多不常见的官职,诸如署丞、博士、灵台郎、鸣赞、允判等等,如有兴趣可在评论区留言,御史将一一解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