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几个区发展排名 城市能级再跃升

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签署5周年之际

惠州出台38条措施

全方位便利港澳居民在惠州

学习、就业、创业、生活

惠州几个区发展排名 城市能级再跃升(1)

惠州几个区发展排名 城市能级再跃升(2)

惠州几个区发展排名 城市能级再跃升(3)

惠州几个区发展排名 城市能级再跃升(4)

惠州几个区发展排名 城市能级再跃升(5)

“这一系列措施,有助于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前来就业创业。”香港工商总会会长、港资企业光弘科技董事长唐建兴点赞说。

这背后是惠州围绕“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惠州所能”,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进大湾区建设5年来,惠州主动对接大湾区城市,在推动粤港澳交流合作、建设重大发展平台、推进交通互联互通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5年来,惠州实现发展大跨越、城市能级跃升,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5年来,惠州GDP从3000多亿元迈上5000亿元关口,广东经济第五城地位更加稳固;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跨入“万亿工业大市”方阵。随着埃克森美孚、恒力PTA、中海壳牌三期等大项目布局,惠州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双区”建设机遇下,立足湾区、面向世界,正加快新一轮开放发展。

惠州几个区发展排名 城市能级再跃升(6)

区域协同

深莞惠“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已形成

阵风呼啸,高铁飞驰,人流穿梭……在赣深高铁惠州北站,崭新明亮的高铁站场成为惠州的“城市新客厅”,每天迎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这里也正在成为大湾区东部的区域交通枢纽,最快29分钟可达深圳北站,16分钟可达东莞南站,19分钟可达河源东站。

惠州几个区发展排名 城市能级再跃升(7)

随着去年底赣深高铁正式开通,一条高铁线路串起深圳都市圈的深圳、东莞、惠州、河源4座城市,深莞惠“半小时经济生活圈”成为现实。

5年来,惠州举全市之力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市民感受到最真切的变化是陆海空大交通网络逐步完善,与广深莞等大湾区城市的联系日益紧密。

惠州几个区发展排名 城市能级再跃升(8)

除了赣深高铁拉近深莞惠的距离,广汕高铁计划明年建成通车,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全面建设,深惠城际、深汕高铁加快推进,惠州正全面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惠州机场航线覆盖全国80%的省会城市,积极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正加快迈向千万级干线机场。5年来,惠州新建成高速公路6条,总里程达857.6公里,居全省第二;新投产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港口吞吐能力达1.5亿吨。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陆续落地,将快速连接广州、深圳、东莞等周边城市,惠州作为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的地位进一步强化……

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在“双区”建设机遇下,惠州全力推进深度融深融湾八大专项行动,推动大湾区协同发展。随着一条条连接广深莞的“黄金通道”逐步打通,惠州“3 7”工业园区迎来项目入驻潮。

(相关链接:《不会吧!惠州“3 7”工业园区还不了解?看这篇就够了!》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惠州引进项目中来自深圳的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超过3600亿元,占比约三成。而今年1—5月,惠州招商引资过会项目188宗,计划投资总额826亿元。从来源地看,90%的项目、69%的投资额来自大湾区城市。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汪云兴表示,从区位来看,深惠紧密相连。从产业链来看,深惠产业形成一体化。惠州拥有土地空间、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优势,有利于与深圳等周边城市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大湾区基本形成‘1小时生活圈’,工作生活越来越方便。”唐建兴来到惠州投资已有20多年。他所在的公司光弘科技以惠州为总部,不断增资扩产,在大亚湾投资的项目分三期建设,总投资35亿元。同时,该公司在香港、深圳等多地拥有子公司,立足湾区、面向全球,去年位居全球电子制造服务企业第20名。“惠州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大力支持和帮扶企业,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做大做强。”唐建兴非常看好惠州在大湾区中的发展前景。

开放发展

3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惠投资74家外企

国际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配备上下料机械臂、智能搬运机器人、全自动物流线,24小时运转生产,打造控温、控湿、无尘的灯塔级工厂……在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投资21亿元的亿纬锂能第二十九工厂近日正式投产。“第二十九工厂投产,是我们向千亿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对未来充满信心。

抢抓“双区”建设机遇,惠州依托“国字号”平台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重点瞄准日韩、港澳、深莞等先进地区精准招商,加快打造以中韩合作、惠港合作、惠深合作为重点的高品质产业合作平台。一座千亿级现代产业新城正在崛起。

惠州几个区发展排名 城市能级再跃升(9)

中韩(惠州)产业园

截至2022年5月底,中韩(惠州)产业园各片区累计引进各类项目173宗,其中外资项目34宗、投资10亿元及以上项目51宗,计划总投资约1854亿元。其中,已供地项目129宗,已动工项目119宗,竣工或投(试)产项目34宗。

这是惠州面向全球开放发展的缩影。距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数十公里之外,大亚湾石化区已有来自美国、英国、荷兰、德国、日本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进驻。5年来,埃克森美孚、恒力PTA、中海壳牌三期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户这里,石化产业链向着中下游延伸。大亚湾石化区已连续3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呼之欲出。

惠州几个区发展排名 城市能级再跃升(10)

大亚湾石化区

宇新股份在大亚湾石化区和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同时投资了项目。“我们将抢抓机遇,打造国际领先的碳四深加工产业链。”宇新股份董事长胡先念说,将继续扎根惠州,加大在惠州的投资,为惠州建设万亿级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湾”有引力,链接全球资源,惠州吸引国内外越来越多企业加码布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共有3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惠州投资了74家外资企业。2017—2021年,惠州新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887个,实际利用外资326.85亿元。

推进大湾区建设5年来,惠州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惠州市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实施方案(2019—2023年)》《惠州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 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惠州市港澳居民就业创业补贴政策清单》《惠州市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生活补助申领办事指引》《便利港澳居民在惠州发展若干措施》等,主动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深度融深融湾。

5年来,惠州已成为大湾区投资创业热土,吸引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纷纷集聚。截至今年5月,惠州累计设立港资澳资企业超过1.11万家,约占全市外资企业的70%,利用外资超过200亿美元。“深港创新 惠州智造”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新活力。

惠州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叶育强介绍,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近年来,惠州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发展机遇,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惠州的大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下一步,将深入实施深度融深融湾行动,进一步做好沟通协调和跟踪服务,为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贡献应有力量。

编辑整理:惠州党建

素材来源:南方 、惠州头条app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惠州几个区发展排名 城市能级再跃升(11)

惠州几个区发展排名 城市能级再跃升(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