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糖果企业100强(千亿销售额却不上市)

全球糖果企业100强(千亿销售额却不上市)(1)

01 天无绝人之路,“神秘”玛氏家族的创始人是谁?

德芙、士力架、益达、绿箭…….这些知名品牌背后的玛氏家族,闷声发大财却被很少人所了解,堪称“神秘”。

有人觉得这个企业小气,全球员工数量多达7.2万人,但其总部只是一座能容纳80人的两层小楼,更多的人甚至没听说过这个家族,因为它太低调了,赚了这么多钱,很多人都不知道创始人是谁。

更特别的一点是,这家企业从未上市,也从未对外发布财务报告以及企业的经营决策,且公司从不设公共关系部门,禁止员工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

作为一家私营家族企业,玛氏集团一直颇为神秘,玛氏集团由私人家族所创立,这个家族,从创业之初就死磕糖果,发展至今,年营收高达300多亿美元,这个数字比很多知名快消品牌的营收都多。

全球糖果企业100强(千亿销售额却不上市)(2)

玛氏的创始人法兰克·玛氏,自小经历就颇为传奇,他患有小儿麻痹,每天待在家里,母亲就是做巧克力的,法兰克·玛氏耳濡目染,也选择了终身从事的事业——糖果。

于是,法兰克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亚波里斯市卖糖,一开始还算比较顺利,然而某天,糖果巨头好时公司在当地建立一个巧克力小镇,人们的注意力全被吸引过去,法兰克的小生意也受到影响。

雪上加霜的是,1910年,法兰克妻子以他养不起母子为由向法兰克提出离婚,独自带着年幼的儿子弗瑞斯特去了加拿大。

要事业没事业,要家庭没家庭,法兰克一夜之间成了孤家寡人。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法兰克再婚了,来到西雅图又办了一家名为Mar-O-Bar的公司,即玛氏的前身,生产一种由焦糖、坚果和巧克力混合制成的糖果。

全球糖果企业100强(千亿销售额却不上市)(3)

法兰克·玛氏

儿子弗瑞斯特知道父亲在经营糖果生意,也回来帮助父亲经营,19岁的弗瑞斯特初露商业头脑,那时候父亲的工厂正生产麦芽糖,但这种糖果很软无法保存,于是他向父亲提议,将巧克力包裹在麦芽糖外,法兰克采纳了儿子的建议,这个产品后来变成了玛氏的经典产品——“银河棒”。

事实证明,这款产品大获成功,同样5美分的价格却比对手好时产品大一倍,一推出就获得人们疯狂抢购,玛氏公司也变得小有名气。

1930年,玛氏公司开发出了第二款重磅级产品——士力架,同样在市场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凭借士力架的大卖,让玛氏一跃成为仅次于好时的美国第二大糖果制造商。

全球糖果企业100强(千亿销售额却不上市)(4)

人们只关注士力架好不好吃、有哪些口味,殊不知,一份份糖果卖出的背后,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正在诞生。

02 父子接力,玛氏帝国崛起之路

攻城容易守城难,玛氏帝国的崛起,又可细分为父与子两部分,如果说法兰克是玛氏帝国的创始人,那么弗瑞斯特就是维护玛氏帝国护城墙屹立不倒的男人。

虽然弗瑞斯特在帮助公司发展上立了大功,但由于种种矛盾,跟父亲之间一直存在隔阂,从小作坊开始,玛氏家族的内斗就没有停过。

法兰克父子因为对公司经营理念不合,弗瑞斯特出走,分别在发明了三角牌巧克力的让·托普勒的公司和亨利·雀巢的工厂工作过。

全球糖果企业100强(千亿销售额却不上市)(5)

弗瑞斯特·玛氏

然而,在弗瑞斯特出走的第二年,法兰克就因为心脏病离世,此后,他的后母和妹妹分别得到了1/3的股权,甚至连后妈的弟弟库本巴哈也获得1/6的股权。

法兰克离世以后,弗瑞斯特失去了老爸,也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对手。另一边,弗瑞斯特也在欧洲另起炉灶,创立起弗瑞斯特·玛氏食品制造公司。弗瑞斯特继承了老爸的产品天赋,改良了银河棒的配方,同样获得成功。

彼时二战爆发,战争中,巧克力是重要的能量补给。弗瑞斯特看到了这个机会,他也敏锐地看到了巧克力容易在高温中融化的痛点。

当时发给美国士兵的巧克力都是好时生产的,弗瑞斯特找到好时集团的总裁威廉·莫里,告诉他自己发现了不影响口感也不易溶化的巧克力。

于是,1941年,裹着糖衣的巧克力豆问世,M&M’s是“玛氏和莫里(Mars and Murrie)”的意思。

全球糖果企业100强(千亿销售额却不上市)(6)

最初的M&M’s主要用于军事领域,战争结束后,M&M’s需要回归大众市场。通过对市场的研究他们将自己的目标用户定位为孩子,弗瑞斯特又想出了奇招:出重资邀请广告大师伯恩巴克拍广告。

光靠一句“不溶在手,只溶在口”的著名广告词,解决了父母怕孩子吃巧克力弄脏衣服的顾虑,也让 M&M’s这个品牌家喻户晓,1956年M&M’s登上巧克力的销售冠军。几十年后这句广告词还被评为“全美第一广告名句”,M&M’s成为主力销售产品,让玛氏集团赚得盆满钵满。

与此同时,弗瑞斯特还盯上了宠物市场,1934年,开始生产狗粮与猫粮,创办了一个专门为宠物生产零食的品牌,如今也是火遍宠物营养品市场的玛氏宠物品牌。

另一边,同父异母的弟弟库本巴哈继承了法兰克的公司,由此,世界上出现了两个玛氏,各个实力不相上下,成了两个独立的玛氏集团,但弗瑞斯特显然并不满足,在做大自己公司的同时,也在不断加紧收购父亲玛氏公司的股权。

最终,在弗瑞斯特的不懈努力之下,欧洲和美国的两家玛氏公司于1964年合并,弗瑞斯特集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于一身。全面掌控公司之后,弗瑞斯特按照自己的风格对公司进行了彻底的变革。

很长一段时间,玛氏集团是弗瑞斯特一个人的独角戏。

比如,在正式上位以后,弗瑞斯特立刻给每位员工发一张计时卡,包括玛氏家族的成员和自己,在管理上弗瑞斯特严格的不近人情,要求巧克力豆工厂员工每隔45分钟就必须彻底擦洗一遍地板、砍掉管理层的福利等。

在弗瑞斯特近乎变态的管理下,玛氏集团逐渐树立产品至上的原则,版图也越来越大。

弗瑞斯特有着极大的野心 :“我不是一个糖果制造商,我想建造一个帝国。”一切如弗瑞斯特所愿,彼时的玛氏在全球拥有250个分支机构,在67个国家设有151家工厂,全球同事逾7万名。

1973年,69岁的弗瑞斯特决定退休,将经营权交给他的儿子和女儿们。玛氏公司的第三代领导人继承了父亲的雄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善用资本来实现公司规模的壮大。

1986年,玛氏收购德芙;2001年收购皇家宠物食品公司;2007年,收购宝洁的宠物食品品牌Natura,进入天然宠物食品细分市场;2008年联手巴菲特,以230亿美元的巨额收购了美国最大口香糖品牌箭牌,一跃超越吉百利成为糖果口香糖全球老大。

一代又一代的继承者仍在继续,玛氏帝国的形态也在不断进化。

03 糖果帝国能否再创下一个百年传奇?

如今的玛氏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糖果零食公司,已经成功传承到了第五代,根据Candy Industry数据,2018年玛氏以1152亿元的净销售额占据全球糖果巧克力榜首之位。

全球糖果企业100强(千亿销售额却不上市)(7)

玛氏家族有几个特殊之处:

第一,这个家族坚持不上市,从未向外界公开财报,据说在玛氏家族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必须对公司保持全面的控制,一旦上市被大股东操控,玛氏家族的地位就会发生动摇。

第二,总部极为神秘,其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总部,据说是个只能容纳80个人的二层小楼,平常大门紧闭,除了品牌标识,最醒目的只有八个字:私人领地,闲人免进,这个家族的创始人都颇为低调,不会接受太多的媒体采访。

第三,始终坚守自己的领域,即使年收入数百亿美元,员工总数几万名,也不会轻易跨界,始终在糖果和宠物食品领域深耕。

尽管知名度不高,但实际上资产早已排名全球第二,属于典型的闷声发大财。2021年彭博全球最富有的25个家族排行榜中,玛氏家族以14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053亿元)的家族财富排名第二,仅次于沃尔玛连锁超市背后的沃尔顿家族。

不过,这个经营百年的老企业,如今也陷入了经营挑战。

首先是市场的喜好变化。如今的年轻人热衷于无糖零卡产品,高热量的糖果产品自然受到了冲击,其次,玛氏集团产品这些年也被国内监管点名,2008年10月,《广州日报》报道,玛氏公司士力架被检出三聚氰胺;2013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检出M&M's黑巧克力豆“日落黄”色素超标。

若不重视用户需求变化和产品口碑,再苦心经营的市场份额,也终究会有流失的一天。虽然玛氏集团确实是一家伟大的企业,但下一个百年是否过得滋润就看家族的后裔们了。

参考资料:

《玛氏:食品界宝洁的财富神话》,砺石商业评论;

《玛氏公司的士力架315:资本运作,生命遭殃》,中国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