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最新材料(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最新材料(乡村振兴典型案例)(1)

在朱村街横塱村

田间地头已种上禾苗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不远处

还有农机手熟练地操作

农用机械平整农田

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最新材料(乡村振兴典型案例)(2)

这是横塱村与区农投集团、天禾集团的试点水稻种植全程托管示范项目。“今年初,我村试点推行农村农民资源入股参与新农企经营机制,以4500亩耕地 100亩集体留用地入股参与丝苗米全产业链项目,在确保农民土地租金收入的前提下,充分享受产业增值收益。”横塱村有关负责人表示。

“现在我们不仅有土地租金,还有入股分红,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横塱村村民毛美和兴奋地说。

如今

像毛美和这样

成为“股东”的村民

在增城越来越多了

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最新材料(乡村振兴典型案例)(3)

这样可喜的变化

源自于增城区大力推进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以下简称“产权”)

近年来,增城区围绕清产核资、成员界定、确权到户和产权交易等工作,持续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断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增城已完成3569个村社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占应改革村社的99.9%;建立成员股权信息管理系统,确认成员71.7778万人;2021年度村社两级总收入187425亿元,成员股金分红达11.3709亿元

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最新材料(乡村振兴典型案例)(4)

提供多重保障

为产改“保驾护航”

产改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于保障农民权益、完善乡村治理、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2019年9月,增城区正式开展产改试点工作。为推动产改稳步有序开展,增城加强组织领导,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工作方案》,成立区镇两级产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职人员,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最新材料(乡村振兴典型案例)(5)

同时,强化顶层设计,结合本土实际,制定村社集体股份制章程示范文本、成员资格界定方案和界定办法、折股量化和股权设置实施方案等关键环节资料范本,为化解改革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提供工作思路。

此外,增城做好服务保障,通过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能力水平,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并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全程提供业务咨询和服务,全方位为改革工作“保驾护航”。以新闻报道、微信公众号、农村小广播和宣传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开展政策宣传工作,让产改工作深入民心。

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最新材料(乡村振兴典型案例)(6)

发放超10万本股权证

村民变“股东”

2020年12月初

增城区首批股权证

在永宁街颁发

当时,该街向9个行政村

共114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颁发登记证

向户主代表颁发股权证500多本

目前

全区已发放超10万本股权证

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最新材料(乡村振兴典型案例)(7)

村民喜领股权证,摇身变“股东”

“村民拿到股权证后,就变成了‘股东’。以后农村集体将实现按股分红,进一步理顺农村的收益分配关系,农村社会将变得更加稳定、和谐。”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实行确权到户是产改的重点工作之一。增城探索建立“确权到户、量化到人、户内共享、组内流转”股权管理模式,将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的形式量化到集体成员,保障各类人群权益。实行“股权固化”,运用动态和静态两种管理模式,建立区级农村集体成员与股权信息系统,对实行5年或以上股权固化村社的股东按户发放股权证。

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最新材料(乡村振兴典型案例)(8)

除此之外

增城还着力开展清产核资、

界定成员资格等工作

并取得一定成效

其中增城全面完成清产核资,摸清农村集体家底,为改革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清查核实集体土地总面积181.37万亩,农用地总面积163.46万亩,资产总值173.1亿元,短期债务0.15亿元

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指导意见,明确成员股东与非成员股东(社会股东)概念,实行“一村一策”,通过“三榜公示”规范程序界定成员身份;对情况复杂的村,指导启动二级产改,避免村社之间成员确认标准不一致;对法律法规尚未明确规定的情况,允许经过成员大会或户代表会议民主表决,尊重农民意愿。

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最新材料(乡村振兴典型案例)(9)

组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巩固深化产改成果

为巩固深化产改成果

增城大力推进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于是

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应运而生

增城在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过程中,推动集体成员变股东,深化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制定章程,产生理事会(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代表。

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最新材料(乡村振兴典型案例)(10)

截至目前,增城建立285个股份经济联合社、3284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共3569个新型股份合作制组织。

2020年5月,新塘镇率先提交登记证(“三证合一”,等同于“身份证”或“营业执照”)资料。经过审核,该镇成功办理股份经济联合社登记证2份、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证7份。这标志着增城首批农村集体股份合作制登记证正式诞生。

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最新材料(乡村振兴典型案例)(11)

形成“三资”管理机制

守牢村民“钱袋子”

为守牢村民的“钱袋子”,增城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修订出台《增城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增城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村社账财镇街“双代管”、用款申请审核、财务开支层级审批、民主理财分层次讨论、财务公开和集体资产分级交易等制度,逐步形成权责明确、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运行机制。

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最新材料(乡村振兴典型案例)(12)

不仅如此,增城还建设统一的监管平台。整合农村财务监管、资产交易多个平台,推进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业务互通,建设集清产核资、财务管理、财务监控、资产交易、合同管理和土地流转等功能于一体的区级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服务平台。截至今年6月,进入增城区平台公开交易的农村集体资产共3903宗,标的物总金额达118.73亿元,实现增值21.14亿元

产改三年来

增城聚焦重点、突破难点

不断创新举措

真正实现了

“村集体资源变股权、

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有效形成了产改“增城经验”

来源:区委乡村振兴办、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刘玉娴

编辑:刘樱洁

责编:黄家荣、林汝嫦

审核:朱卓东、张慧芳

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最新材料(乡村振兴典型案例)(13)

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最新材料(乡村振兴典型案例)(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