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有几个村(大名县村名来历大全)

县前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因位于旧县衙门南面,故名县前街,马文操神道碑原存于城内文庙(实验学校)内前院,后移至北关县招待所东院,今挪至大名县碑林处此碑立于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五月二十五日马公是五代晋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碑铭及序为贾纬奉撰,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大名县有几个村?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大名县有几个村(大名县村名来历大全)

大名县有几个村

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端,地处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处,面积1053平方公里,耕地122万亩,辖20个乡镇、651个行政村、94.5万人,是河北省首批扩权试点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被誉为“中国面粉之都”、“中国花生之乡”和“中国小磨香油之乡”;199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定贫困县。大名镇

县前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因位于旧县衙门南面,故名县前街。,马文操神道碑原存于城内文庙(实验学校)内前院,后移至北关县招待所东院,今挪至大名县碑林处。此碑立于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年)五月二十五日。马公是五代晋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碑铭及序为贾纬奉撰。

道前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因位于旧道台衙门前边,故名道前街。路北有关帝庙,拜堂下有一口大钟,为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铸造,撞之声闻数里。铸造工艺较高,至今其面光洁不锈,“破四旧”时,经多次夯砸仍完好无伤。关帝庙,在解放后即改建为人民剧院,其钟仍置于院内。后来移至大名碑林园内陈列,供人观赏。

玉带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因该街成环状,形若玉带,故名玉带街。

菜园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据传,古时这里菜农较多,故名菜园街。

张小街:古时,这里是无名小街巷,因街南头有一张姓大户,明朝时,某知府命名为张小街。解放前,街西有一老爷庙,庙前称宫前,庙后称宫后。解放后,也并入张小街,但人们对那两处地方仍有称“前宫”“后宫”的。

寺胡同: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从前,这里是通往普照寺的一个胡同,故名寺胡同。普照寺建在城西南角,是宋朝旧城(今大街)建的古刹(chà庙),明初迁城时,寺僧随来,并建此寺,规模宏大,僧众二百余人。明嘉靖、万历及清顺治时,屡次修缮,游人甚多,并有不少名人题咏。后渐倾废,因藏经阁失火,寺基半为民占。同治十三年(1874),大名、顺德、广平兵备道恩褔聚金补修,一度粗具旧观。后又拆毁,如今泯(mǐn)灭无存。

大寺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古时,此处有普照寺,规模宏大,故名大寺街。

北城隍庙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从前,这里有座城隍庙,其位置又靠北城,故名北城隍庙街。

油坊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从前,这里的油坊很有名气,故名油坊街。

马厂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清朝时,此地西边是练武场,练武者均拴马于此,故名马厂街 。

满洲街:据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大名县志》记载:“顺城至东门,所谓东大街也,西行北为满洲街。”大名历来是战略要地。清朝派八旗部队(满洲兵)防守,并设有道台府和镇台(兵备道)衙门。“满营”在大名驻扎,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治安,根据战争需要,兵力时增时减。八旗兵流动性大,不准带家属,至今满洲街没有留下一户满族人。因为这里住的多是满洲人,人们自然而然地称之为满洲街。推翻满清后,此地没了满洲人,一度更名为“免愁街”,可人们还是缺吃少穿常发愁。“文革”以前改名为胜利街,“文革”时叫反帝街,后又恢复原名满洲街。

北关:因地处大名北城门外,故名北关。明朝叙州知府陈绶(shòu)之墓在此村郊外,曾有华表石器。河北省立第七师范遗址在该村北侧,学校是革命教育家谢台臣于1923年创建。他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1936年旧历二月初四不幸逝世。为纪念谢台臣校长对革命事业做出的伟大功绩,全校师生自动捐款立汉白玉石碑一座。原在七师正门前,现在校园东端,并建有纪念碑亭,以使后人永志不忘。

北刘庄:很早以前,刘姓在此定居。明末,刘家建一墓地,因该村在墓地之北,故名北刘庄。在墓地之南的名南刘庄。

南关一铺:从前,南关相当繁华,开有很多店铺,按区域划分为三处,此处离城最近,故名南关一铺。与一铺相邻的为南关二铺,与城较远的为南关三铺。

金家潭:从前,大名城南门外有一黑龙潭,其潭西又有一小潭,金姓定居于此,故名金家潭。

匡公堤:此村在旧堤之上。其堤原为明万历初知府匡铎(kuāng duó)所筑,人称匡公堤,村因堤得名。

七里店:此处离大名县城七华里,早年有客商店铺,故名七里店。

十里铺:此处距县城约十华里,早年又有客商店铺,故名十里铺。

康堤口:此处原是一段古黄河残堤,后有康姓在此定居,故名康堤口。村南有罗让墓,立于唐龙纪元年(889年),墓碑尚存,为我县少有的完好唐碑之一。罗让为唐工部尚书,魏博节度使罗宏信之父。邑人立碑以为纪念,公乘亿撰文,郑褒书碑文。村北及村东南另有两处古墓群,据有关方面推测,也是唐墓。

刘堤口:此处原为一段古黄河残堤,后有刘姓在此定居,故名刘堤口。

铁窗口:该村地处古大名府城西门附近,因防水患,西门常年不开,并造有铁栅栏挡在门外,形似铁窗,故名铁窗口。

升斗铺:从前,该村以做升斗量具而闻名,故名升斗铺。

成营:相传,北宋时,宋与辽作战,在这一带安下九营十八寨,此处为其中一营遗址。后有程姓在此定居,故名成营。周围的谷营、夏营、苗营、窦营、金营、王营的村名起源也与之类似。

付桥:相传,从前这里有座小桥,村在桥边,且村民多姓付,故名付桥。

程堤:此处原是一处古黄河残堤,因程氏在此定居,故名程堤。

油粉滩:《县志》载:元朝时,该村叫油盆里,后演变为油粉滩。

范店:该村原名道堤口。相传北宋时,皇帝曾在此吃过饭,誉称饭店。又说,此地处进城官道旁边,早年开有饭铺,故称饭店。后“饭”字演变成“范”字,故名范店。

西未庄乡

西魏庄 相传,宋朝年间,有魏姓来此定居,故名魏庄。因城东还有一魏庄,为示区别,故名西魏庄。

武马庄 相传,北宋时,宋辽作战,这一带为宋军骑兵营地,因武氏在此定居,渐成村落,故名武马庄。高马庄村名起源也与之类似。

王军庄 宋朝时,此处为军屯之地。军屯即屯兵于田之意。古时为了战备的需要和节省开支,将军队驻扎在边防线战略要地,平时搞生产自给,谓之“屯兵于田”。后来王姓在此定居,故名王军庄。刘军庄村名的形成也同此。

大韩道 相传,明嘉靖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韩姓在此定居,村名韩道。后村旁又建一小村亦名韩道,为示区别,故名大韩道。

刘窑 相传,明朝年间,有刘姓大户在此建一砖窑,称刘窑,后在窑东侧形成村庄,故名刘窑。

阎庄 从前,该村名郭小庄。一百多年前,阎姓占优势,改名为阎小庄。后因大名县行政区划图误印为阎庄,村人顺势于1976年改名阎小庄为阎庄。

西王庄 明朝时,大名城四个方向各建一王庄,因该村在西,故名西王庄。

段村 该村位于城西要道旁,段姓开有店铺,故村名段村铺。随交通变化,此处行人渐少,店铺倒闭,后渐略去“铺”字,故名段村。

魏村 因魏姓最早在此定居,故名魏村。村南有清少傅成克巩墓,并有华表石器。还有大学士京江张玉书志铭。

刘村 因刘姓最早在此定居,故名刘村。村郊有明卫辉府训导工部主事李友芝墓,并有华表石器。

漳河涯 该村位于古漳河岸边,名漳河涯iái。有东西两村,在东的名东漳河涯,在西的名西漳河涯。村南有明尚书李养正墓,有华表石器。有大学士成基命志铭。

未城 未城名称来历说法有二。其一、明洪武三十四年,旧大名府(大街一带)城池遭水患,计划迁城于此,并做了详细规划。中未城为十字大街,吴未城为北门,双未城为东门,杨未城为南门,李未城为西门。后因土质不好,不宜兴建,挪往今址,规划之城未能实现,故名未城。其二、为魏武侯城遗址。《明志》:在旧府城南十里;《汉书·地理志》魏郡注:“高帝置,莽曰魏城亭。”应命曰:“魏武侯别都,今城西南十里数村并列,皆名魏城,疑即基墟。”上述两种说法不同,但都与城址有关,只是“魏”字演变为“未”。何说属实,尚待考查。

杨未城 村名来历见未城。后有欧阳氏在此定居,村名欧阳未城。因欧阳姓断绝,改村名杨未城。1947年土改时,村分为二,在北的名杨未后,位南的名杨未前。

李未城 村名来历见未城。明朝时有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李未城。

吴未城 村名来历见未城。明朝时有吴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吴未城。

苗未城 村名来历见未城。该村原是吴未城的一部分,后独立为村,且苗姓居多,故名庙未城。

双未城 村名来历见未城。因从前该村有两座大庙(奶奶庙和南海庙),名双庙未城,后简称双未城。

老堤头 该村在古黄河残堤上,是决口之一端,故名老堤头。解放后,村分为二,在北的名老堤北,位南的称老堤南。据《县志·老堤头》载:在旧大名城(今旧治)西北二里,明朝嘉靖年间,漳、御(卫)水逼县城,旧堤崩,知县诸称复增筑之,名曰诸公堤。以在护城堤外,亦名二道堤,今为村落。

朱洼 该村在一片洼边上,又因朱姓居多,故名朱洼。

许堤 该村在古黄河残堤上,又因许姓居多,故名许堤。

白水潭 从前,村南有一大水坑,终年不涸,且水清澈,称为白水潭,村因此得名。《县志》载:白水潭在卫水之阳,去今城十二里,为河南粮艘所经,林木交荫,菱荇(líng xìng)纵横。邑(yì)无名山大川之奇,临流眺望舟楫(jí),颇觉快心爽目。旧治八景所谓卫水旧帆者也。后河徙(xǐ)变村落,景状全无矣!历代有名人雅士题咏,现录一首:

卫水归帆(在白水潭)

(明)刘遵宪

城头恣眺望,卫水正归舟。

一叶凭风下,孤帆来月流。

柳边堪倚擢,沙际见眠鸥。擢zhuo

顿有濠梁意,游鱼任拍浮。

刘堤口 该村在古黄河残堤决口处,因刘姓居多,故名刘堤口。

大街乡

大街 大街乃古大名府城遗址,在今城东六公里大街一带,至今尚存有残垣。明洪武三十四年,漳河、卫河同时数处决堤,水淹府城,才迁至现在的大名县城。因该村的位置在当时旧大名府的中心大街,故名大街。

五里屯 因该村距县城五里之遥,故名五里屯。村东南公路南侧有狄梁公碑,立于唐元和七年(812年)。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696年)契丹陷冀州,河北震动,朝廷委狄仁杰为魏洲刺史,镇守大名,契丹兵闻之慌忙退走。地方百姓无不敬仰,为其立生祠及碑,以为纪念。

红寺 从前,该村东北角有一寺院,名叫红罗寺,人们简称红寺。村因寺而得名。

教善 从前,村北有一杏黄寺,附近村民多来此拜佛,曰“向善”,故村名教善。

双台 宋朝时,大名城曾为北京,此处在城中心。当时有两个上马台,称为双台,后成村落,故名双台村。村西北处有宋徽宗御制御题的五礼记碑。碑倒于地,断为数截,字迹无存。现挪至大名碑林,重新立起,供人观赏。

鱼营 “鱼营”原是“御营”的谐音。北宋时,此处在大名城内,御林军兵营设在这里,称为御营。水淹城毁,此处为村,乃名御营。后人为书写方便,往往写作鱼营。久之,即演变为鱼营。

东门口 该村位于旧大名城东门外,在南边的名前东门口,北边的称后东门口。

东未庄 该村最早为魏氏定居,原名魏庄。后“魏”演变为“未”,又因城西还有一未庄,为示区别,故名东未庄。

沙堤 古大名城西,有一护城河堤,该村建在堤上,故名沙堤。当时的沙堤为府城之屏障,故多有名人题咏。

李庄 相传,明朝时,有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来时带有一鹅一猫,村名为鹅猫李家,后改为李庄。

南门口 该村在古大名城南门附近,名南门口。又因此处有两村并列,在后的名后南门口,在前的前南门口。

摆渡口 古时这里有条小河,此处是个渡口,村在其旁,故名摆渡口。

路庄 相传,明朝时,有路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路庄。

王楼 明末清初,有王姓知府(据传名王进堂)携眷来大,其夫人及其亲属定居于此,并建有楼房,为近民瞩目,曰“王楼”,村因以得名。

北门口 村址在古大名府城的北门,故名北门口。公元1401年(明洪武三十四年),大名府境内两大河流同时爆发洪水,漳河、卫河决堤数处,水位高于城墙,淤泥一丈多深,大名府城被淹毁于水灾。五百多年前的繁荣景象,如今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难以辨认的残迹。而以大名府北门处命名的北门口沿用至今。

阎沙岸 据传,明朝年间,曾名考老将村,解放后,因阎姓较多,村址又在古沙河旁,故名阎沙岸。

邓台 相传,明朝年间,有家邓姓迁此定居。又因此地较高,形状如台,故名邓台。

大董村 相传,清朝年间,有户孟姓因犯法逃潜此地隐居,伪称董姓,名董家村。解放后,为和本社另一董村加以区别,改名大董村。

玉皇阁 相传,四百年前,该村有座玉皇庙,庙前有阁,故名玉皇阁。村郊有明朝陕西按察司付使张应凤墓。

大桂村 相传,明朝年间,有几户同时迁居此地,因其中桂姓居多,名桂家村。解放后,为与本社桂村加以区别,改名大桂村。

西曹村 相传,明朝年间,有曹姓迁此定居,后渐成村,名曹村。因村东边还有一曹村,为示区别,故名西曹村。

西张村 相传,明朝年间,有家张姓迁此定居,后渐成村,名张村。因东边还有一个张村,为示区别,故名西张村。

巩台 相传,明朝年间,有家巩姓迁此定居,这里原是一个土台,后渐成村,故名巩台。

陈坟 据查,明世宗孝洁皇后之父陈万言埋在这里。有人据此为陈看坟,后成村落,故名陈坟。现在村南仍有华表石器。据民国23年版《县志》记载:陈起家诸生,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授鸿胪(lú)卿(鸿胪寺的主官,主要管朝祭礼仪之赞导。)改都督同知(明代设五军都督府。中军、左军、右军、后军、前军,五府各有左右都督,设都督同知,都督佥(qiān)事。原为统辖京卫及外卫之兵而设。后各卫仅存空名,都督遂为虚衔。)后封泰和伯。

白杨庄 相传,很早以前,有家杨姓从南刘店迁此定居,村名杨庄。因附近叫杨庄的村较多,后来村民又多为白姓,故名白杨庄。

安庄 此地位于古大名府城(现大街一带)西护城河堤外,村名曾叫堤下。清战乱年代改名安二庄,以示安全吉利。解放后简称安庄。

堤上 该村建在古大名府城外护城河堤上,故名堤上。

城角 该村建在古大名府城外西北城角处,故名城角。

旧治乡

旧治 该村原名南乐镇。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移大名县治于此,后几经变化,到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以后不再为县治,故名旧治,也有称旧大名县者。

《县志》载:旧治在今治南稍东八里。旧治,所谓徙南乐镇者也。城自金屯营始,元时徙县居焉,明因之。景泰间,典吏郜(gào)容重修土城,周围五里,宽一丈二尺,知县陆彝复加缮(shàn)治;弘治十六年(1503),知县徐士彬重修门楼、角楼;嘉靖二十七年(1548),知县华舜钦增设南门;四十五年(1566),知县朱湘葺(qì)补,改东瓮城梢向南;隆庆三年(1569),大水坍(tān)城,知县李本意重修三门,重建楼于巅;万历三十八年(1610),知县赵一鹤大加修葺;清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顾成泰重修;乾隆二十二年(1757),水圮(pǐ)为患,二十三年移入府城,遂废为村。

旧治村东北五里处,有积土亩许高台,相传为战国时澶(chán)会盟之所。又说为唐宋演武之将台。

颜场 相传,明朝年间,此处是颜姓大户的打谷场,后有人定居,渐成村落,故名颜场。

豆腐营 很早以前,这里以做豆腐远近闻名,故名豆腐营。至今,该村豆腐仍享盛誉。

潘场 明朝年间,此地是潘姓大户的打谷场,后有人定居,渐成村落,故名潘场。

纸坊 相传,一百多年前,该村有个叫郑国栋的人,造纸手艺很高。他传授给很多人,村民多从事造纸,其造纸业远近闻名。郑死后,人们为纪念他,称该村为纸坊。

窑厂 相传,从前官府在此地建有不少砖窑,后有人定居,渐成村落,故名窑厂。

东老堤 解放前,此处是美建基督教堂,地处一段老堤之上。解放后,教会撤走,教民、杂役留居在此处,渐成村落。因西边还有一老堤村,为示区别,故名东老堤。

张坊 相传四百多年前,村旁有一大水坑,终年不涸,称水为坊,后来,张姓居民渐多,故名张坊。

邱堤 此处原是一段残堤,有邱、贾二姓在此定居,故名邱贾堤。后贾姓渐衰,改名为邱堤。

樊庄 相传,古时村民常组织起来对抗官府,官府恶之,称之为“反庄”。村民谐其音,称为樊庄。后来村分为二,在西的为西樊庄,在东的名东樊庄。

菜园 明朝时,此地是郭督堂的菜园。先有周姓在此定居,元后成村落,故名菜园。郭督堂名郭增光。督堂,明朝督察院长官,都御史、付都御史、佥(qiān)都御史以及派遣到外省带有这些兼衔的总督、巡抚均称督堂。郭增光原系山西人,因涉嫌魏忠贤案,隐居大名,并在此经营一菜园,以至留村名至今。

逯堤 逯(lū)堤原为堤名。《县志》载:“逯堤在大名旧县(今旧治)东南三里。”《府志》云:“相传戚里逯氏居此,因历史久远,莫详所自,民赖之以避水患,今屋宇鳞次,已为村落。”故名逯堤。因其村较长,1959年分成逯堤北、逯堤中、逯堤南三个村。

徐楼 很早以前,这里有徐姓地主,颇有家财,盖有高大楼房,人们称为徐家楼。久之,便成了村名,故名徐楼。

小逯堤 该村在古逯堤之一小段上,因堤得名,故名小逯堤。

高庄 很早以前,有高姓在此定居,村名高庄。后来村分为二,在西的名西高庄,位东的叫东高庄。

未店 从前,此处是交通要道,有未姓在此经营店铺,故名未店。

殷李庄 相传,明朝时,有李姓在此定居,村名李庄。清朝时,又有殷姓从升斗铺迁此,且发展较快,后改名殷李庄。

三里店 从前,此处有人开设店铺,且距城三里,故名三里店。

王庄 相传,该村原名叫沙窝,后有王姓在外居官,嫌村名不雅,改名王庄。

孔庄 明初,有巩姓在此定居,原名巩庄。后巩姓断绝,成为废墟,外人称“空庄”。后又有人来此定居,觉“空”字不雅,“空”“孔”谐音,改名孔庄。

砖桥 该村在旧大名府南门以外。古时,南门外小河上有座砖桥,村在桥附近,故名砖桥。

郭场 明朝时,此处是郭督堂(郭增光)的打谷场,后有人定居,故名郭场。(有关郭督堂的解释,参阅“菜园”)

杨村 该村建有玉皇阁,距城约七里,原名七里阁。后杨姓占优势,改村名为杨村。

陈庄 据查,明朝永乐年间,有陈姓数户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陈庄。

秦庄 据查,明朝永乐年间,有秦姓数户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秦庄。

程辛庄 相传,最早有马姓人在此定居,村名马庄。后程姓迁入,且发展较快,要改名程庄,为示废旧立新,村名程新庄。后“新”字演用为“辛”字,就成了程辛庄。

吴村 明初,有吴姓迁此定居,故名吴村。因其在夹河村附近,也有称吴夹河者。

于夹河 从前,此处低洼,积水如湖,中间有一高阜,夹在两边积水之中,后有于姓定居于此,故名于夹河。

李茂堤 据《县志》载:李茂,大名人,徙(xǐ)家扬州,父兴寿,临卒谓茂曰:“我病且死,尔善事汝母。”茂注受命,奉母孟氏益谨。遂为天下孝子。民间传说,此地屡遭水患,元朝时,孝子李茂率众筑堤而受益,人们为纪念他,称此堤为李茂堤。后来有人定居其上,屋宇鳞次,形成村落,故名李茂堤村。在长达十多里的李茂堤上,自西向东分为九个村庄,分别称为一至九牌。序号为一者,名李茂堤一牌,后简称李一牌,又因许姓较多,别名许牌。李二牌,别名韩牌。李三牌,别名李牌。李四牌,别名曹牌。李五牌,别名曹牌。李六牌,别名阎牌。李七牌,别名石庄。李八牌,别名张庄。李九牌,别名马庄。

万堤镇

万堤 相传秦始皇时,为堵挡黄河水泛滥成灾而修此大堤。后因有万姓人参与修堤并在此定居,故村名万家堤。后简化为万堤。

黄炉 相传北宋时期,宋军为修造武器,在此地设有不少烘炉。又因历史上黄姓为大户,村因此而得名,叫黄炉。

大李庄 相传明朝年间,有两户李姓在此定居,一东一西,后来都发展成村,有大小李庄之称,1958年公社化时,两村建立一个大队,定名大李庄。

辛庄 相传,明朝年间,毕庄有一权势者,迫使一户姓林的迁到村南去住。后来发展成村,村名新庄,后演变为辛庄。

马庄 相传,明朝年间,有马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发展成村,故名马庄。

小潭口 相传,秦朝年间,黄河在此决口,在今村东冲了一个大坑,名为潭坑,又称潭口,坑边两个村庄亦名潭口。当时该村较小,故名小潭口。村子较大的叫大潭口。

后屯 历史上,该村人少姓杂,称屯。因村南有一同名小村,为示区别,故名后屯。南边的称前屯。

李山庄 因村边有一古冢,冢甚高大,人称山冢。村在冢近旁,亦名山冢村,后演变为山庄村。又因村民多姓李,故名李山庄。徐山庄、廉山庄的村名起源与之类似。

后桥 相传,宋朝年间,村南有座漳河桥,故名后桥。

前桥 相传,宋朝年间,村北有座漳河桥,故名前桥。

二集 相传,宋朝年间,村西有一大庙,每月逢二为一个大的集会,故名二集。

崔岳村 相传,清朝年间,有崔姓紧靠大堤定居,故名崔堤。岳姓也迁来居住,后渐成村,故名岳村。后来两村合为一村,名崔岳村。

皂庄 相传,明朝年间,该村曾有枣种寺,村因寺而得名。因“枣”与“皂”谐音,后渐变成皂庄。

魏县屯 据查,明朝年间,该村为魏县的寄庄地(寄庄地:是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产物。地主为大量占有土地,常在外地购买庄田,再出租给农民,向地主所在的县缴纳银两,俗称寄庄地。)故名魏县屯。

高庄固 相传,很早以前,村东有座庙,庙前有块坟地,地势很高,村因此得名高冢固,解放后演变为高庄固。

田六店 据传,很早以前,该村紧靠漳河弯曲处,村名曲流店。又因村民田姓较多,称田曲流店,后演变为田六店。

后张庄 该村地处田六店(原是农村较大集市)后,又因村民多姓张,故名后张庄。

苏庄 据传,最早有苏姓在此定居,故名苏庄。后有一叫苏现的人带头造反,人称大刀苏现。失败后,其族人为避官府剿杀,隐名埋姓,改姓陈。而今村民都姓陈,但仍称苏庄。

李炉 相传,明朝年间,村民李姓曾有12盘烘炉,为这一带有名的铁匠作坊,故名李炉。

冀台 据传,三百多年前,有冀姓迁此定居,后渐成村。冀姓在历史上曾有人做过高官,村名曾叫冀家堂,因“堂”“台”声同韵近,1949年以后逐渐改叫冀台。

赵口 据传明朝年间,该村姓赵兄弟二人均在朝居官,因此命村名为赵口村。

南冯庄 据查,村民多姓冯,故名冯庄。村北也有一冯庄,人多村大,故该村又名小冯庄。1958年后改名南冯庄。

黄金堤乡

黄金堤 据查,该村建在古黄河残堤上,北宋时称为寸金堤,后取“黄”“金”二字,称黄金堤。

南盘 据传,此处在汉朝时为黄河大堤的拐角处,名龙盘堤。北宋时,有董姓迁此定居,村名董盘。因馆陶县有一村名北盘,故名南盘。村西北里许,有明工部郎中董芳墓,村北有明吏部给事中董业第墓,村西北里许有明吏部郎中董复享墓及碑记。

庞龙化 相传,汉朝此地有一大水洼,称龙洼,后有庞姓在此定居,称庞龙洼,后演变为庞龙化。赵龙化、曹龙化、翟龙化皆因有大水洼,不同姓氏的人定居而成村名。

包头村 该村在黄金堤的南头,村庄把此段残堤挡住,故名包头村。

郑时庄 据查,很早以前有三村相邻,均称时庄,南面的称前时庄(即马时庄),中间的名闫时庄,北边的称后时庄。解放后,后时庄郑姓人多,改名郑时庄。

张王胜滩 相传,此地为漳河故道,沙滩甚多。北宋时,辽军攻宋,一番王在此得胜,此地得名王胜滩。后有孟姓迁此定居,渐成村落,村名孟王胜滩。解放后孟姓断绝,张姓居多,改村名张王胜滩。

王乍村 据传,三百年前,有一皇帝路过此地,并住了一夜。古时天子曰“兆民”,故地称为王兆村,后演变为王乍村。

张王庄 据传,很早以前,有张王两姓迁此定居,原为张庄、王庄两个村,公社化后合建一个大队,两个村也逐渐连在一起,称张王庄。

吴毕庄 据传,很早以前,有吴毕两姓在此定居,分别叫吴庄、毕庄。公社化后合建为一个大队,两个村也逐渐连在一起,称吴毕庄。

西赵庄 据传,五百多年前,有两户姓赵的在此定居,在东西两侧各成村落,在西边的叫西赵庄,东边的叫东赵庄。

迤庄 据传,五百多年前,有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原村在今村东三百米处,因地势低洼,易遭水患,故移今址。村名称移庄,后改称迤(yǐ)庄。

王店 据传,三百多年前,通过大名的官道经过此地,王姓在道旁开店,人称王店,后成村落,故王店村名沿用至今。

冯庄 据传,五百多年前,有冯姓迁此定居,村名冯庄。因南边还有一冯庄,此村较大,亦名大冯庄。

杨桥镇

杨桥 相传,漳河曾流经此地,邻村东屯杨姓大户曾建桥于其上,桥旁渐成村落,名杨家桥,后简化为杨桥。

樊河道 因村址处于樊河古道上,故名樊河道。当地群众习称“房头”,想是,樊河道速读的合音。

黄马寨 相传,宋朝时,此地曾为骑兵营寨,后黄姓迁居于此,故名黄马寨。李马寨、胡马寨、程马寨、刘马寨的村名起源也与之类似。

沐浴庄 相传,很早以前,村西有一条河,这段水清且浅,盛夏人们常洗澡于此,故名沐浴庄。

后桑圈 很早以前,这里是富人的场院,周围尽是寨桑,后虽荒废,寨桑仍存。至明朝永乐年间,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因村周有许多寨桑树,名桑圈。后分前后两村,该村居后,故名后桑圈。在前的为前桑圈。1966年4月3日,周恩来总理来大名视察工作,重点考察了前桑圈大队,对抗旱、管麦、保苗工作做了重要指示。

前齐庄 相传,从前村庄紧靠漳河,屡遭水患,村民齐心协力,搬迁一高阜之上,重建家园。为纪念这一齐心之壮举,村名为齐庄。后来村分两部分,该村在南,名前齐庄,口语带儿化,称作“前齐儿庄”,在北的叫“后齐儿庄”。

北马头 相传,明朝时此处是黄河的一个码头,故村以马头称之。有三个村并存,该村在北边,名北马头。码头西边的叫西马头,南边的叫南马头。

后海子 相传,明朝时,漳河流经这里,有较大面积的积水,望之如海,众称海子。该村座落在海子后边,故名后海子。前边的叫前海子,东边的叫东海子。

西周庄 据传明朝年间,从外地迁数户周姓,居住东西两地,该村在西,名西周庄,在东的称东周庄。

大霍庄 相传,明朝年间,从外地迁来数户霍姓居于此地,渐成村落,村名霍庄。因与小霍庄毗邻,且人数较多,故名大霍庄。

魏庄 据传,村民大多数是明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其中魏姓占多数,村以姓氏而得名。

黄安庄 村名取吉祥之意,又因黄姓较多,故名黄安庄。

乔庄 据传,明朝年间,有数户乔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成村落,村以姓氏而得名。

安庄 据传,明朝时,有温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当时称温村。后又迁入安姓并发展为多数,村名遂改安庄。

沙圪塔乡

沙圪塔 相传,很早以前,村址位于漳河故道,漳河改道后尚有很多沙滩,当地称沙滩为沙圪塔,村亦名沙圪塔。村南有广西布政使崔纸雅墓,并有华表石器;村东北三里处有清大成县教谕崔缉墓,曾有碑记。

元寨 相传,北宋时期,宋与辽战争频繁。宋军元帅曾在此安营,故名元寨。当地口语带儿化,称“元儿寨” 。

东屯 宋初,朝廷在此屯粮,故名予庄屯,后称于儿庄屯。清中后期分为东屯、西屯两村。村郊有明皇姑(成祖妹)之墓。《明史·公主列传》:太祖十六个女儿,而大名公主下嫁栾城侯武陟(zhì)李坚。坚有才勇,掌前军都督府事。建文初,从左付将军伐燕。滹(hū)沱河之战,坚为燕卒薛禄刺伤,堕马被抢,械送北平,道卒。子庄年七岁嗣(sì继承)侯。成祖继位,庄父名奸党中,以公主故获宥(yòu饶恕),公主惧祸遂出家于于儿庄屯福胜寺,后病死寺中。此坟成为皇姑坟。

谢寨 相传北宋时期,此地曾为战场,在此安过营寨,后有人定居,又因谢姓较多,故名谢寨。当地口语带儿化,称“谢儿寨”。

和寨 相传北宋时期,宋军与辽军作战,辽军曾在此安营,被宋军烧毁,后有人定居,当时村名“火寨”。后有人认为,北有鸭窝村,因鸭性喜水,与火不利,遂改村名为“和寨”。

西司庄 相传,这一带有东西两个较大的寺院,分别称西寺、东寺,因该村在西寺附近,故名西寺庄,后以音的演变为“西司庄”。在东寺附近建立的村庄为东司庄。

后于旺庄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取发达兴旺吉祥之意,名于旺庄。后发展为两个村,该村在北面,故名后于旺庄。

郭鸭窝 相传,很早以前,漳河曾经流经此地,该处低洼,常有积水,芦苇丛生,野鸭很多,称鸭窝。后成村亦名鸭窝,又因村民多姓郭,故名郭鸭窝。

《射鸭郭泊》载,五代唐,同光三年二月乙亥庄宋射雁王莽河;辛己庚寅射于北郊;乙酉射鸭于郭泊。今城北三十余里,以鸭窝命名者三村,二为东区境(民国初,大名分东、中、西三个区),一为馆陶境,系郭泊之地。(见《县志》卷三十·艺文志。民国二十三年版)。

西屯 相传,北宋时期曾在此安营屯粮,曾名予庄屯,后分为东西两村,该村在西,故名西屯。在东的为东屯。(详见东屯)

老陶营 相传,北宋时期,此地是个兵营,因首领是一员姓陶的老将,故名老陶营。

儒家寨 此处原是一座古城堡。明朝年间,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定居于此。迁民中因读书人较多,尊崇孔孟,故取名儒家寨堡。万历年间(1573—1619),有张姓居官,碍“堡”字不雅,遂把“堡”字去掉,改名儒家寨。

北贾庄 相传,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定居于此。当时,此处是一高岗,前有漳河,称“北庄上”。又因贾姓居多,亦称贾庄。该村南面还有一南贾庄,为示区别,故名北贾庄。

西庄 相传,明朝年间(1573—1619),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定居于此。当时村中有佛爷庙,钟上记载,村名为“众仙固”,到明末演变为“仲相固”。因村在西部,故名西仲相固,后简化为西庄。

南贾庄 相传,明朝年间,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定居于此。当时村南有龙渊寺,石碑记载,村名为“贾儿庄”。后在书写上略去“儿”字,写作贾庄。因村北还有一贾庄,为示区别,故名南贾庄。

后辛寨 相传,明朝年间,有辛姓迁此定居,村周有寨,名辛寨。因村南还有一辛寨,为示区别,故名后辛寨。

西马寨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定居于此。当时村中有天爷庙,钟上记载村名为“西马寨”。这一带村名称“马寨”者不少。相传均为北宋年间,宋军与辽军作战时的骑兵营寨,有人定居后逐渐成村,名马寨。因该村在所有马寨的西边,故名西马寨。

程庄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定居于此。因陈姓居多,名陈庄。晋语中显著特点之一是前后鼻音不分。“陈”习惯说cheng(程)的音,久而久之,“陈”由晋语方音的影响,后人便按实际语音将陈庄写作程庄。

铺上镇

铺上 古时,这里有一烽火台(古代报警设备,遇有外侵或其他紧急情况,即燃放烟火,相互传递。)俗称烟墩,该村又是农村集市,有些店铺,故村名叫做烟墩铺,后简化为铺上。

高寨 该村历史上高姓居多,村周筑有寨墙,故名高寨。

圈里 相传古漳河曾流经此地,从村西南分为两段,又于村东北汇为一流,将村圈在其中,故名圈里。

宿庄 相传,汉时刘秀被王莽追捕,曾潜宿于此,刘秀称帝后,村人引以为荣,村名叫宿庄。

李二庄 相传,最早到此定居的两户人家都姓李,故名李二庄。

豆庄 相传,明朝燕王扫北时路过此地,为战马备草料,饲草多为豆秸。走后,所剩豆秸曾派人看守。附近都称该村为豆庄,沿用至今。

蔡屯 很早以前,村周时常有积水,群众称积水为屯水,又因那时蔡姓居多,故名蔡屯。该村村南有黄罗山,堆阜(fū)方圆三四亩,高丈余,上建庙宇,曰黄罗山,以香火大会远近闻名。解放后,庙拆土平,旧日之壮已不复存在。现已无痕迹。

郝马庄 相传,北宋时宋军与辽军作战,这一带为宋军骑兵驻地,故村名多有叫马庄者。因该村多姓郝,故名郝马庄。周围的郑马庄、常马庄,其村名的起源与此相似。

东南屯 相传,很早以前,该村西北角有一大面积积水,群众称积水为屯水,故村名东南屯。

兆固 兆固是吉祥类名称,取安定之意,名兆固,因邻近两村都叫兆固,北面的叫后兆固,南面的叫前兆固。

田水坑 相传,很早以前,此地地势低洼,常年积水,后有田姓在附近高阜处定居,后渐成村,故名田水坑。

后宋庄 该村原名宋庄。一百多年前,因漳河决口,村被水淹,村民分别搬迁到南北两个高阜处重建家园。在北面的名后宋庄,在南面的叫前宋庄。

杜桥 相传,很早以前,村前有漳河,上有石桥,村民皆为杜姓,故名杜桥。

小屯 相传,很早以前,这里只有几户人家,位于古漳河西岸,因村小姓杂,故名小屯。

王村乡

杨固 据传,很早以前,有几户人家于现在的杨固东二里处定居,因地势低洼,屡遭水淹,后迁至现址。此地当时杨树较多,能在此地定居下来,故名杨固。

小河东 从前,有一条小河南北流过,该村座落在小河东岸,故名小河东。

西安村 相传,很早以前,此地一片荒凉,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吉祥之意,名安村。后分东西两村,在西的名西安村,在东的叫东安村。

杨庄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妇女孤独养子,教儿有功,受过封赠,命村名为养儿庄,后演变为杨庄。

马岳村 相传,岳飞曾到过这里,他英勇抗金,受人尊敬,村民引以为荣,村名岳村。因当时马姓较多,故名马岳村。任岳村、关岳村、李岳村的村名起源也与之类似。

西赵庄 相传,唐朝年间,村名刘家台,村民赵姓是大户。后来村中修庙一座,以庙为界,分东西两村。在庙西的名西赵庄,在庙东的叫东赵庄。

西店 相传,古漳河曾流经此地,明初因河西岸有家店铺,故称西河小店,后简称为西店。

前辛寨 相传,明朝年间,辛姓迁此定居,村周修有寨,名辛寨。村北还有一辛寨,为示区别,故名前辛寨。

孟村 明朝年间,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民来此定居,因孟姓居多,故名孟村。

铁炉庄 据传,北宋时,此地是宋军修造武器的场地,安有很多铁炉,故名铁炉庄。

未庄 该村位于旧漳河边,河堤经常决口,其他各村因水灾不断变迁,唯该村地势高,位置稳定,众称“位”庄,后演变为未庄。

后申桥 从前漳河流经此地,建有小桥,该村在桥北,村民又多姓申,故名后申桥。在桥南的一个村,叫前申桥。

西王二庄 以居住者姓氏得名。当地村民口语带儿化,称作王儿庄,后改“儿”为“二”,名王二庄。分东西两个村,该村在西,故名西王二庄,在东的称东王二庄。

龙王庙镇

龙王庙 村名来历说法有二:相传明朝以前,此地是卫河的一个渡口,只有几户人家。明初,有一年发大水,三角店有一木质龙王神像冲到这里,有人将神像打捞起来,在河东岸修龙王庙。一说,此处原为一个三角坛,方圆百亩,久而不涸,以为龙坑,建龙王庙于其上。两说并存,村因庙而得名。

民国二十三年版《县志·三角坛》载:三角坛即今龙王庙镇,在城东南十八里。先时,放糖百亩久而不涸,或以为龙湫(qiū)也。建龙王庙于其上。旧志称:古庙灵湫一水中分者皆在此处。后刷而为河,村在河之东,水陆通衢(qú)为一邑首镇。

三角店 相传很早以前,名马头店。现名来历说法有二:一说现在的莲花池,古称三角淀,该村座落在淀的东南角,村因淀而得名。后“淀”演为“店”。一说,历史上曾有三家分别在东、西、南三处开设饭店,故有三角店之称。

木堤 相传古时黄河在此决口,人们运来木桩门板堵住决口,形成一段木堤。有人迁此定居,村名木堤。后东西分治,在西的名西木堤,在东的称东木堤。

双庙 相传,明朝初年,有一户从山东小兴州迁于木堤村南定居,名前木堤。明朝中期,该村张崇公在朝居官时,因村东端有两座古庙,改名双庙。

范堤 因村址座落在旧黄河残堤上,老户人家多姓范,名范胜堤,后简化为范堤。

高村 相传,明朝年间,有户高姓迁此定居,后渐成村,名高村。解放后,因村大人多,以村中心玉皇庙为界,分东西两村。在西的名西高村,位东的名东高村。

石槽坊 相传,以前村东有一庙,庙前有井,井旁有一大石槽。汉刘秀被王莽所追,路过此地,曾用井水及石槽饮马。刘秀称帝后,村民引以为荣,故名石槽坊。

赵站 该村紧靠卫河东岸,为水陆交通的一个站。因历史上村民多姓赵,故名赵站。

小王庄 因村民都姓王,村小人少,故名小王庄。因村北一公里处也有一王庄,亦名南王庄。

苑湾 历史上村民苑姓较多,又因位于卫河东岸拐弯处,故名苑湾。后分为东西两村。在东名东苑湾,在西名西苑湾。

新苑湾 1979年卫河开挖时,西苑湾部分村民迁至河西建村,名新苑湾。

王庄 相传,很早以前,有王姓在此定居,后渐成村,故名王庄。因村南一公里处有一小王庄,所以该村也叫大王庄或北王庄。

花二庄 相传很早以前,村民姓霍的占多数,名霍庄,后演变为花二庄。

曹口 相传,明朝以前叫饮牛口,在此开有官渠。因历史上曹姓为大户,又因临近道口,故名曹道口。1948年分为东西两村,在东的名东曹道口,简称东曹口。在西的称西曹道口,简称西曹口。

据民国二十三年版《县志·饮牛口新开官渠记》载:大名地枕卫河,有口饮牛者,在郡城东阳河十里,大名、元城两县之近境边,地势低下,每秋雨霖潦或河流泛滥,辄(zhé)漫淫注积于其中,没牛马,灾禾稼,即水退亦平地为沼,耕获鲜利,民甚苦之,委之为壑(hè)者殆(dài)若干年矣。嘉靖乙己(公元1545年)冬,村民邢保等,相率请于府。时,知府陈公,以兴革为己任,即闻于抚台舜泽苏公,大巡近山傅公,分巡脉泉李公,咸曰可。乃檄大、元、浚、乐四令相视开泄,创为大渠,土去其壅(yōng),水归之河,凡数旬成功事告。……

孙甘店镇

孙甘店 相传,汉朝时期,有户姓孙的在此开一小店,只留宿不买饭,群众习惯称干店。后“干”字演变为“甘”,故名孙甘店。村西有金元城令赵蘖墓,有华表石器。

据民国23年版《县志》记载:村东有龙王庙,庙前有古洞,洞深莫测,石板封其口,足踏之铿锵有声。其迹早已无存。

劝庄 该村原名劝庄。1945年以村中间道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村。位西的名西劝庄,位东的名东劝庄。

石冲 相传很早以前,黄河曾流经此地,此处为黄河一个渡口,为防水冲,砌有石头。位于渡口北边的村庄名北石冲,位于渡口南面的称南石冲。

陈道仙 相传很早以前,此地有一姓陈的出家修道,取“成仙了道”之意,村名陈道仙。

孝廉 相传很早以前,有几位孝廉奉养一位孤寡老人,后人为赞誉此事,故名孝廉。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名义上以封建伦理道德为标准,实际上多由世家大族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在东汉尤为求仕进者的必由之路。

马牧地 相传很早以前,有支以钟大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曾在此放牧马匹,后渐有人定居于此,故名马牧地。

刘万税 相传,汉朝刘秀起事之处,曾在此留居。刘秀称帝后,村民引以为荣,称村名为刘万岁,后官府令其改为刘万税。至今当地口语仍称为刘万税(sui)。后来村分为三,位北的叫后刘万税,在中的称中刘万税,在南的名前刘万税。

后营 相传,古代有一支以钟大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曾于此地安营,名铁卜营,后有人迁此定居,渐成村落,村因此而得名。后发展为前后两村,在后的名后铁卜营,简化为后营;在前的名前营。

石槽 相传很早以前,以钟大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的骑兵在此驻扎,从附近各村找来很多石槽喂马,村因此而得名。

南李庄 据查,历史上村民李姓占多数,名李家庄。因村北六公里处也有一李家庄,为示区别,故名南李庄。

沙庙 据查,这一带是古沙麓山遗址。很早以前,此地方圆数十里荒无人烟,时有强人劫路作乱。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5年),有陈姓县官,议在此地建村,奏请上允,45倾土地不纳皇粮。并修庙(玉皇庙、白玉奶奶庙、土地庙)立碑为纪。因陈氏主持,曾名陈留村。又因地处沙漠,改名沙窝庙,后简称沙庙。因村北还有一沙庙村,故亦名南沙庙。

小村 相传很早以前,肖姓居多,名肖村。后肖姓绝,当时因村小姓杂,故名小村。

小湖 相传很早以前,此处是古黄河的一段河身,常年积水,形似水湖,至今积水不涸,该村在“湖”东岸,故名小湖。

金滩镇

金滩镇 原名小滩镇,清朝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礼部尚书毛昶熙(chǎng xī),系河南省陟(zhì)县人,一次由京乘船过此,村民慕他名气设宴招待,并请他为村题名。他提笔书写“金滩镇”三字,村逐改名金滩镇,沿用至今。

金滩镇曾有集福寺,有大学士黄立极碑记,清末改为学校。清户部员外郎张基墓,在卫河北岸,有碑记。清山西乡宁县知县张安民墓,在卫河北岸,有碑记。金滩镇在抗日战争前为我县重大集镇。

北马道 据查,清朝时,此地是骑兵射箭练武之场所,又因位于金滩镇的北面,故名北马道。

豆腐巷 历史上该村曾以做豆腐出名,又没有较大的街道,尽是小巷,故名豆腐巷。

龙化 此地有两村相邻,拼凑在一起形似龙状,当时人们崇龙,认为是龙之化身,故取村名为龙化。

北沙窝庙 因村址位于古沙麓山北端,地处沙漠,俗称沙窝。历史上曾有古庙,村名曾叫“沙窝庙”。因村南10公里处也有一同名村庄,为示区别,故名北沙窝庙。

县志载,该村古时名委粟里,是王莽的家乡。莽之姑母是孝元后,其族人中先后被封,有九侯五大司马,故后人称此为贵乡,并从元城县分出一部分,设立了贵乡县。

消灾 相传,古时,这里有一庙宇,善男信女认为颇有灵验,远近乡里多有人到此祈神消灾、消难,故村名消灾。

上马头 据民国二十三年版《县志·卷七·河渠志》记载:“西汉以前黄河曾流经此地。”此处系一黄河渡口,俗称码头,因北边娘娘庙处也有一黄河码头,该处又在上游,故称上码头,村因此而得名。后来“码”演变为“马”,名上马头。

娘娘庙 原名下马头。改为娘娘庙的传说有三:早年该村有贾氏民女被选入宫,执事者索贿未遂,馋于上,言贾字不吉,随废。该女忧郁而死,族人立庙以祀,称娘娘庙。一说,古时该村有“三皇姑”庙,亦称娘娘庙。一说,古时卫河决口,有一民女奋身跳入,为堵决口而献身,后人修庙供奉,称娘娘庙。村因庙而得名。

窑厂 该村历史上以烧盆闻名乡里,现在仍有很多盆窑,有“窑厂村三里长,家家户户盆垒墙”的顺口溜,故名窑厂。村南有明五门兵马司指挥张景颜墓,有碑记。

顺道店 该村地处古代官道的分岔处,曾名岔道。后认为此名不吉,因村靠官道,历史上曾有店房,故改名顺道店。

黄庄 相传,很早以前,有户黄姓在黄河故道岸边高阜处定居,后渐成村,故名黄庄。

郑寨 相传,很早以前,郑姓迁此定居,后渐成村,村周有寨,故名郑寨。

石家寨 村名来历不详。村西头有高阜(fū)建庙,称东土山。范鉴古《沙邱堰记》载:大名城西十五里有黄罗山,在郑、郝、常、吴、高五马庄之中间(蔡屯村南)。正东三十里有东土山,在石家寨之西门外,两山皆以香火远近闻名。而东土山尤著。东土山,后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谓沙邱堰,大河所经以沙麓山而得名。又说是周穆王女叔 曾居此,亦称女 邱。俗称泰山奶奶庙,每年阴历二月中旬有香火大会,可能因叔 而起。后误称泰山奶奶庙。

营镇

西营镇 据碑文记载,唐朝一司马名宗德元,其夫人郭氏死与此村,村因此名“宗固村”。后设人行善事,改村名为善乐营,分河东、河西两个村,该村在河西叫西善乐营,简称西营,又因是农村集镇,故名西营镇。在河东的为东营镇。

周庄 相传,约于四百年前,有家周姓从山东田平迁此定居,后渐成村,故名周庄。

何庄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有何梁、何檩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何庄。

张金庄 相传,约四五百年前,有张、金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渐成村,故名张金庄。

谢庄 相传三四百年前,该村谢氏富户盖有楼房,村名谢家楼,。后因周围村庄都称“xx庄”,故改为谢庄。

小营 据查,约一百年前,西营镇村的部分居民迁至村西南角居住,后逐渐成村,曾叫南庄,后改为小营。

后常庄 相传三四百年前,有户常姓从山东寿王县大李庄迁居此地,后渐成村,因村南已有一常庄,为示区别,故名后常庄。

白庄 据传,明朝永乐年间,有姓白的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渐成村,故名白庄。

前常庄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有户常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渐成村,名常庄。后为与后常庄区别,故名前常庄。

前王庄 据传,明朝永乐年间,有家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村名王庄。后分前后两村,该村在前,名前王庄。在村后的为后王庄。

金庄 据传,明朝永乐年间,有户金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成村庄,故名金庄。

赵庄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有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渐成村,故名赵庄。

黄庄 据传,明朝永乐年间,有黄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当时此处有五棵大柳树,村名就叫五柳村。后有他姓迁入,因黄姓迁来最早,故改名黄庄。村郊有明朝大学士黄立极之父黄炳(bǐng)墓。卫河西岸有华表石器。

张庄 据传,明朝永乐年间,有户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成村庄,故名张庄。

刘庄 据传,明朝永乐年间,有户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成村庄,故名刘庄。

和庄 据传,明朝永乐年间,有户杨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建村,因村东有一文庙,名文庄。后有和姓在文庙东定居建村,后两村逐渐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村。因和姓较多,故名和庄。

红庙乡

红庙 很早以前,该村中有一大庙,庙内为红色的墙壁,村因庙壁而得名。后分为东西两个村,庙西的是西红庙,庙东的叫东红庙。

北红庙 该村原是东红庙的一部分。1979年卫河开挖时,东红庙村部分村民迁至村北一公里处,另成村落,故名北红庙。

阎庙 村民阎姓居多,村中又有一大庙宇,故名阎庙。

马庄 据家谱记载,明嘉靖年间,有户姓马的从河南省许昌县灵井村逃荒至此,居住在村外看园子的土屋里,并在此定居下来,故名马庄。

赵桥 因村民赵姓居多,又紧靠引河小桥,故名赵桥。

徐杨庄 该村原名徐庄。解放后与杨庄并为一村,故名徐杨庄。

西横堤 卫河西大堤在此处向西转弯,形成一段东西向的横堤,该村在这段横堤的南侧,故名横堤。因并排有两个村,在西边的名西横堤,东边的叫东横堤。1979年卫河开挖,两村西移现址,但村名未变。

房庄 相传,很早以前,该村因房姓居多,名房庄。1979年卫河裁湾开挖,以河为界分建两村。河西的名为西房庄,河东的叫东房庄。

胡家湾 此村建在卫河拐弯处,胡姓迁来最早,故名胡家湾。

呼庄 据查,很早以前,有呼姓两兄弟二人迁居此地,兄居西村名大呼庄,弟居东村名小呼庄。1958年大呼庄改名西呼庄,小呼庄改名东呼庄。

三里庄 相传,很早以前,该村只有三户人家,都姓李,又因距金滩镇十字街三华里,故名三里(李)庄。

西桥口 从前,此地是卫河上的一个摆渡口,渡口两边各有一村,称南、北桥口,该村在南,名南桥口。1979年卫河改道,将村分成河东、河西两部分,该村在河西,故名西桥口。

东桥口 从前,此地是卫河上的摆渡口,渡口两边各有一村,名南,北桥口。该村在北,名北桥口。1979年卫河改道,将南桥口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河东部分与北桥口合并,改名东桥口。

厂门 相传,很早以前,此地有个屯粮厂,后有人在厂门前定居,渐成村落,故名厂门。

总管坟 该村在元吉州路总管刘执中墓附近,故名总管坟。据《县志》(卷二十一,古迹志,民国二十三年版)记载:“元,吉州路总管刘执中墓,在元城县东令公乡,今城东北二十里有总管坟,村或因基墓以名款。”

齐家楼 历史上村民齐姓较多,曾有一座楼房,故名齐家楼。

范王庄 相传,很早以前,该村名王庄,后因范姓发展为多数,改名范王庄。

北堤 该村位置在黄河故道西岸大堤顶部,大堤中间有一东西道口,紧靠黄河残堤,该村位于道口北部,故名北堤。

陶庄 据传,很早以前,从沈庄迁出周、陶两姓在此定居建村,因陶姓居多,故名陶庄。

西宋庄 该村原名宋二庄。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以村中大水坑为界分东西两村,该村在坑西,故名西宋庄。在东的名东宋庄。

冠厂 据查,此处为卫河东岸的码头。当时水旱两路交通方便,山东冠县送交税粮从这里外运,取名冠县粮厂或冠县厂,为冠县的寄庄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划归河北大名管辖,改名冠厂。

张集乡

北张集 该村在张铁集的北面,故名北张集。1958年分为三个村,在北张集西部的名西张,位于北张集中部的名中张,位于北张集东部的名东张。

孟村 孟村是原名。1961年分为东西两部分,在西面的名西孟村,在东边的称东孟村。

官庄 相传,元朝时期,贵族官员圈占民田为狩猎练兵场所,后在此地建有两村,名官庄。村在前的为前官庄,在后的名后官庄。

白果 据传,很早以前,该村西南有棵白果树,村因树而得名。

东小滩 据传,很早以前,曾名东庄。该村周围的村民,曾以所处方位的不同,对东庄有不同的称呼,如南面的村称它北庄,北边的村称它为南庄等。后因该村处在小滩(金滩镇)的东边,故名东小滩。

甘露 很早以前,此地有一甘露寺,村因寺而得名。

后庄 该村在张集村北,故名后庄,又因该村较小,别名小庄。

固城 据传,此地为晋朝时县城遗址,后成村落,名古城。后“古”演变为“固”,故名固城。

寺庄 相传,很早以前,该村曾叫寺马庄。后因黄河泛滥,村庄被淹,东迁一公里高阜处定居,后逐渐发展为两个村。在前的名前寺马庄,位后的名后寺马庄,后人简称为前寺庄、后寺庄。

普明滩 据查,这一带是古沙麓山遗址。相传很早以前,此处有一普安寺,在寺北面的村叫后普明滩,在南面的叫前普明滩。又传,一天黑风突起,飞沙掩寺门,并埋没了佛头,因此,别名又称土闷头。

北刘店 据查,这一带是古沙麓山遗址。相传,明朝时,村名北柳店,后演变为北刘店。

贾庄 据查,这一带是古沙麓山遗址。 以前,该村和石家庄为一个村,称石贾庄。贾姓集居在村西的前街,后单独成村,故名贾庄。

司家庄 据查,这一带是古沙麓山遗址。相传很早以前,有家司姓迁此定居,后渐成村,故名司家庄。而今司姓早已断绝,但仍留有当年的痕迹,村西头路南有一苦水井,系司姓所打,人们至今仍称为司家井。

劝善 据查,这一带是古沙麓山遗址。相传很早以前,有一支以钟大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在这一带活动。失败后,官府在此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名曰“劝人去恶向善”,村因此而名劝善。以劝善命名的有东、西、南三个村,位西的名西劝善,位东的叫东劝善,位南的称前劝善。

束馆镇

束馆 该村原名安贤镇,束皙的故乡。束皙,字广微(公元261—300),西晋文学家,官至尚书郎(官名。东汉之制,取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著有《南陔gāi》《白桦》等篇,称《补亡诗》;赋有《劝农赋》《农家赋》等,明人辑有《束广微集》。晚年回家乡开馆办学,弟子众多,名传乡里,死后葬于此。后人念他名气,办学有功,改安贤镇为束馆。立束公德政碑,建束公祠(前祠后冢)久作纪念。据记载,自建祠1600多年中,束公祠重修三次,最后一次重修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土改时被拆除,现存重修束公祠石碑一块在大名县碑林,碑文清晰可见。

束馆东门外,有烟市寺,唐时所建,明代重修。殿阁高耸,铜像庄严。后逐渐塌毁,现无存。束馆北关尽处,路西真武庙后有周代烽火台遗址。解放后群众用土,现为平地。晋尚书郎束皙墓,在束馆镇,墓前有祠,现无存。南街有孙膑饮牛坑、孙膑庄园等古迹。

花园头 据《燕召公世家》和《邯郸辞典》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国都在蓟(北京大兴)境内,安贤镇(束馆)是燕国的南大门。孙燕(燕昭王的重外孙)为拯救燕国危亡,在安贤镇建燕国国都,招兵买马,自称燕王。建有城池、庙宇、护城河等建筑,并在城外三里处建有一座花园。后有人在此定居建村,故名花园头。

何家 相传,明朝时期,有何姓、纪姓数户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建村,名罗庄。何姓人多住西头和南头,纪姓住东头,1940年后各成村落。在西头的名西何家,在中间偏南的名前何家。(村南有何状元墓)位居东部的名东纪家。

刘辛庄 相传,明朝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民时,有个叫刘佩的人挑担来此,历尽辛苦,在此定居兴业,为不忘当初之苦,取村名刘辛庄。

堤上 相传,该村建在一段残堤上,周围地势较低,故名堤上。

李家 相传明朝年间,有李姓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分开居住,均发展成村。兄住的村名大李家,弟住的村名小李家。

后王家 据查,明朝年间,有个叫王赞臣的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村名王家。因附近山东省也有一同名王家,为示区别,又因该村建村在后,故称后王家。

杨家 据传明朝年间,有杨姓和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杨姓发展较快,张姓断绝,故名杨家。

刘村 相传明朝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家姓刘的在此定居,后渐成村,故名刘村。

唐村 据传,明朝年间,有四户唐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唐村。

魏村 相传明朝时,有一个叫魏中仁的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后渐成村,故名魏村。

杏园 相传很早以前,此处是一片杏树林,后有人迁此定居,发展成村,故名杏园。

阎庄 相传,明朝时,有一叫阎小刚的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渐成村,故名阎庄。

冢北 据查,村南半华里处,有太子冢,故名冢北。民国23年版《县志》记载:太子冢,在今城东六十里,十区冢北集南门外,约半里许,旧传为卫太子伋(jí)墓。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卫国卫宣公,立其子伋为太子,并为伋聘齐国美女宣姜为妻。卫宣公见宣姜美貌过人,神移心变。将宣姜送入新台(今河北省临漳县西黄河旁),纳为妾。卫宣公和宣姜亲生两个儿子,一名叫寿,另一名叫朔。宣姜意欲除掉伋,另立亲生儿子寿为太子。当时卫宣公因夺伋妻而厌恶伋,听从宣姜和朔的谗言,她要求宣公令伋持白旄(令旗)赴齐国协约,然后安排“强盗”在齐卫交界处的三河镇十字路口,见持白旄的船便截而杀之。这个阴谋被寿探知,公子寿和伋虽是同父异母所生,但平素相善,知此阴谋后,劝伋出逃他国,并告诉伋“边界有强盗,见了白旄就要杀掉太子,不可去”。 伋说“违背父命求生,不行。”遂赴齐国而去。寿急忙追赶到三河镇附近,置酒来到伋的船上,以饯行为名将伋灌醉,待伋的白旄乘船赴齐,行至三河镇十字路口,被预伏的“强盗”将寿杀死。伋醒后见寿留下的“弟已代行,兄宜速避”的竹简,立即乘船追赶,当追到十字路口时,见寿已被杀,伋指责说:“你们要杀的是我啊,不该杀我兄弟。”“强盗”随即又把伋杀死。回报卫宣公后,宣公不让二子尸身回国,遂葬三河镇南半华里处。人们为纪念伋和寿同生死共患难的精神,把三河镇改名为冢北村。一说是魏太子申墓。庞涓兵败马陵,太子被虏,为齐人所杀,民具衣冠葬之。二说并存,俟考。

十字路口 村名来历见冢北,即卫太子寿和伋被杀之处,这里是春秋战国时期卫、齐、赵三国交界处水旱十字交通大道的遗址。故名十字路口。

胡气 在冢北南五华里处逐渐形成的村落。村民为纪念卫太子伋和寿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情义(见冢北)发扬兄弟和睦相处,村民和气友好的村风,把村名定为和气村。后人把“和”字叫讹了,叫成了“胡气”至今。

葛村 相传,该村自古名葛村,解放后分为三个村,按姓氏较多取名,分别是黄葛村,胡葛村,房葛村。

小营 很久以前,该村因糊纸扎的较多,名纸扎营。后村北建一砖场,因忌纸怕火,又因人口少,改名小营。

寺头 据传,很早以前,村民为感念卫太子伋和寿的手足之情(见冢北),在此处建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寺院,叫太子寺。村因此而得名寺头,寺庙后面的村叫后寺头,前面的村称前寺头,寺庙东面的名东寺头。

北峰乡

北峰 据查,宗仁政和二年(公元1055年),在该村西南部建有碧峰寺,明万历时扩建。殿宇辉煌,柏荫环绕,规模宏大,每年阴历二月二日有香火大会。后“碧”演为“北”,村因寺而得名北峰。位在寺后的村叫后北峰,位在寺前的名前北峰。

秦洼 据查,历史上村民都姓秦,又因村周地势低洼,故名秦洼。

现城 村名来历说法有二:一说很早以前,计划在此建县城而未建,从此众称县(现)城。一是据民国23年版《县志·卷六·城池志》记载:此地原为元城县故址。城堙(yīn埋没)之迹六,曰“西城、故城、双城、莽城、陷城、五孝城,并在城东今惧为村。”后“陷”字演为“现”,分前后两村,在后的名后现城,位前的名前现城。

各性固 村名来历不详。据传很早以前,该村有土阜隆起,形状如牛,身躯首尾毕肖,名黄牛岗。今古迹无存。

炉里 相传,该村历史上曾有七十二盘铁匠炉,闻名远近,故名炉里。

从善楼 据查,这一带是古沙麓山遗址。从善楼在明朝时称于家店。据传,明朝燕王朱棣扫北时,把于家店和邻村东店、南高庄、田园村四个村的人杀得所剩无几,后四村并为一村,取名“四从楼”。清朝时期,四从楼是个地方建制,该地方(南庄村)有个叫赵金生的(管下收上交的地方头目),组织人们抗捐抗税,杀死一名县官,因此留下恶名。民国二十五年,马润昌任大名县长时,取“去恶从善”之意,将该村名改为从善楼至今。后来发展为前后两个村。位南的名前从善楼,位北的叫后从善楼。

附:民国二十三年版《县志·兵事·赵金生率众抗暴敛》载:赵金生,元城从善楼人。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银价暴涨,每两达到五千多。完粮还要加火耗,几乎达到八千多,老百姓接受不了。从善楼地方凑钱让赵金生上告,往返年余才得到解决。银价减到三千,从此,从善楼地方遂不向县署完粮,一概由赵转纳。县令韩克琦对此怀恨在心,咸丰八年八月中旬,侦知赵在家,韩率健役数十人,先到金滩镇,同该汛把总(驻金滩镇主管河道运输的武官,约相当于现在的排长)栗堂一同将赵金生逮捕。韩克琦上了鸦片瘾,在赵家吸起鸦片烟,迟延了时间,衙役趁此任意抢掠,激怒了村民,村民敲钟召集了很多人。韩见势头不妙,想趁机溜走,让车拉着赵金生。自己骑着马。走了数里,村民追到,衙役们逃散,韩克琪与栗堂被捉。韩因伤重死了,衙役也死了十几人。栗堂因同乡的缘故,拘留了数日放了。民众想趁此进城与官府讲理,被赵金生阻止。官府想知道从善楼的消息,派骑兵侦查,但又不敢过卫河,于是又找到栗堂问清了详细情况,道宪才派人找寻韩克琪的尸首。这时,赵金生还在家里等着,认为县令不该纵兵抢掠,到城里申辩理由,与家属都被押到郡城。九月槛车送到省里杀了,共杀了十数人,只有其嫂和妾得免。

夹河 据查,这一带是古沙麓山遗址。相传,该村东临老柴河,西靠洪雁江,把村夹在中间,名夹河。因有三个同名的村庄,位于南的名前夹河,位于西的名西夹河,位于东的叫东夹河。

埝头乡

埝头 据查,此处原是古河边的土埝子,后有人在此建村,故名埝头。

山岳 《辞海》记载:“五鹿即五鹿墟(大土丘),又名沙鹿,在今大名东。”沙麓山蜿蜒起伏几十里,耸立在马陵西北部。马陵村东有一村名山岳,该村历来没有山姓和岳姓,只因此地有六座山峰,起伏不断,故名山岳。

刘胜 据查,该村原名刘仕成,后由“仕成”的合音演化为“胜”,名刘胜。因有前后两村,在北的名后刘胜,位南的叫前刘胜。

油坊 据查,此处原是刘庄的一个油坊,后有人迁此定居,渐成村落,故名油坊。

王庄 据查,很早以前,此处是油坊村的一个菜园,有一王姓乞丐定居于此,后渐成村,故名王庄。

宋窑 据传,历史上宋姓村民曾建过一座砖瓦窑,故名宋窑。

绳庄 很早以前,曾名马庄,村民中马、苗二姓均为大户。人们认为马吃“苗”不吉利,将导致苗姓衰败。因当时苞姓占主导地位,改村名为绳庄,以寓拴马之意。

高庄 相传,很早以前,此地是绳庄的一个菜园,后高姓迁此定居建村,故名高庄。

大苏村 该村原名苏村,因其西头一小部分于1947年独立为村,当时称其村为小苏村,该村遂改称大苏村。

毛苏村 据查,1947年以前,该村为大苏村的一部分,后独立成村,因村民多姓毛,故名毛苏村。附近也有称其小苏村者。

沙河路 据查,这一带是古沙麓山遗址。相传很早以前,沙丘遍野,起伏连绵几十里。村名沙河楼,后演变为沙河路,位北的名后沙河路,位南的名前沙河路。据民国23年版《县志》记载:历史上前沙河路曾有乡傩(nuó)寺,初名古刹寺,明万历18年(公元1590年)重建后改乡傩祠,屡次修建,有碑记。抗日战争时期,元城县抗日高小分校便设在此寺内,后抗高分校改建为第二高小。至今,该寺址仍为初级中学校址。

西付集乡

西付集 马陵村在历史上曾为较大的农村集市,后把一部分交易场所西迁于此,作为马陵的附属部分,故名西付集,村亦随其名。村里曾有龙泉寺,现已无存。

集北头 原名李家杨现。因地处西付集北头半公里,群众习惯称集北头。

马陵 关于马陵的说法有二:一说此地为孙膑射杀庞涓之地马陵道,但传说中的马陵道已知有三:一个在鄄(yīn)城,一个在滑县,一个在大名,多认为不在大名而在滑县,究竟为何处尚待考证。另一说是汉时王莽追赶刘秀于此,刘秀摘掉马铃“陵”以便逃匿,故这一带多有以马陵命村名者。按村民姓氏较多取名的有:郭马陵、刘马陵、李马陵、江马陵、西马陵、东马陵。

民国23年版《县志·卷六·建置志·城池》记载:马陵城在府东南五十里,隋开皇六年,分元城县池,置马陵县,大业初省,今第九区有东、西马陵村即其地也。

据《史记·孙子列传》记载:在战国前期齐国大败魏国的战役中,马陵是当时的古战场。周显国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韩向齐求救,齐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师,起步攻魏。次年齐用孙膑计,逐日减灶,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迷惑敌人,引诱追击。待魏军追到马陵险要地带,齐军万弩齐发,全歼魏军十万,魏将庞涓被追自杀,魏太子申也被虏杀,从此,魏国势衰落。

马陵为我国春秋时齐魏之古战场,历来考证者众说纷云,而文人骚客却多有题咏。

封固 村名来源有二。据当地传说,在战国前期齐国大败魏国的战斗中,庞涓被乱箭射死,人们痛恨庞涓残害朋友,将其分尸成六块,分别深坑掩埋封固六处,叫他永世不再托生害人。因此形成现在的白、马、郭、冯、王、于六个封固村。一说,古人们为使自己的村庄兴旺发达,不受灾难侵扰,希望村子能受到严实的保护,取名封固,以图吉利。后来分为几个村,按姓氏较多取名,分别是冯封固、白封固、郭封固、马封固、王封固、于封固。

小寨 因村西半公里处有大寨村,故名小寨。

大寨 相传很早以前,该村周围有土寨,又因村东半公里处有小寨村,故名大寨。

文集 相传,明朝年间,有文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渐成村,并有集市,故称文集。

冯村 相传,明朝年间,有冯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渐成村,故名冯村。

朱家村 据朱姓家谱记载,清道光十二年,有户朱姓从棘固迁此定居,后渐成村,故名朱家村。

王小楼 相传明朝年间,有王、魏、赵三姓结伴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与此,分别在东、西、南三处相依为邻,后发展为三个村。因王姓人多富有,盖有小楼,故名王小楼。另两村分别叫赵小楼和魏小楼。

大江 据查,很早以前,此处有条朱家河,此河原是一条大江,村因此而得名大江。以大江命名的有四个村,在西部的叫西大江,在北面的名后大江,在南部的名前大江,在中部的名中大江。

杨庄 据查,1958年以前,是前大江的一部分,后发展为村,因杨姓较多,故名杨庄。

棘固 相传很早以前,这里曾有一个湖,名棘湖,该村就在湖边。村因此名棘湖,后湖干涸,人们误读“涸hé”为“固”,故名棘固。

鲍庄 相传很早以前,该村有八条好汉,在此威震一方,他们用暴力对抗官府,维护村民的利益,众称暴庄,后“暴”演为“鲍”。又分为南北两个村,在南的名前鲍庄,在北的名后鲍庄。

户村 曾名杨月集,历史上村民多姓尹。相传,尹氏中有80条好汉参加了钟大王的义军。义军失败后,尹氏被剿,村民重新登记户口,改名户村。1941年分为前后两村,在前的名前户村;前户村北头一个街,原名后张拐的,改名为后户村。

郭蒋 该村原名太平里。相传,明初向此地迁民时,有郭、蒋二姓在此定居,改村名为郭蒋。后逐渐形成三个村,位西的名西郭蒋,居中的名中郭蒋,位东的名东郭蒋。

杨村 相传,杨姓迁此定居最早,村名杨村,后发展为南北两个村,位北的名后杨村,位南的名前杨村。

韩庄 相传很早以前,村民韩姓较多,名韩杨现。又因周围有好几个杨现,为示区别,改名韩庄。

综合整理与网络,信息或有不全或有瑕疵,仅供参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