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更好吗(有那么一点忧虑)

江阴市,一听到这个名字都会让人羡慕。全国百强县的老大哥,只是近年这头把交椅被昆山给抢走了。但两者差距不过伯仲之间,未来谁是第一还很难说。

像江阴、昆山、张家港这样,强国省内地级市的县级市可真的不多。放到全国那就更少了。江阴市之所以发达,和其历史人文积淀、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话说这江阴有7000年的人类生活史、5000年文明史、2500年文字记载史。这太古老的东西不好说,毕竟谁家历史不悠久?那就说说近些年的江阴市发展。

江阴更好吗(有那么一点忧虑)(1)

有人觉得江阴之所以发展起来,更多靠的是“通江达海、接引沪宁”地理位置。从地理区位上看,江阴市正处于长三角的正中心,江尾海头,江阴大桥连接南北,京沪高速穿城过。只要去看一看“逢节必堵”的江阴大桥就知道了。之所以江阴大桥被称为江苏高速“第一堵”,原因就在于它同时承担着京沪、沪陕、盐靖三条高速公路的过江通道重任。

但长江边的县城很多。离上海、南京这些大都市更近的县市也很多。为何江阴能发展起来?光有地理区位是不够的。1987年,江阴在全国率先撤县建市。为什么能撤县建市?那是因为江阴那时候就相对发达了。江阴的厉害就厉害在,当地人能做生意,敢闯敢拼。江阴市的民营经济发达,制造业强,是苏南模式的代表者。套用一句广告词:江阴的位置好,不如江阴的老百姓厉害!

但今天江阴多少有些遗憾。很多当地人已经在为江阴未来的铁路发展谋划,越看越着急。 怎么发挥新长铁路、南沿江城际铁路、盐泰锡常宜城际铁路立体铁路网的最大效应,恐怕不是我们能说清的。但您看那不断插队的其他过江通道,再看那京沪高铁贴着江阴的大地飞,却没有一个江阴高铁站,着急不着急?也有人说,那是因为无锡东到常州北只有59公里,没必要在江阴设此一站。

更深层次,是无锡市区和江阴市协同发展的需要。但不少当地人对从无锡开来的地铁不是很感冒。这就是现在各地“弱市强县”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类似情况还有浙江的金华和义乌。但金华搞了一个金义新区,好歹是跨出合作的扎实一步了。而无锡和江阴市之间还在相互角力着。

江阴更好吗(有那么一点忧虑)(2)

很多当地人一直想建一个江阴市自己的地级市,虽然自己的城市骨架有些小,地方财力也没有GDP那么显眼,没有大学、没有高铁,也没有地铁。但当地还是想做自己的地级市。现在,江阴市在500强企业、上市企业等多方面经济实力都超过无锡本级。这又和杭州的萧山很像。江阴市和萧山区也一直被作为苏南模式和浙江模式的代表县市(区)来比较。江阴就特别羡慕萧山和昆山享有的“省直管县”模式。

但省管县也有自己的问题。市县之间必然会出现发展竞争。无锡本身就想把自己做的更大些,要更多的大学,更多的科研机构,更多的企业投资。毕竟,老跟在苏州后面也难过。江阴市选择是和无锡直接竞争好,还是协同发展好,这个需要好好琢磨琢磨。毕竟,资源就那么多,给你还是给我?

​近年的江阴市开始了新的发力,专门提出了交通优先的战略。确实,当地人发现了自己的发展瓶颈。尤其是下游地区的苏州港、大通州湾都在发力。以前南来北往的物资很多都往江阴走,未来会有所变化。虽然江阴市和南通那头的兄弟区县并不是“零和博弈”的关系。但京沪二线来了,江阴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势必会被相对弱化,何况你的港口资源也不如人家。

江阴更好吗(有那么一点忧虑)(3)

当然,对江阴市来说,还有个方案。江阴市加上张家港加如皋加靖江组建一个新城市,长江这段都是咱们家的,这又是一个经济巨无霸。只是,这个最多只是想想。但是协作发展是可行的,可以建一个长江东端城市群。

未来还有什么不可能呢?只是在长三角一体化的今天,江阴市确实要好好找找自己的发展优势,补补短板了。因为,就像下棋,都市圈和县级市的下法是不一样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