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上市公司利润表(解析从营收到利润的过程)

三月开始,慢慢又进入了上市公司年报的密集披露期。一般投资者最关注的是利润表,毕竟持有的公司过去一年赚了多少钱,会直接体现在利润表中。#公司年报#

如何理解上市公司利润表(解析从营收到利润的过程)(1)

但利润表中涉及的内容较多,所以很多投资者便只看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项,省事是省事了,但也会看不到很多公司经营的细节。

如何理解上市公司利润表(解析从营收到利润的过程)(2)

以上图为例,公司营收69.78亿元、增长40.72%,净利润11.93亿元、增长46.90%。如果只看营收和净利润,就不明白为何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更不明白这个增速的持续性如何。

利润表像是一个漏斗

从销售获得营业收入开始,一级一级地减去诸多的成本和费用,就得到了营业利润;然后营业利润再减去所得税,就得到了净利润。

如何理解上市公司利润表(解析从营收到利润的过程)(3)

如果成本和费用小于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为正显示在赚钱;如果成本和费用大于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为负显示在亏钱。

从营业收入到毛利润

营业成本产生于生产过程中,是由生产耗费的料、工、费三项构成,这些资源消耗掉之后换来了产品。营业成本就是被卖掉的这部分产品的生产成本,其本质是生产环节的支出。

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就得到了毛利润,毛利润/营业收入再乘以100%就得到了毛利率,毛利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如何理解上市公司利润表(解析从营收到利润的过程)(4)

毛利率可以反应竞争的激烈程度,更可以反应企业对于战略的选择。我们把战略分为两大类,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比如小米,承诺“小米的硬件综合利润率小于5%”;差异化战略比如苹果,将产品和服务做得比较有特色,同时定较高的价格。

追踪毛利率的变化,也可以看出企业所处市场的变化。毛利率稳步走高说明企业产品受到追捧、竞争力增强;毛利率每况愈下,说明企业需要在成本没有下降的时候大幅降低售价,产品竞争力下降。

如何理解上市公司利润表(解析从营收到利润的过程)(5)

从毛利润到营业利润

毛利润减去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再加上投资收益和减去资产减值的损失后,就得到了营业利润。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称三项费用,是最主要的分析项目。

如何理解上市公司利润表(解析从营收到利润的过程)(6)

税金及附加在以前叫做营业税金及附加,营改增之后营业税取消,这个项目改为税金及附加。是一些流转税的附加税,比如教育附加费和城市维护建设费,总体来说额度不大。

销售费用,包含销售场所的租金、销售人员的相关费用、广告推广费用、运费等所有涉及销售环节的费用。我们此前举例的公司年报中,公司营收增长了40.72%,但销售费用增长了51.32%,很明显,这个销售费用需要仔细分析一下。

如何理解上市公司利润表(解析从营收到利润的过程)(7)

继续去年报中寻找,公司宣传推广费6.45亿元,同比增长58.5%;销售人员薪酬6.22亿元,同比增长51.7%。占比最大和增长最快的是宣传推广费用,显示公司靠大量广告来推动销售。

管理费用,除了一线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其他部门产生的费用都可以算作管理费用。当然管理费用还有很多其他项目,比如管理部门的办公楼租金、会议培训开支等。研发费用此前也属于管理费用之中,但现在要求单列了。为鼓励企业研发,研发费用国家在税收方面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导致部分企业倾向把能列入研发费用的管理费用挪到研发费用项目中。

如何理解上市公司利润表(解析从营收到利润的过程)(8)

财务费用,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比如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会产生利息支出,同时发行股票和债券过程中也会产生费用,都是财务费用。我们上述举例的公司财务费用为负数,这是因为企业有大量存款和理财产品,银行的存款利息收入大于财务费用支出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营业利润到净利润

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在此基础上减去所得税,就是最终的净利润。

营业外收入有一个特点,不具有持续性;比如出售非流动资产,获得政府补助、补贴,盘点时候发现存货变多,这些形形色色的项目与主营业务日常活动没有关系。这样理解营业外支出就简单了,它是一个相对于营业外收入的相对概念,比如盘点时候发现存货变少、政府罚款、企业捐赠等。

如何理解上市公司利润表(解析从营收到利润的过程)(9)

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得到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纳税基础。最后需要减去所得税费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但我们所举例的企业利润总额15.14亿元、所得税为3.21亿元,实际税率21.18%,并不是所谓的25%。这是因为税法所计算的应税所得与利润总额的计算方法并不一致。

总结

利润表像一个漏斗,进来的营业收入经过各种损耗做减法,最后得到净利润;也就是最后投资者普遍关注的盈利状况。但我们作为投资者,不应该只关注最后的数字,也应该关注数字产生的过程。

熟练分析利润表,才能看懂企业的过去到现在的变化,进而理解现在的竞争形势和做好未来利润预测。

本篇完,喜欢的点个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