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哲伦环球航行时的精神(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文|黄金生

麦哲伦环球航行时的精神(麦哲伦的环球航行)(1)

参与环球航行的“维多利亚”号, 1590 年,亚伯拉罕·奥特柳斯,手绘

1520年1月12日,麦哲伦率领船队进入拉普拉塔河口,他满怀希望能在南纬40°附近找到列什波亚“发现”的那个“海峡”,然而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他从拉普拉塔湾至圣胡立安海湾,整整花了两个月时间,仍没有找到“海峡”的踪迹。这时,他才明白那些有关“海峡”的新闻原来并不靠谱。也意味着法利罗的全部计算和他自己的论断显然是错误的。如果没有海峡,这次远航必定是无功而返,于是,以凯萨达、卡尔塔海纳和缅多萨为首的一批船员揭竿而起,要求返航。但麦哲伦坚信海峡的存在,他坚决镇压了要求返航的叛乱,并宣告: 除非死亡,不然他就要履行誓言,一直航行到找着一定存在的海峡为止。

10月21日,历经艰辛与曲折的麦哲伦船队,终于在南纬52°突出的海岸处发现了一个新的海峡。这个海峡并不是平直的坦道,而是迂回曲折、深浅不一、沟壑纵横的迷宫。经过海峡时,麦哲伦见海峡南岸有土著人升起的烟火,就称南岸之地为“火地”,后来确定南岸之地是座大岛后,便命名为火地岛。麦哲伦运用熟练的航海技术,指挥船队经过28天的艰苦探索,终于在1520年11月28日走出了长达560公里、蜿蜒曲折、充满危险的海峡(后来被称为麦哲伦海峡),进入了巴尔博亚1513年穿过巴拿马地峡时发现的浩瀚的陌生大洋“南海”。

麦哲伦环球航行时的精神(麦哲伦的环球航行)(2)

这时,最初的5艘船只剩下3艘了,一艘船在探航时沉没,还有一艘船脱离了船队,径自返回西班牙去了,剩下的3艘船绕过了南美洲最南端的海角,进入茫茫的太平洋中。他们先沿今阿根廷海岸北上了一段,大约在南纬35°处,即今智利塔尔卡一带离开海岸,然后向西偏北开始了横渡。远航途中一直风平浪静,没有遇到任何风暴、台风、暴雨等。船员们因此把“南海”改称“太平洋”。船队中,有一位意大利维琴察小贵族皮加费塔随行并充当马来语翻译,他在旗舰“特立尼达”号上写的环航日记被保存下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在这三个月又二十天中航行了约4000里格(1里格=3.18海里,相当于5.556公里),穿越了一片广袤的海洋即太平洋。说真的它很平静,因为在此期间我们没有遭遇任何风暴。”皮加费塔还感慨地说: “如果不是上帝和圣母给予我们如此好的天气,我们本来将全都饿死于那片超广袤的海洋之中。”

在横渡太平洋的航程中,船队发现了后来所称的大小两个麦哲伦星云。皮加费塔在环航日记中写道:“南极不像北极那样星光灿烂,这里看到许多星星聚集成群,就像两朵云雾。它们之间的距离不远,并且暗淡无光。在这些星群中有两个巨大的星团,但不十分明亮,移动得也很缓慢。”接下来,“当我们到达太平洋中心时,我们在西方看到一个由五颗星组成的十字架,非常明亮,互相规整地对应排列着挂在天上。”一般认为,他们发现的是南十字(星)座。今日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萨摩亚的国旗上也都有南十字座,新西兰的国旗上则有省略了ε星的南十字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