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受什么影响(豆粕减量替代行动)

继饲料中玉米替代方案落地后,饲料中豆粕减量替代行动也将在全行业继续推广。9月29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了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工作推进视频会,并在9月20日发布了《关于公布饲料中豆粕减量替代典型案例的通知》。那么,豆粕减量替代是通过哪些具体的途径来实现的?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哪些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豆粕受什么影响(豆粕减量替代行动)(1)

豆粕减量替代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的?

通过专家评审,目前相对成熟的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在实践中投入使用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1.低蛋白日粮技术

所谓的低蛋白日粮技术,说白了就是通过研究所饲养的畜禽机体对氨基酸、酶等的需求以及不同饲料原料对氨基酸、酶等的供给,在此基础之上,精确添加合成氨基酸和酶类物质,在满足饲养畜禽对氨基酸和酶等营养物质需求的同时,大幅度减少豆粕的用量。

目前低蛋白日粮技术在国内正处于发展阶段,使用推广仍具有局限性,主要在生猪养殖行业应用。通过一些规模猪场如牧原、温氏、新希望等的实践,在中大猪饲料配方中,通过低蛋白日粮技术,每减少1%的粗蛋白配比,就能够使配方成本降低50元/吨左右。

2.挖掘利用现有资源

也就是充分利用一些杂粮杂粕类原料的高效使用,目前在实践中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棉籽粕,可替代50%豆粕;二是玉米的二级产物如酒糟、玉米蛋白粉、喷浆玉米、玉米胚芽饼等,玉米二级产物可替代5%左右的豆粕;三是菜籽饼,可替代豆粕5%~15%。

另外还有花生粕、葵花粕、大豆饼、胡麻饼、芝麻饼等,可替代10%的豆粕。

3.增加优质饲草供应

优质牧草的蛋白质含量在15%,而在我国发展优质牧草还有很大的空间,可实现100万吨豆粕的替代量。

豆粕受什么影响(豆粕减量替代行动)(2)

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何现实意义?

根据农业农村部测算,“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在去年减少豆粕使用量1080万吨的基础上,还可减少2300万吨豆粕的使用量,折合大豆3000万吨,相当于2.3亿亩耕地的大豆产出。因此,如果政策得力、措施到位,这将会对我国的粮食供需格局带来巨大的转变,对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我们都知道,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和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尽管我国口粮高度自给(98%),但饲料和工业用粮却严重依赖进口,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净进口国,与此同时,我国大宗农产品对外依存度屡创历史新高。

豆粕受什么影响(豆粕减量替代行动)(3)

据测算,如果将近5年平均进口的农产品全部折算成播种面积,相当于每年在境外使用了11亿亩左右的播种面积,占我国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我国粮食隐性自给率仅为73%。从品种结构来看,进口农产品主要是饲料、食用油和肉类等产品,仅这些产品,就相当于10.3亿亩耕地的产出。其中,仅大豆一项,每年进口量在8500万吨左右,相当于7.1亿亩播种面积;其它油料作物及食用植物油9700多万亩;玉米及替代品8900万亩;奶类和肉类相当于1.4亿亩;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1600多万亩,只占境外土地总面积的1.6%,比重非常低。

在这一系列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豆的进口比重最大,占进口农产品比重的85%左右。而从大豆的进口国来看,涉及16个进口市场,99.4%来自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乌拉圭和俄罗斯六个国家。进口来源渠道集中、结构单一,风险聚集,这就使得我国在大豆进口方面缺乏定价权,存在被禁运的风险

大豆进口的高依存度关乎油脂供应和下游畜禽产业供应链供给安全。进口大豆几乎都用于压榨加工,从加工豆油和饲料用豆粕占全国植物油和饲料总量来看,基本都在30%左右。由此不难看出,进口大豆加工后的豆油和豆粕,已经成为我国食用植物油和畜禽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了较大风险,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时刻防御世界范围内的粮食战争。

豆粕受什么影响(豆粕减量替代行动)(4)

基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我国的粮食安全主要是大豆的安全,而大豆的安全主要是降低大豆对外依存度以及进口国的集中度。至此,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现实意义。减少3000万吨大豆进口量,结合“大豆振兴计划”可减少3000万吨左右的进口量,两项就可降低大约三分之二的进口大豆依赖度

同时,随着对大豆进口依赖度的降低,还可以改变在国际市场交易价格上话语权较弱,只能被动接受不公平定价机制的格局。

豆粕受什么影响(豆粕减量替代行动)(5)

总之,通过“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在极大降低大豆对外进口依存度的同时,无论是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以及争夺国际粮价定价权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