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细思极恐的小细节(把清明上河图放大100倍)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于国宝中的国宝,也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古代流传下来的名画多如牛毛,《清明上河图》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国宝,自然有其独特的一面。作为描绘北宋社会风俗的画作,《清明上河图》在细节方面做得十分完美,对人物景象细节的描绘,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叫张择端,他是北宋年间的著名画家,在宋徽宗时期供职于翰林图画院,这幅画就是他献给宋徽宗的。关于张择端的出身和身世,史书上几乎找不到任何记载,只有画上的跋文中对张择端有寥寥数十字的记载,但是也没有记载张择端的生猝年和身世。所以张择端的身世,在史学界一直是一个谜团,古往今来那么多的史学家,都没有考究出张择端的身世之谜。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主要是描写宋徽宗时期京都汴梁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整幅作品气势恢弘,在五米多长的画卷上呈现出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而且每一个都画得惟妙惟肖,形神兼备。除此之外,画上还有9种植物,13种动物,京都汴梁的繁华跃然纸上,堪称是现实主义的杰作,对于研究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俗文化有着极其很重要的作用。
因为《清明上河图》实在太过于珍贵,所以每次开放展览的时间十分有限,按照故宫博物院给出的说法,此画展览一次最少要休息三年,以避免展览时间太长对此画造成毁灭性的损伤。比如在2010年的时候,世博会曾经请求故宫博物院,打算在中国馆里展出《清明上河图》镇馆,可是却遭到了故宫博物院的拒绝,因为此时距离《清明上河图》上次在香港展出还不满三年的时间。
想要亲眼看到《清明上河图》的真迹并不容易,因为此画展出一次后通常要休息三到五年的时间。不过,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看到《清明上河图》的话,一定记住要带个放大镜好好地欣赏一下,因为把《清明上河图》放大100倍来看的话,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而且如果你够细心的话,会在一棵树下发现一个尴尬的场景,看完之后你肯定会忍不住感叹,树下睡觉的小伙在干什么?难道他不害臊么?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一幅热闹的市井生活,画中的人物大多数都忙忙碌碌,可是在一棵大树下却有个小伙在优哉游哉的休息。可能因为天气较热的缘故,只见他趴在大树下睡得正酣,不但将衣摆撩了起来,下装也被褪去,露出一件大红色的短裤,浑然无视旁边正在乘凉的老者。不得不说,这个场景确实很尴尬,树下小伙为了乘凉做出如此滑稽的行为,实在是令人替他害臊。
除了树下小伙这种略显尴尬的场景之外,《清明上河图》上还有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科技状况和人文风俗的场景细节。比如汴河上往来穿梭的船只,其船尾部位已经装上了平衡舵,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非常先进的船舵,能让船只的操控更加灵活,一直到今天,这种船舵仍在使用当中。
在《清明上河图》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细节,画中有一个男子用扇子遮住了自己的半边面部。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一幕会觉得奇怪,实际上这个细节描绘的是持扇的男子具有社交焦虑,这不仅仅现代人的专利,古人其实也有很多患有社交困难,以扇遮面就是用来适应公共场合社交恐惧发作的人的。
比如在北宋的大街上,如果你遇到熟人可是又不好意思跟他打招呼,你就可以用扇子把自己的面部遮挡起来。这样的话,就算被对方认出来,也不会被认为是失礼的举动,而是会得到人家的谅解,明白你现在是不想和对方打招呼。
不得不说,这个“遮面”的风俗其实挺不错的。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样尴尬的经历,大街上遇到一个不太喜欢的熟人,可是又不得不跟他打招呼,然后就产生了类似“你吃了么”、“我吃过了”这样干瘪瘪的对话。当然,现代虽然没有遇到熟人就“遮面”的风俗了,不过很多人在遇到不想打招呼的熟人时,会选择玩手机装作没看到对方,这可能也算是一种与时俱进吧。
《清明上河图》作为古代艺术的瑰宝,无论是它的艺术价值,还是他的历史文化价值,都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对于研究古代艺术的人来说,这幅画是研究古代现实主义绘画的重要资料。而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人来说,这幅画提供了关于宋代时期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