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磨豆腐有什么讲究(俗话说二十五)

导语

腊月二十四,忙完扫房子,又到了腊月二十五。再有五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年味是越来越浓。

可是,你知道腊月二十五有哪些习俗吗?你别说,还真不少。我是养花绿植,今天就和朋友们交流交流腊月二十五的一些传统习俗。

腊月磨豆腐有什么讲究(俗话说二十五)(1)

一、做豆腐

有句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这在以前,一到腊月二十五,家家户户做豆腐。

记得小时候,到了二十五,开始磨豆子。提前把干黄豆泡好,早早起床开始磨豆子。把豆子一勺一勺的放进磨眼,转圈推磨,一会儿就变成豆浆一样了。磨完后,就去做豆腐,这可是是个技术活。做好了,白白嫩嫩非常可口。

即使到了现在,自己不做豆腐了。但几乎家家户户过年也要准备一些豆腐。豆腐寓意吉祥美好。因为“腐”同“福”谐音,表示人人有福,都有福。还有说“豆腐”是“头福”的美意。

腊月磨豆腐有什么讲究(俗话说二十五)(2)

二、接玉皇

玉皇是指的玉皇大帝,又称“玉帝”“玉皇大天帝”“玉皇大天尊”“玉皇上帝”等等。是人们心目中最高级别的神,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管人间的万事万物,幸福与否。

腊月二十三,送灶王上天后。灶王爷向玉皇大帝汇报完工作。等到了腊月二十五,玉皇大帝就要下界巡视,查看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因此,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忙着准备迎接玉皇大帝,祈求新的一年事事如意,鸿运高照。

在腊月二十五,人们都比较注意言行举止。相互之间友好对待,和风细雨,礼貌待人,不说脏话等等,希望得到玉皇大帝的喜欢,降福人间,这就是我们说的“接玉皇”。

腊月磨豆腐有什么讲究(俗话说二十五)(3)

三、赶乱岁

什么是“赶乱岁”呢?从腊月月二十四日到除夕,百神登天,时无禁忌。就是结婚不用专门挑选好日子。

在民间,有一些旧的风俗。那时候,人们认为: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灶神上天汇报工作,一直要到大年三十才迎回来。因此,人们认为: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年三十这段时间,人间没有神仙管控,是百无禁忌的日子,天天是好日子。

为此,在中国民间很多地方,在年前这段时间组织结婚嫁娶。实际上,为了喜上加喜,双喜临门。

腊月磨豆腐有什么讲究(俗话说二十五)(4)

四、照田蚕

什么是照田蚕呢?顾名思义,就是用火光照射田地春蚕,也被称为:烧田蚕。还有的叫烧田财,“财”与“蚕”谐音,祈求新的一年财运滚滚,财运亨通。

照田蚕是在江南地区的传统习俗,到了每年腊月月二十五日,通常用麻浸油,绑长竿子上,燃烧成大火把,照遍田野,照亮大地。谁家的火把亮,谁家就更加红红火火,财源滚滚。

除腊月二十五日外,照田蚕的时间,还有在元旦和元宵日进行的。据说,这也是元宵节灯会的起源。预祝新的一年蚕茧蚕丝大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腊月磨豆腐有什么讲究(俗话说二十五)(5)

五、糊窗户

腊月二十四,人们打扫完了房子,到了腊月二十五,很多人开始糊窗户了。尤其是在北方,实际上,不仅是为了焕然一新,更加漂亮,也是防止寒风侵入,温暖过年。

当然,现在大家都住上了高楼大屋,生活条件好了,再有不用糊窗户。但是,这是过去的一个传统,现在虽然不再糊窗户的了,但是贴窗花、贴福字等等还非常盛行。

如今,“糊窗户”的传统习俗,慢慢也就成了贴窗花。花鸟鱼虫、各种人物等等活灵活现,美观大方,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幸福美满。

腊月磨豆腐有什么讲究(俗话说二十五)(6)

六、千灯节

什么是千灯节呢?一听名字就非常壮观,成千上万盏灯被点燃,火光明亮,红红火火。

千盏灯节,也叫祖鲁节、千佛灯节,也或者叫明安珠勒节。蒙语称为:“明干卓拉”,也就是千灯节的意思,它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它由佛教点灯宗教仪式,逐渐演变而来的传统节日。

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人们争相前往去庙里,去点燃灯盏,点得灯盏越多,人们就会越来越顺利。更寓意日子红红火火,红兴旺发达,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腊月磨豆腐有什么讲究(俗话说二十五)(7)

【小结】

怎么样?腊月二十五风俗还是比较多的吧!各地风俗不尽相同。但是,寓意都是非常美好,无不期待新年幸福安康,生活幸福美满。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民俗逐渐消失或演变,但祈求新年美好的愿望始终没变。你们哪儿腊月二十五有什么习俗?欢迎分享。

最后,祝朋友们新年快乐,牛年大吉事事如意,财运亨通

#福牛贺新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