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典型对话刻画人物(红楼梦人物情节品读)

红楼梦典型对话刻画人物(红楼梦人物情节品读)(1)

  • 《红楼梦》取材于封建贵族大家庭的日常生活,经常写到宴饮情景,于是自然也就写到了酒令。
  • 在《红楼梦》中,写到饮酒行令的场面,包括后四十回,据统计大概约有三十七次,其中有九次,行了酒令,共有近百的人次参与其中,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罕见的。
  • 《红楼梦》中的酒令形式多样,五彩斑斓。有连诗、题句、有射覆、拇战,有猜枚、掷骰,也有击鼓传花、说牙牌、讲笑话,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不可胜举。
  • 《红楼梦》中的酒令也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作品内通过酒令反映出了人物的修养、身份、际遇,预示了人物的命运、归宿,表示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 第四十回曾专门描写了贾府家宴上行牙牌令的情景。牙牌令就是用牙牌也即骨牌所用具所行的酒令。其中共有贾母、薛姨妈、史湘云、薛宝钗、林黛玉、贾元春、刘姥姥等七人行了酒令。这些酒令都是作者为了表现人物而精心创作的。史湘云和薛宝钗二人的酒令对的是唐诗,显得特别文雅,这与二人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如薛宝钗对的酒令是:
  • 左边是“长三”。
  • ——双双燕子语梁间。
  • 右边是“三长”。
  • ——水荇牵风翠带长。
  • 当中“三六”九点在。
  • ——三山羊落青天外。
  • 凑成“铁琐练孤舟”。
  • ——处处风波处处愁。
  • 这是一副由两张“长三”、一长“三六”组成的牙牌。“长三”是为了押韵而把“长三”倒过来的说法。薛宝钗分别以“双双燕子语梁间”和“水荇牵风翠带长”来形容“三长”牌,既显得形象逼真,又很有雅趣。“双双燕子语梁间”一句是改宋代诗人刘李孙《题饶洲酒务厅屏》中的“呢喃燕子语梁间”而成,用“双双燕子”代指“长三”分两行平行斜排的绿色六点。“水荇牵风翠带长”,引自杜甫的《曲江对雨》,用形似绿色飘带的荇来秧蔓来比喻“长三”的牌形和颜色。“三六”牌上三下六,共九点,都是绿色,所以薛宝钗用“三山羊落青天外”来形容。“三山羊落青天外”,来自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用“三山”代指“三六”牌上方斜排的三点,用“青天”代指此牌下方相当于“天牌”一半的六点,比喻得尤其精妙。由于这副牌共有五个三点,一个六点,就像一节节铁链和一叶孤舟,所以鸳鸯说“凑成‘铁琐练孤舟’”。宝钗由此进一步联想,便说出了“处处风波处处愁”来,这一句系由唐代薛莹《秋日湖上》中的“烟波处处愁”改造而成,也容易诗人想起崔颢《黄鹤楼》中的“烟波江山使人愁”来,让人想到这个酒令中所隐含的淡淡哀愁。整个酒令,描绘形象,用语典雅,风格庄重,与薛宝钗的才气、博学的特点完全吻合,也反映出了她的稳重和平、温柔敦厚的性格特征。
  • 同是以文雅优美见长,同是显示出了人物的才气和诗情,林黛玉的牙牌令又和薛宝钗的很不一样,富于鲜明的个性。
  • 左边一个“天”。
  • ——良辰美景奈何天。
  • 中间“锦屏”颜色俏。
  • ——纱窗也没红娘报。
  • 剩了“二六”把点齐。
  • ——双瞻玉座引朝仪。
  • 凑成“篮子”好采花。
  • ——仙杖香桃芍药花。
  • 黛玉所对的这副牌是由“长六”、“四六”、“二六”组成的。“长六”又名天牌,上下两个六点,点色红绿各半,相互岔开。黛玉便巧对“良辰美景奈何天”。“四六”上红下绿,又叫“锦屏”,黛玉便用“纱窗也没红娘报”为对,“纱窗”比的是绿色六点,“红娘”用来比作四点红。“二六”牌点的排列是上下六,两行排列齐整,黛玉便用“双瞻玉做引朝仪”去比。这句话出自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户下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黛玉引来以上方两点比昭容,以下方六点比两排朝见皇帝的官员。从中可见黛玉对杜诗是很熟悉的,可谓信手拈来,用得恰到好处。这也使人联想起黛玉给香菱开“阅读书目”重点列杜甫七言诗的情景来。着三张牌恰好组成一只花篮,所以鸳鸯说“凑成‘篮子’好采花”,于是黛玉便对以“仙杖香桃芍药花”,把三张牌的形象描绘得非常美丽,尤见黛玉诗的慧眼。如果就刻画人物而言,这个酒令里他两处分别来自《牡丹亭》和《西厢记》,表现出了黛玉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心地纯洁,活泼直爽的性格特点。而这和她与宝玉一起共读《西厢》的心情是一致的。但是,在这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黛玉竟然把被视为淫书的《牡丹亭》、《西厢记》中的词句引来行酒令,这在宝钗这样的封建社会的淑女看来,她是很不检点的,于是引起了宝钗的注意,便“回头看着他”,但是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事后宝钗便把黛玉叫来,对她进行了一番说教:“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是那里来。”从中可以看出,宝钗、黛玉二人在思想性格上的不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