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网课谨防神兽沉迷新媒体(网课时代你和小神兽)

告别了网课谨防神兽沉迷新媒体(网课时代你和小神兽)(1)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变化。和疫情相关的特殊词汇也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神兽”“网课”这两个词想必你一定不陌生。你家有“小神兽”吗?

让我们把时光机倒回到寒假初始,当时大家戏称 “万兽出笼”。家长们规划假期,纷纷开启陪娃模式,多少“老父亲”“老母亲”是有假期的用假期、没假期的凑假期,带着娃开始要么境内耍,要么国外玩。

突然,警报拉响,多地启动公共卫生一级应急响应预案,家长们即刻切换到护“兽”模式:警觉性激增,迅速改变行程,拖家带口回家蹲。

这家里一蹲就是一个多月,“小神兽”度过了史上最漫长的寒假,然后进入了网课时代。网课来了,你们都适应了吗?是否应对自如?

网课第一天,网上就出现了某地家长已经“疯了”的帖子,细说网课状态下家长们的各种手忙脚乱,不少人转发跟帖。更有人说,“这几天,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这句话,是否也道出了你的心声?网课进行时,有些家庭是喜笑颜开,有些家庭是鸡飞狗跳。网课时代,我们该如何与孩子和谐共处?不妨来看看以下几点。

第一、磨合期的慌乱在所难免

网课对于家长是新事物,对于孩子们也是新事物,所以一开始的磨合期有点慌乱是难免的。尤其对于父母都需要外出上班的低龄孩子来说,他们独自面对新的教学系统,确实是非常困难的,更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关注。

所以,当我们遇到孩子漏作业、做错题等状况时,在怒发冲冠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是上课或互动App不会使用,还是上课跟不上节奏?是时间没有合理安排,还是课程内容没有理解?通过有效沟通,家长才能对孩子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帮助,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

第二、循序渐进地回到规律模式

这个漫长的假期,我们被要求“宅”在家里,很多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居家办公,这样作息容易不规律,起床晚、睡觉也晚。

不难想象,当孩子们进入网课阶段后,很多人的作息还没有完全调整过来,该清醒上课的时候困意还在,这样自然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循序渐进地将作息调整到常规上学时的规律模式,也是适应网课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第三、我们提倡“享受当下”

这是一段特殊的日子,或许你与你的“小神兽”已经很久没有如此紧密、持久的待在一起了,以后能如此相处的机会也是有限的。

之前有很多亲子计划无暇执行,那不如就在此时提上日程。可以一起做一顿饭,一起做一次大扫除,一起种下春天新的绿植……相信通过这些“一起”的活动,你们会更加了解彼此,心能更加在“一起”。

第四、特殊时期,多关注彼此做得好的地方

这段日子对你很特殊,对“小神兽”一样是特殊的,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情绪反应,需要关照。家长们可以先将目光从孩子的不足之处稍稍移开,多留意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哪怕每天只是一点点的进步,多鼓励、多支持、多强调。“小神兽”们感受到支持、温暖、力量,自然会变得温润。

待“万兽归笼”之时,这会是一段不仅特殊而且美好的记忆。

告别了网课谨防神兽沉迷新媒体(网课时代你和小神兽)(2)

图 :视觉中国

给小朋友们更好的安全感

仿佛是在一瞬间,学龄前的小朋友们突然被要求“宅”在房间里,尽量少出门,出门必须要戴口罩。不少孩子的寒假计划被打乱,出游安排被取消,小伙伴的聚会被停止……面对这些,小朋友们肯定会不高兴,甚至会哭闹不停。

所以,在战“疫”这段期间,我们除了要照顾好小朋友的生活起居之外,更要照顾好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他们有更好的安全感。要知道,儿童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重大灾难时,更容易出现情绪反应。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在这段时间,爸爸妈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在疫情面前,产生一定的焦虑、恐惧等情绪是很正常的。适度的焦虑和紧张,有助于我们更积极地应对病毒挑战、促使我们做好防护措施。父母接纳了自己的情绪,主动学习一些放松技巧,自身的稳定感和安全感会在言语交流和不知不觉间传递给孩子。

★做到正确的示范

勤洗手,戴口罩,减少聚会,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浏览疫情信息是应对疫情的重要方式。

对小朋友来说,成人首先要身体力行,做好防护和作息习惯的表率,选择一些家人可以共同参与的锻炼方式,比如亲子瑜伽、跳舞等。

★关注小朋友的感受和行为变化

这段时间,我们要对小朋友多加关注。小朋友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和成人有所不同,很难用言语直接表达,可能变得胆怯、焦躁不安、固执暴躁等。父母此时要充分陪伴小朋友,如果他们表达出心里的困惑、害怕,父母一定要耐心倾听、与他们轻声交谈,可以用比喻的方式清楚地解释当前的情况。

如果小朋友们很难表达,也不要“强行”引导,接受他们真实的不舒服的感受,允许他们哭泣,并告诉他们这是正常的表现。

★多花点心思去陪伴

面对小朋友们为什么不能外出,为什么即使是不舒服也不能摘掉口罩的追问,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科普漫画或视频,让小朋友对病毒的威力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也可以在口罩外面贴上或者画上小朋友喜爱的卡通或人物。

日常居家时,可以鼓励和安排一些全家人一起参与的游戏、绘画、读书,一起观影、一起做家务等多种方式来转移小朋友的注意力,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

需要提示的一点是,要避免让小朋友接触带有悲惨或有创伤性的内容,以防加剧他们的恐惧感。

如果小朋友的焦虑紧张情绪一直无法改善,出现严重的失眠、做噩梦、变得沉默寡言、行为失控等,可以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例如拨打心理热线,到心理或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等。

针对目前疫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已推出互联网快速问诊通道和情绪自我评估工具,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医院官方公众号,接受居家在线心理健康服务。让我们携手,共同为小朋友铸就一个安全的家庭港湾,陪他们一起度过这段非常的时光!

作者:王媛 仇剑崟 朱有为 (作者均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生)

编辑:储舒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