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安墨竹100幅(顾安墨竹图鉴赏)
顾安(1289-约1365)字定之,号迂讷居士,淮东人,祖籍昆山(今江苏昆山)。官泉州路行枢密院判官。擅画墨竹,喜作风竹新篁,运笔遒劲挺秀。用墨润泽焕烂,于李衎、柯九思外,自成一家。亦工行、楷书。存世作品有《拳石新篁》、《平安磐石》、《幽篁秀石图》、《竹石图》、《墨竹图》等。
元 顾安 《竹石图》
元 顾安 《风雨竹图》
顾安擅画墨竹,继承文同的传统,常作风竹新篁,行笔谨严,遒劲挺秀,用墨润泽焕烂,画湖石带勾带染,得皱透之姿,在李衍、柯九思外,自有一股萧疏清逸之气。画风篁新竹,或丛生群聚,或一枝独秀,竹叶多取仰势,行笔遒劲,雄健挺秀,吸取李衎、赵孟頫诸人技法,融入书法意趣,萧疏清逸,自成一格。作品内容多描写风竹的新篁。运笔遒劲,法度严谨,墨色浓润而匀净,无论表现风竹的偃仰扶疏、或是新篁的挺健嫩秀,结构取势都恰到好处,具有生动之致。
他的墨竹为明代王绂等人所师法。古代画墨竹的画家很多,最著名的当属宋代的文同。自南宋以后,画墨竹的画家日渐增多,如王庭筠、吴镇、柯九思、顾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画之湖石有两种风格:一种不用皴法,以水墨染出,规整秀丽;另一种带钩带染,用皴法水墨点染而成,得透、漏、皱、瘦之趣。元代郯韶赞其画竹诗云:“吴下几人能画竹,风流只数顾参军。都将数尺云烟思,写作当年篆籀文。”
元 顾安《拳石新篁图》
《拳石新篁图》画新竹几枝和荆棘一丛,新篁数竿,瘦削挺拔,立于石旁,竹叶参差错落,以浓淡显出不同层次,线条锋锐有力,笔墨细腻,生意盎然。笔法劲利,墨气浓润,表现出新竹破土而出的欣欣向荣之势,是顾安墨竹精品。此图构图简洁,只有一块小石和数竿新竹。小石如拳,静静地占据了画幅左下角位置,一丛荆棘蔓生于石上。石旁,几竿新竹依石而立,枝节横生,劲节毕显。与竹竿的瘦削细长不同的是:竹叶的描绘极其夸张,硕大如挥舞的剑戟,与竹竿的纤细形成视觉上的强烈反差。
作者笔法老到,劲健有力。墨色的运用,浓淡、明暗拿捏有度,使画面墨色清润浓厚,各得其宜,颇具神韵。画面上方,自右至左有百不居士题诗和清乾隆皇帝御题诗各一首,百不居士题诗云:“节君自是非今尔,石丈谁能拜下风。惟有王猷并米芾,高情千古远相同。”字里行间给予顾安作品极高的评价。乾隆诗云:“一拳之石几叶竹,空谷无人结契幽。淡霭轻烟风入际,声相应复气相求。”观画上作者款识“至正乙巳闰月写于岁寒楼定之”,可知这幅画创作于元至正乙巳年(1365年),正是顾安去世之年,其生命不息、艺术不辍的精神写照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元 顾安《新篁图轴》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四季长青的竹历来都是画家所钟爱的传统题材。竹,不畏严寒,修身直立,中通劲节,清雅脱俗,清秀于外,雅逸于心,名列“四君子”和“岁寒三友”,令历代骚人墨客为之倾倒,甘愿为之不惜笔墨,或绞尽脑汁赋诗吟咏,或寄寓纵情泼墨绘之,与竹为邻,万般钟爱。
在风云变幻的历代兴替中,最短的元代虽不足百年,但画坛名家辈出,如赵孟、吴镇、柯九思等都是名重一时的画竹名家,李衎更是将自己对前人和他自己生平画竹的经验进行总结,撰成《竹谱》一书,广征博引,颇称淹雅,顾安亦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元 顾安《 墨笔竹石图轴》
顾安的《竹石图》轴画面构图极其简练,但师法自然,结构谨严,疏密相间,张弛有致。数竿修竹在风中摇曳,枝叶扶疏,与一旁的磐石相依相偎,顾盼生姿,显示出一种生命的活力。画面布景和谐,只见一块坚硬的大磐石卧于下方,另有数块小石随意点缀,石上苔痕点点,显示出磐石经受风雨洗礼的沧桑久远。在石侧、石后,几竿修竹傲立,虽身姿纤细,但竿竿挺拔,在清风的吹拂下,枝叶婆娑,仿佛几位窈窕的仙女,妩媚而又不失劲节丰姿,显示了作者细腻、纯熟的笔法。石缝间和空地上,杂草丛生,几株竹笋拱出地表,长成新篁,意境幽深。磐石以中锋勾勒皴擦而成。竹竿以淡墨勾画,枝节圆润,劲拔毕现。竹叶以浓墨撇写,明暗相间,繁密而不乱,向背俯仰各具姿态,神气俱全。运笔遒劲挺秀,用墨润泽清新,以墨色深浅描绘竹子之远近、向背,深得文湖州(文同)画竹妙意。
整个画面高古雅洁,构图极富层次感,浓淡相宜,取势娴熟。特别是风中竹叶的动感之态,让人油然而生出“举头忽看不似画,侧耳静听疑有声”的美妙感受。在画左上有作者款识:“至正十九年三月二日顾定之写。”至正为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年号,至正十九年为1359年,顾安时已年逾古稀。此幅《竹石图》为其晚年作品,技法纯熟,简洁精妙,笔墨浑厚沉着而无半点凝滞,灵秀之气溢于楮墨。从中可管窥见作者借画竹石,来标榜自己如竹一般高洁的思想感情和不同凡俗的精神气质。
元 顾安《幽篁秀石图轴》
顾安《幽篁秀石图》轴,纵184厘米,横102厘米,绢本。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构图饱满,情趣横生。作者运笔落墨进止雍容,潇洒纵逸。图中一片修长苍翠的茂竹,亭亭玉立,围绕着一块嶙峋剔透的怪石恣意生长,几株杂草丛生,与几枝新生的竹笋一起,昭示着一种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则,很好地烘托了画面效果。
元末明初书法家、鉴赏家张绅与顾安友情甚笃,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顾安、张绅、倪瓒合作的《古木竹石图》轴,顾安画古木,张绅绘修竹,3年后倪瓒另画石头并题诗,装裱后珠联璧合,成为传世名画。在这幅画的左上方,有张绅所题诗句,书法墨气苍古,一气呵成,诗画结合,相得益彰。
元 顾安 《风竹图》
墨竹画法兴起于北宋时期,到元代蔚然成风,成为元代画家写意寄兴的重要题材之一,以至于形成中国画科中的传统画法。顾安以善画墨竹名世,远师北宋画竹名家文同,宗法李衎,兼容赵孟、柯九思诸家,自成面貌。
顾安喜画风竹新篁嫩笋,在表现上追求刻画出竹子“清且真”的物态风神和内在品性,强调画竹艺术除了讲究笔墨趣味,还应具有写实精神,所绘竹子均枝干劲挺,叶片繁茂,不卑不亢,意态飞扬,充满文人画的清润情调。
元 顾安 《渭筱秋图》
观上述数幅墨竹画,作者用笔劲健沉静,兼工带写,以中锋行笔,兼容侧锋,几乎不见复笔。尤其是竹叶的画技,以书法的撇、捺起笔和收笔,体现了赵孟所倡导的“写竹还需八法通”的画竹原则,使画面显得条理清晰,清疏淡雅,气韵生动。
竹与石相互呼应,或端然静卧,或绰约多姿,二者一静一动相映成趣,间以野草、嫩笋、新篁、荆棘衬景,浓淡干湿并用,构成了一幅幅幽雅明快、生机勃勃的超逸意境,很好地突出了画面的主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