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行为学系列豆瓣(这些怪诞行为你有吗)

嗨,大家好,我是老陈~

这是我今年阅读的第23本书,用时5小时6分钟。

怪诞行为学系列豆瓣(这些怪诞行为你有吗)(1)

生活中我们总会做一些愚昧、蠢笨、奇怪、可笑、错误等,偏离理性的行为和决策。

比如,看到超市大减价或免费赠品,你就会疯狂采购,最后发现买的很多东西都没用;

商家会故意提供多种套餐对比,引导你购买性价比最高的套餐,但明明最开始你并没有想购买这种套餐。

这就是怪诞行为学(行为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它是通过心理学与经济学结合,解释传统经济学成本-收益原则解释不了的各种奇怪现象。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总是理性的,会按照成本-收益原则来行事。

实际上,生活中存在大量非理性行为,因为这些非理性行为,我们做出很多错误决定,造成损失。

但这些行为背后是有规律的、有迹可循的,甚至是可预测的,这就是本书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本书作者一共列出十三种非理性的现象,有些结论很有价值,能避免我们踩坑,帮我们做出更好的判断和决策。接下来挑几个感受比较深的观点分享给大家。

1/相对论真相

也可以称之为对比错误反应倾向。查理·芒格在他的人类误判心理学中,重点提过这个效应。

其本质是人类知觉具有相对性。我们的大脑必须通过对比去估量它感知到的东西。

换句话说,怎样定义一个东西,不取决于它的真实情况,而是你选择的对比参照物。

所以很多商家就利用这一特点,对我们进行诱导,引导我们购买他们想要销售的产品。

比如某读书软件要卖会员,它会推出三个商品。

第一个商品:享受纯电子书权益,价格69元;

第二个商品:享受正版纸质书权益,价格169元;

第三个商品:可以享受电子书权益 正版纸质书权益,价格169元。

怎么样?是不是对第三个商品心动了?性价比简直太高了!这也才是商家主推的商品。另外两种商品只是给你参照用的。

如果只放前两种商品,那么你肯定会纠结和犹豫,因为没办法对比出哪个更好、更划算。

另外,如果再加上“特惠”、“限时”、“数量有限”等制造稀缺的字眼,那些原本没想购买的用户,很可能也会立刻下单。

这个非理性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一,确认你是否真的需要这款商品;

第二,不要只看商家给你的选择,多做一些对比,定义出商品的真正价值。

2/幼鹅效应、锚定与任意的一致

幼鹅效应是指刚出壳的小鹅,第一眼看到谁,就会一直跟着他长大,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印记”。

我们的第一印象和决定也会成为印记,一旦产生印记,我们之后的行为就会跟随这一印记。

比如,你在某个商店花80元购买了一个键盘,你就会锚定这一价格。

之后再去其他商店购买类似商品时,就会根据这一锚定价格进行对比,如果太贵或太便宜,你就会觉得有问题。

那锚定价格是怎么确定的?它合理吗?

作者进行了一个实验:

拿出两瓶红酒让参加实验的学生出价购买(学生并不知道红酒的价值),但在出价前,每个学生必须先写下自己的社保号后两位,之后再写下愿意出的价格。

结果显示,社保号大的学生出价更高,社保号小的出价更低。

作者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

首次价格大都是“任意”的,且可能受任何答案影响;这些价格一旦在大脑中确立,就形成了我们对某一类产品的出价意愿。

这意味着,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商品的定价是复杂的,大部分商品由市场决定,也会有这些人为心理因素存在。

但如果某些商品完全没有对照,比如某大V的付费课程1599元,真的值吗?

更更重要的是,“印记”不只体现在价格,还影响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评判。

比如某个人怎么样?上班就应该摸鱼?偶尔撒谎可以得到好处?某个歌星的歌曲更好听?你的择偶标准?你的工作观、生活观?你的价值判断?

这么说来,我们的生活很可能是,在过去某一时刻作出任意决定的产物。但这些决定并不一定明智!

所以,我们必须质疑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去论证它是否正确。

正如苏格拉底说,不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我们也要经常清点生活中的“印记”和“锚”。

3/所有权依恋症

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拥有的东西更好,价值更高。或者也可以称之为自视过高倾向。

作者提出,我们很难对“所有权”客观评价,因为我们都有三大非理性怪癖。

一是,我们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迷恋到不能自拔;

二是,我们总关注自己会失去什么,而不是会得到什么;

三是,我们经常假定别人看待交易的角度和我们一样。

这种所有权依恋症,肯定不利于我们做出正确决定。

还有另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当你以为拥有一件东西时,也会产生所有权依恋症。

比如,你看到电视上播放一个汽车广告,一家人幸福的开着汽车去旅行,你特别向往这种生活,等买车时,就会受影响。

即使车价格超出你的预算,你也会想买这种品质的汽车,或者会尽量靠近你预期的标准。

但这会超出你的预算,并不是一个理想决策。

所以我们应该练习“非拥有心态”,把自己和感兴趣的物件拉开适当距离,尽量保持平常心。

4/预期效应

如果我们事先相信某种东西好,那它一般就会好。

比如,你认识一个新朋友前,如果有人对你说,这人很优秀,各方面条件都很好,那你对他的印象分就很高。

如果别人对你说,这人一般,有点差劲,那可能你都不想和他做朋友。

这和锚定效应很像,一旦你产生一个印记,想要改变就很难,尽管事实也许并非如此。

药品在上市之前都会进行双盲测试,一部分人使用安慰剂(没有药效),另一部分人使用药品,然后通过数据对比,看药物是否比安慰剂效果更强。

做这种测试,是因为人只要有变好的预期,身体就真的能好转。

这告诉我们,

第一,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想法,你的想法很可能并不正确;

第二,对待任何事情要积极,有好的预期,事情就真能变好。

5/多种选择困难

书中提到一个故事,布里丹之驴悖论,是说一头很饿的驴,站在两堆大小差不多的谷堆中间,不知道去吃哪一堆,最终被饿死。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多种选择困难症。

原因是我们想要利益最大化,想挑出一个最好选项。

但这会让我们陷入内耗,把时间都浪费在比较上;另外,因为总想着其他选项可能更好,没办法专注,最后可能导致失去所有机会。

最好的方法是,分析利弊,快速做出决定,做出决定就不要后悔;如果实在无法下决定,那就凭感觉去选一个。

学会做减法,是一种智慧。

最后,两个行动点:

①清点生活中的“印记”和“锚”,去除错误锚定

②保持积极预期,相信会有好事到来

我是老陈,在三线城市做过两年建筑工程师,后北漂转行互联网运营,在某互联网大厂工作6年。热爱读书、写作、投资。如果喜欢我,关注@老陈进化论,陪你一起成长!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各种互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