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古老的风俗(缅北风俗民情果敢族的一些习俗)

缅甸古老的风俗(缅北风俗民情果敢族的一些习俗)(1)

果敢打歌

刚来果敢的时候,对敢非常好奇,当时写了些关于果敢的文字发在QQ空间,不少人复制了去发在天涯论坛,微博里面,由此可见果敢还是有吸引中国网友的地方,下面是我那个时候对果敢的一些了解:

果敢位于缅甸掸邦之东北,和中国云南毗邻,属震惊世界的“ 金三角”范围,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相当于8个新加坡。果敢以山地为主,属亚热带气候,由于地形高低差异,往往山顶和山麓就是不同天地,这也算十分特别的了。

21世纪以前,果敢盛产罂粟(就是鸦片,果敢人称之为“芙蓉”),而且质量不错,远近闻名。所以果敢因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谈虎色变。以前,只要是到过果敢的人,别人都会怀疑他和毒品有关。

在果敢,绝大多数果敢人并不是一些书籍、影视作品里所描绘的那样凶恶而贪得无厌,相反,他们因为生长在与世隔绝的大山里,而更显纯朴良善,天真无邪;少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对于罂粟,也不过是因为这种作物在果敢适于生长而已。

虽然果敢人种植了近200年的罂粟,但绝大多数的烟农仅能维持温饱,平均生活水平十分低下,只有极少数的人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果敢人都热情大方,豪爽好客。不过在一些繁华的地方,他们反而显得小心谨慎,这也许是因为他们以前世代种植鸦片为生,所以对外来人都怀着一种提防心理。这在小村寨是绝无仅有的,小地方的人会让你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由于果敢和中国云南一衣带水,又都是炎黄子孙,习俗也就大同小异了。在果敢,端午和重阳节很少有人过,他们最偏爱的节日当数:火把节(六月二十四)、中元节(七月半)、中秋节和春节。火把节本是彝族的节日,在中国云南十分盛行,在其他省份就仅闻其名了,由于果敢人和中国人过节差不多,这里就不多作述说了。

关于果敢最为奇特的事情,莫过于一种神秘的、近乎荒唐的现象,那就是“屁拍”(《果敢》上也有过详细记录。)

果敢人说的“屁拍”,也就是中国人说的“鬼上身”。这在现代科学文明的社会,似乎是无稽之谈,但在果敢,人们是信之不疑的,而且几乎人人都可以说出几个亲眼所见的例子来。

在果敢,几乎每个村寨都有所谓的“有鬼人家”。顾名思义,就是说这些人家里养有“活鬼”,常常出来附在一些得罪了他们的人身上,因为被鬼上身的会说“他”是某某家的鬼。当人们知道谁家是有鬼之家的话,都会避而远之,明哲保身,尽量不与其来往。如果万不得已之时,也都是虚与委蛇,阳奉阴违。这倒让人替这些背上“有鬼之家”恶名的人家叹息了.

关于“屁拍”的事例,那就不胜枚举了。一个小孩突然说出几十年前的往事。旁人还可以问他的家庭住址,家中有些什么人,回答丝毫不差。又有一个男人,突地做出各种女人扭捏动作,说起女人的陈年旧事……事之荒诞,百思不解。在鬼上身时,就连当地人十分信奉的法师也拿“鬼”毫无办法,更不用说医生了。只有对其好言好语相求,好酒好菜相待,等其酒足饭饱后自会离开。当然,被上身的人只是精神萎靡,并无大碍。

“屁拍”之说是果敢特有的,在毗邻的云南边境各县并无此一说。虽然荒谬,果敢人是坚决相信的。

果敢人的敬神、献穑、建醮、杀年猪等风俗,和云南并无二致。说到果敢人,就不得不说一种活动——打歌。打歌虽然云南很多地方亦有,不过比起果敢来说就没那么原汁原味了。中国内地一些地方,也许连名字也没有听说。

打歌是一种聚会时的游戏。男人弹琴,女人跳舞。琴是三弦琴,曲调简单。游戏时众人为成一个圈,大家脚步随着琴声节奏而踏,或前或后,看似简单,其实颇有章法。只有一行人时必须男女间隔,两行人是男女并肩。打歌没有年龄性别之分。以前,只能在婚丧嫁娶时才能进行,弹弦子平时是严禁的,不过现在已经演变得想弹就弹。晚上,几个青年男女约会,就会有男青年拿了三弦琴,拨动琴弦。现在的果敢,很多寨子里都有了打歌队,有统一的服装,专门的领头人。只要有聚会,他们就会前去参加。打个在果敢几乎已经成了聚会是的一个必需的环节了。这也可以看出这项活动在果敢受欢迎的程度。

缅甸古老的风俗(缅北风俗民情果敢族的一些习俗)(2)

打“得乐”

在果敢,除了打歌,还有一种游戏深入人心,那就是春节期间才举行的打“得乐”(陀螺)比赛。果敢的得乐大而矮,最大的大如面盆,重达近十斤。多用柚木制成,贵的一个甚至要人民币上千元。每个寨子,都有得乐场,一个平而宽的坝子,大的村寨会有好几个。过年时,得乐场热闹非凡,各村寨之间会举行得乐大赛。听说在以前,为了赢得比赛,甚至还发生了在比赛前故意把对方“母鸭”(相当于足球比赛的前锋)弄伤的事情。2003年春节前夕,果敢中小学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得乐友谊赛”,其中包括了云南镇康、佤邦、果敢许多村寨等几十支代表队,运动员就有四百多名。果敢中小学的足球场也用压路机压平了,改成了得乐场。当时人山人海,观众上万,蔚为壮观!

可惜的是,打得乐只在春节期间进行。而且仅男性参加,女性只能作壁上观。但此活动,在果敢男子里,可以说上至白发苍,下至开裤裆,没有不会的。

缅甸古老的风俗(缅北风俗民情果敢族的一些习俗)(3)

打包

在果敢,过年是还有一项活动——打包,少男少女的游戏。包是用各种颜色的菱形布缝制而成,内装米粒或玉麦沙(玉米),男女分开站,中间间隔5至10米。男女互相投掷布包嬉戏玩闹。由于此活动仅限于青年男女,其影响肯定不如打歌和打得乐了。但在年轻人心里绝对是翘首以盼的。在果敢,许多的美满姻缘,也许就是打包打来的呢。果敢最有特色的,人们最感兴趣的,也许是果敢的婚嫁了。果敢人多叫“偷媳妇”,或“抢亲”。

果敢人对结婚的年龄是没有严格的规定的,青年到了情窦初开的时候,就可以正大光明的与异性交往。父母一般是不会过问的。所以,在果敢的晚上,常常有青年男女相约串寨,甚至玩到天亮,这在中国,父母是不允许的,而在果敢,却非常正常。如果两人情投意合,就商量好时间,到时男孩会准时约上几个朋友,前去“抢亲”。女孩会自己走出家门,男孩和朋友就一拥而上,拉了女孩就走。女孩就算心里愿意,也要挣扎反抗。所谓抢亲,其实是对方已经知道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不是在对方毫不知情就去强行抢人。女孩的故意反抗也和中国旧时女子哭嫁有异曲同工之妙。心里明明万分愿意,还要哭哭啼啼,表示舍不得离开生养自己的双亲,也算是给父母的一点安慰吧?

女孩在男家过了一夜之后,男方就会托本寨头人前往女方寨子头人处呈报,这叫作“做错礼”,意思是我把你的女儿偷走了,做错了,请求你们的原谅。带上礼物是一定的。这时会出现很有意思的场面。女孩父母就算对男方相当满意,也会故意鸡蛋里挑骨头,数落男方的种种不是。前去的南方代表只能低声下气,忍气吞声,绝对不可以反唇相讥,不然就得搞砸。

然后就是女方父母请自己寨子的头人去男方村寨的头人处“聊礼钱”,就是商量给多少礼金的问题。由于人们都喜欢在新年期间办喜事,所以在一些大的村寨,到了年边,头人到处聊礼钱,非常的忙。但喜气洋洋,也就无所谓了。在果敢,礼钱在每个地方,是有一定的定数的,但往往也没有真的照定数给,如果男家经济不好也可以少给,这也是很通情达理的做法了。

偷媳妇也有它的弊端,一些女孩儿由于年龄小还没有完全懂事,仅凭一时冲动就跟了心仪的男孩而去,等到了解对方的时候已经后悔莫及了。甚至有13、14岁的女孩儿就被男子带走,女孩父母因女儿年龄太小去要回来,可是已经有人把女孩当寡妇看待,几乎影响女孩一生的生活。

现在的果敢正一步一步的走向繁荣,打歌、打包、打得乐都方兴未艾。2002年果敢全面禁毒,果敢人民难免要经过一段艰难的阵痛期,而正是这些祖先留下来的风俗让果敢人永远幸福,永远快乐!

缅甸古老的风俗(缅北风俗民情果敢族的一些习俗)(4)

杀年猪

缅甸古老的风俗(缅北风俗民情果敢族的一些习俗)(5)

杀年猪

民俗 杀猪饭

每一年进入农历冬月,也就是十一月,果敢就开始有人请吃杀猪饭了。

开始的时候,我还不清楚这是个什么样的节气,后来才明白,果敢人有杀年猪的风俗。每到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要杀猪请客,这和中国很多地方的过年是大同小异的。

据我了解,果敢杀年猪的活动几乎是每户人家都会举行的,哪怕是家庭条件相当差的,也会杀上一条并不肥大的猪儿应景。冬天气候干燥,温度极低,正是腌制腊肉的时间。杀年猪的具体时间是在冬至节前后十天,杀猪的人家要邀请亲朋好友吃喝一顿,客人不必送礼,来而不往非礼也,所以家家户户你来我往,形成了这个热闹的民俗。我们老家四川制作腊肉,是用燃烧柏树枝的烟来熏制,而果敢则不同,果敢人是将肉腌放在坛子内,据说可以大半年不变味。富裕的家庭往往会宰杀很多头猪,大开宴席。

缅甸古老的风俗(缅北风俗民情果敢族的一些习俗)(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