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时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或者历史相关书籍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即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但这一句话的来源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来说说,其实背后是有着令人心血澎湃的故事。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主要是对明王朝永乐帝迁都北京和崇祯帝吊死煤山的历史事件的形容。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时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1)

明朝统一全国后,北方边患仍然十分严重。公元1381年明王朝开始修筑山海关。公元1409年,明王朝在东北地区设立奴尔干都司,派驻官员以进一步强化对东北地区的管理。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山海关以外乃非中原地区,仍属化外之地,且关外主要是以满族为主的部落聚居社会,所以山海关就成了中原与东北关外的一道边关重镇。靖难之役后朱棣由北平进入南京登基称帝,因北方时常受到鞑靼和瓦剌的威胁,且还有北元蒙古势力的南袭,再加上北平是朱棣的兴王之地,所以明成祖朱棣在1421年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京师。因地理位置上,明王朝首都京师靠近边关重镇山海关,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间对此称为"天子守国门"。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时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2)

然而到了崇祯皇帝时,明王朝内有李自成起义军攻城略地,外有后金势力虎视眈眈,但当时后金的军队多被挡在山海关之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祯皇帝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民间对此事件称为"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时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3)

公元1662年,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杀于昆明,因明王朝"社稷亡,君王死"。所以用"君王死社稷"来形容明王朝是太贴切不过了。

可以说明王朝是一个很刚硬不阿的王朝了,大家怎么看待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