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的温泉山庄景色(富庶农庄诗意浓)
来源:燕都晨报
农民诗词爱好者在树下切磋诗文创作
凌源城西不足二十里的地方,矗立着已历千年的榆州辽塔。辽塔周围的很多村民,被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才情涌动,时常聚集一起作文吟诗,让这里的上空弥漫着高雅的味道。
文学创作发起人,是85岁的陈国珍老人。老人住在塔西不远处的二十里堡村楼杖子,1955年入党,在村里工作30多年,是群众公认的功臣、元老。年逾古稀之际,又当上榆州鼓乐团团长,为家乡鼓乐活动殚精竭虑忙碌了十多年。
没成想他放下耙子就是扫帚,如今他又成了家乡的作家、文人。只有高小文化的他,用高玉宝精神完成了30万字的巨著《岁月如歌》,成为老人家步入八旬人生的礼赞。这位有了文学收获的耄耋之人,愈加锲而不舍、笔耕不辍,随心所欲的几笔,情趣盎然的诗句便从笔下流淌而出。一经传播,竟惊动了本庄的王青玉、王树忠、陈凤、刘秀芬等多位颇有文气的闲云野鹤。楼杖子诗群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2020年4月的一天,朝阳的诗词作者赵玉国、孙兆奎、袁国莲等闻到了诗音,兴致勃勃地来到楼杖子村与这些土生土长的诗友进行交流。楼杖子诗群开始和异地诗友们有了交往,呼吸到了新鲜空气,得到了应有的提高。
刘秀芬,这位看似平凡的农家妇女,却有着不比常人的情怀和文化潜质,更像一位受过专业培训的诗词作者。她的诗属于婉约风格,笔法细腻,情调柔和,尽显女人特有的温润。她在《忆童年》写道:“槐香阵阵鸟鸣荫,云里儿歌又醉人。月上柳梢皮影老,日出露霭到歌新。摸鱼戏水情歌起,采药摘花笑语频。岁月无情霜鬓染,经年旧梦忆童真。”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才情可见一斑。
今年50岁的王青玉,体弱多病,严重残疾,失去劳动能力,日常生活勉强自理。一个本该正常支撑家庭的男子汉,却变得举步维艰,其家庭生活水平可想而知。文化的涵养,使王青玉深谙什么是自强不息。他从弟弟给他的零用钱中省下一部分,买来一小群蜜蜂,靠养蜂来填补拮据的家庭消费,但仍然是捉襟见肘,生活贫困。王青玉用诗描述了自己的处境:“身羸体弱步维艰,逆境生存不畏难。单手提篮虽坎坷,健全理智未泯湮。”从这幅素描中我们可以透视到,他不仅身体羸弱,而且只有一只手臂有劳动能力,平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他能正视残酷的现实,不向命运低头,虽然身体残疾,始终保持健康的心志,脚下蹒跚雪路,心中充满阳光。他疲惫休息时,思绪便进入到搜寻诗句状态。这种状态达到入境程度时,浑身的疲劳就悄悄离他而去,王青玉又归原了充满朝气的自我。这一切都令他身边的乡亲感动。
陈凤今年57岁了,身体魁梧,英俊潇洒。父亲和祖父都是木匠,他自然也学得一手很好的木工手艺。不仅如此,电工、电焊也很精通,是个十足的新潮农民。家里扣了两个大棚,仍不满足可观的收入。凭着自己高超的焊工技术,经常外出包活打工。每年挣回几万元钱是小菜一碟。在外打工,自然辛苦,但他都能以苦为乐,诗句也能应景而生。异地风光、工棚夜雨尽在诗中。“秋到初头朗,风残落叶黄,一树枯枝寒鸦散,牧童呵牛羊。”这是三年前他在内蒙一个叫初头朗的地方打工时即兴所吟,如诗如画。“野地设棉帐,夜半席上霜,斗转星移五更天,焊工早出房。”在外打工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的忙碌场面,通过寥寥数语便一览无余。丰富的生活,产生丰富的诗句,高雅的情怀炼就高雅的作品,让人读罢无不陶醉。
举国抗疫,众志成城,胜利在望,王树忠有感而发,“岁首疫魔攻,白衣逆向冲,芳名存史册,护士爱心同。”言简意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广大白衣战士的爱戴与崇敬。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心系国家、忧思为民的情怀溶进了每一首诗中,振聋发聩。楼杖子村民王东英与丈夫门广坚持18年善待久病卧床的母亲高玉兰,在这里传为佳话。王树忠首先在诗中赞道:“二十四孝史来传,篇篇多是须眉男。侍母今出奇女子,当代东英胜古贤。”
楼杖子诗群的刘秀芬、陈国珍、王全等人,也经常创作诗歌。赞誉王东英的诗歌,多达数十首。
新时代的农民,用这些满含深情的诗,谱写着充满诗意的人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