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地铁站点最新规划图(中山市7条轨道交通线路获批)

最新公布的《规划》分远期规划(2020年)和远景规划(2050年)。2050年前中山市轨道交通线路将有七条,共分四步进行建设。在2020年前,将先建设1号线和2号线,原因是1、2号线作为线网的核心骨架线路,与城市既有交通走廊适应性好,与城市空间吻合程度相对较高,能很快形成客流规模。

中山地铁站点最新规划图(中山市7条轨道交通线路获批)(1)

(远期规划2020年)

其中,1号线设定为中心城区南北向城市轨道交通核心骨架通道,将来会是中山北站客流集散的重要方式。此线路主要是为了引导城市向北、向东发展,实现港口-中山北站-石岐-东区快速联系,覆盖港口商圈、中山北综合交通枢纽、紫马岭商圈、岐江新城、体育场及沿线多个居住区,主要沿港口世纪路、港口大道、起湾道、博爱路、城南路等交通走廊布局,线路长19.7km,设站15座,平均站间距1.41km。

7条线路走向

规划线网由7条线组成,全长246.5km,设站124座,其中城市轨道内部换乘站13座,与区域轨道车站换乘站9座。

中山地铁站点最新规划图(中山市7条轨道交通线路获批)(2)

(远景规划2050年)

1号线(港口-中山北-石岐-东区-南区-大涌):中心城区南北向城市轨道交通核心骨架通道、中山北站客流集散重要方式,线路在远期方案基础上继续向西南延伸至大涌,线路全长29.1km,设站20座,平均站间距1.53km。

2号线(小榄-东升-西区-石岐-东区-火炬区-马鞍岛):中山中心城区与北部副中心市域轨道快速联系通道、中心城区东西向“两核”联系城市轨道核心骨架通道、中山站和小榄站重要客流集散方式,实现小榄-东升-西区-石岐-东区-中山站-火炬开发区-马鞍岛的快速联系,覆盖小榄镇区、东升镇区、沙朗市场、中医院、康华路商圈、中山站、火炬区商圈及沿线多个居住区,主要沿民安路、同乐大街、彩虹大道、翠沙路、康华路、沙边路、世纪大道等交通走廊布局,线路长54.6km,设站27座,平均站间距2.10km。

3号线(古镇-横栏-沙溪-石岐-东区):中心城区东西向沿中山路骨干通道、古镇、横栏与中心城区联系重要轨道通道,实现了古镇-横栏-沙溪-西区-石岐-东区的东西向联系,覆盖富华道、中山路商业走廊,主要沿岐江公路、富华道、中山路交通走廊布局,远景考虑沿旧岐江公路向西延伸至古镇,规划线路长32.3km,设站18座,平均站间距1.90km。

4号线(西区-中山北-岐江新城-翠亨新区):主城区与翠亨新区“两核”联系补充通道,实现了岐江新城-中山站-火炬区南部-翠亨新区核心区-翠亨起步区的联系,同时换乘7号线实现了南头、黄圃、三角与翠亨新区的联系,规划线路全长24.7km,设站12座,平均站间距2.25km。

5号线(中山北-西区-大涌-板芙-三乡-坦洲):中心城区与南部副中心市域轨道快速联系预留通道,覆盖西区、大涌、板芙、神湾、三乡、坦洲,主要沿中山一路、古神公路、茅湾路、坦神公路等交通走廊布局,线路长52.7km,设站22座,平均站间距2.51km。

6号线(南头-东凤-小榄-古镇):西北组团古镇、小榄、东凤、南头之间的纵向联系补充通道,主要沿中兴大道、东岸西路、环镇北路、南头大道等交通走廊布局,线路长23.1km,设站12座,平均站间距2.10km。

7号线(南头-黄圃-三角-港口-中山站):中心城区与西北及北部三角、黄圃、南头等镇区市域轨道快速联系预留通道,以及岐江新城两岸互动联系轨道通道,覆盖岐江新城、港口、三角镇区、黄圃镇区、南头镇区,主要沿福源路、金三大道、兴圃大道等交通走廊布局,线路长30.0km,设站13座,平均站间距2.50km。

中山地铁站点最新规划图(中山市7条轨道交通线路获批)(3)

7条线路建设有讲究

1、2、3号线沿线大部分处于城市建成区内,中段均穿过城市中心人口较为密集区,其中1、2号线作为线网的核心骨架线路,与城市既有交通走廊适应性好,与城市空间吻合程度相对较高,能很快形成客流规模,同时3号线中段也具有较好的客流基础和实施条件;4号线则对应中心城区向外拓展,支撑市域空间结构的形成;5、6、7号线为补充完善的市域轨道线路,支撑市域城市空间布局的形成。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建议中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7条线路总的建设时序为1-2-3-4-6-5-7号线。每条线路根据预测的分段客流情况和城市发展需要,可考虑分段建设、分段运营,具体考虑如下:2号线向马鞍岛延伸段可结合翠亨新区发展需要适时建设,3号线向古镇延伸结合城市空间布局需要逐步延伸。

建设顺序

【第一阶段】2020年前实施1号线中信凯旋-博爱段、11.8km;2号线小榄环镇北路-玉泉路段、36.2km;共计48.0km,形成中心城区以石岐区为中心辐射港口、东区、火炬区、西区以及北部副中心的放射状线网主骨架,强化中山北站、中山站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在满足中心城区交通需求情况下,构筑中心城区与北部副中心的联系,尽快形成轨道交通对中心城区相当规模的覆盖,强化中心城区核心功能。

【第二阶段】完善1号线、2号线,建设3号线、4号线,形成“主城区一纵三横、东部新区两放射、西北组团一放射”轨道交通主骨架,重点强化中心城区“两核”联系,提升中心城区的轨道网覆盖,提高系统服务水平。

【第三阶段】建设5、6号线,在中山市快速轨道交通骨架基本形成后,在加密中心城区轨道网覆盖同时,配合城市向外拓展需要,重点考虑城市轨道网向南拓展,逐步完善中心城区对外轨道网覆盖,支撑“一主两副四组团”城市架构的形成。

【第四阶段】逐步完善轨道网,在中山市快速轨道交通骨架基本形成后,逐步加密、完善城市轨道网覆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