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和古筝地位(古琴为什么没有古筝受众广)

现在人们一听说古琴,就以为是那个有着很多很多琴弦,声音听起来很清脆灵动的古筝。其实古筝和古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乐器,弹拨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那到底为什么古筝的受众会这么广,而一说到古琴,几乎没多少人真正知道呢?其实这个问题,唐代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

古琴和古筝地位(古琴为什么没有古筝受众广)(1)

古琴从一开始的用于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的极高的地位慢慢跌落凡尘,乃至无人问津和俗乐的流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张骞出使西域后,将胡人的音乐也带回了中原,中原音乐和外来音乐融合,因为外来音乐较强的娱乐性使得俗乐逐渐流行起来,统治阶级也逐渐的开始排斥正统的雅乐。唐玄宗就曾极力倡导俗乐,上行下效,雅乐逐渐被尘封。唐代的古琴演奏技术是十分高明的,琴曲样式也丰富多样,但此时古琴也仅仅为文人,僧道所尊崇,用于修身养性。古琴在唐代的衰微和俗乐的流行,使得大批的诗人痛心不已。在那个诗歌盛行的王朝,诗人们纷纷通过诗作,来批评世人贱古重今的风气。诗人戎昱就在其《听杜山人弹胡笳》一诗中写道“世人爱筝不爱琴,则明此调难知音。今朝促轸为君奏,不向流俗传此心”。现在看来,跟当今的古筝盛行,而古琴鲜有人问津即为的相似。

古琴和古筝地位(古琴为什么没有古筝受众广)(2)

从诗人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即使古琴不为大众和统治阶级所接受,他们仍然重视古琴。白居易的《废琴》一诗中写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诗作中很明确的写出了古琴遭到冷落的原因:一是古琴无味,不适合当今人的审美观念,大众不一定能接受这种乐音。二是羌笛,和秦筝等乐器的影响。由此可见,古琴的没落和古筝的流行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古琴和古筝地位(古琴为什么没有古筝受众广)(3)

白居易

而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更不愿意去深究古琴和古筝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只要觉得好听,能够娱乐身心就行。古筝因为其较强的声音穿透力,和动听的旋律深受当下社会的尊崇,能够迅速抓住听众的耳朵使得其流传度极为广泛。其实不管古筝也好,古琴也罢,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没有雅俗之分。能够让自己的耳朵,让自己的心灵在疲劳的工作之余得到放松的音乐,就是好的音乐。

古琴和古筝地位(古琴为什么没有古筝受众广)(4)

喜欢古琴,就用力的点下关注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