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一家早教机构的实力 听说这个概念的早教班最近很火

上周上海正好有个幼教年会,好朋友去看了回来和我说,今年真的乌泱泱的全部都是关于STEM的早教机构和培训班啊,她拿了满满一袋的宣传单页回家研究。

花了一个周末看了一些后,她就来找我了:这个理念是好,但是挑到眼花啊。我们外行家长根本看不懂,现在哪里都是打着STEM旗号的玩具和早教班,到底该这么选啊?

她接着就给我布置任务了说,STEM是美国起家的,而且你不是正好就在学《早期儿童科学思维启蒙的课程》吗?可以开始写写这方面的内容吗,我们都很需要啊。

的确,STEM理念现在很火,但STEM到底是什么?如果你只是以为是做实验、玩机器人、学习编程,那么肯定是错的。

STEM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不同,但这样的思考一定要的。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可以启发大家进行更多的思考。

这也算给自己立个flag,我接下来计划系统和大家分享我关于STEM教育的所学所思(又挖了一个大坑,希望自己可以慢慢填上,你们多多点赞鼓励啊,哈哈

什么是STEM?

这里先来做个名词科普,这四个字母分别对应的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是美国教育部提出的跨学科教育培养体系。

后来随着这个概念越来越火,有不少教育学者就开始质疑,为什么没有“艺术“启蒙呢,跨学科概念不能只是偏理,人文也很重要。于是就又加了一个A(Art),艺术在这个词里面,就有了STEAM。

对我来说叫什么真的不重要,关键还是要去理解背后的核心理念,所以我就沿用STEM了,大家也别纠结较真这两个名词哈。

核心本质就一条

教育概念一旦火了,就会有一批“蹭热点”的玩具和早教班,好多玩具都会往这几个单词上面靠,然后开始宣称自己是STEM玩具。

本来嘛,STEM就是一套思维系统的建立,经常看我公号的老读者一定有感受,打造思维不是非要靠玩具,但也不是所有玩具都能做到锻炼思维的。

STEM初看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的口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不要怕”,但对我来说,美国STEM教育的真正核心是灵活整合各个学科的知识,不再是学习单一某个课程模块。

因此,我评价一个玩具一个早教班是否符合STEM就是一点:能否提供机会让孩子针对具体挑战实践动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可以验证试错?

听起来有点抽象?那么我来具体解读一下。

针对挑战实践动手

“创客精神”是美国教育概念里蛮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鼓励动手自己创造发明或者改进某样东西,它是STEM的内涵之一。

举个例子来说,每个家庭最常见的普通积木就不能说是STEM玩具,它符合去鼓励孩子发展“创客精神”,实践动手,但大部分的搭积木过程并没有指向“解决某个具体问题”。

如何辨别一家早教机构的实力 听说这个概念的早教班最近很火(1)

看到这里,你肯定也想到了,如果给孩子提出一个挑战任务,“设计一座桥梁,要求用尽量少的底部地基,搭建尽量高的桥?”。如果孩子针对这个任务开始进行搭建,那么这个游戏本身就更加趋于接近STEM理念了。

这也提醒我们,并不是非要买具体的STEM玩具才能培养STEM,很多家里现成玩具或者自己设计一些任务都能达到,这个我回头单独和大家分享一些吧。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STEM是鼓励孩子可以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因为有多种跨学科的加入,尤其是有技术(Techonology)的加入,它更加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接近学龄开始的STEM玩具,很多都融入了高科技,机器人、基于机器人的机械搭建、AR(增强现实)、电脑编程等等,这些就是在传统的玩具上加入科技元素,提供孩子们更多“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一点也是水最深的,毕竟加入高科技意味着收费更贵。但对于“高科技”(包括电视/视频),我始终一个主张:

科技的使用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思考和交流。

看电视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被动吸收;

学编程是为了理解一步一步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背诵编程步骤;

玩机器人是为了学会利用“第三方”完成自己的挑战,而不只是变化各种炫酷造型。

如何辨别一家早教机构的实力 听说这个概念的早教班最近很火(2)

去年北美早教年会时有一个视频我放在账号的小视频里了,大家可以去看看,同样的挑战和材料,我们实现的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这才是“创造性”的体现。

高科技只是手段,并不是唯一解决方案,核心是让我们的孩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高科技只是恰好提供了新的角度,但绝对不是唯一。

这一点也是在提醒我们,如果孩子年纪太小,或者基础的思维还没构建好,我个人并不建议过早地参加各种STEM名义的班级,不妨先从家里陪玩开始。

学会“人”的基本素质后,才有能力驾驭科技,而不是被科技左右。

提供机会验证试错

STEM的玩具或者活动一定具有“推倒重建”的可重复性的,它鼓励孩子可以发现问题,建立假设,通过动手,验证假设,解决问题。

即使问题解决了,还能不断地去优化方案,不断验证试错。这个核心背后也是在提醒我们,需要转变“结果为导向”的观点,而是变成“过程导向”。

并不是搭出了一个机器人就是好的,而是孩子可以把自己在搭建过程中的反思提炼出来:

我的搭建目标是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基于这个目标,我是如何设计的?在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什么困难?我是如何解决的?面对现在这个结果,我的反思是什么?能否继续改进?如何要改进,第一步怎么做?

这样不断不断地循环反复,这样的思维才是STEM最宝贵的。形成这样思维的孩子,未来一生都是受益无穷的。

写在最后

去年我报了科学思维启蒙的课程,也是因为觉得STEM很火。我很幸运,遇到的教授是参与了美国科学教育大纲编写的。

也是跟着她学习后,我发现,我之前所以为的STEM认识都是非常片面的,或者可以说,我只是看到了市面上热门的表象,那些各种各样的班,那么多打着STEM旗号的玩具。

如何辨别一家早教机构的实力 听说这个概念的早教班最近很火(3)

我今天分享的这些都对吗?肯定不会,每个人认知都是有局限的,但如果我文章里某一个点可以触动你进行更多思考和探寻,那么这就是意义所在。

我分享的这些对于小月龄父母来说是不是有点难理解?也许会的(虽然我尽力写通俗了),但带着这些疑问和思考上路,未来某一天你遇到了,也许就能想的更通透。

也许不少朋友最希望我直接了当推荐一些STEM玩具或者练习册,但不了解背后的核心,只会盲目跟风,或者买回来也无法物尽其用。

现在每个父母都说自己焦虑,抵抗焦虑不是一味鸡血或者彻底佛系。真正抵抗焦虑的一定是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花钱真的太容易了,但去思考“热门“背后的核心才是真正最值钱的。

大J叨叨叨

昨天分享了自己最近关于体态矫正的心得《女人的衰老从形体开始 | 体态不对,健身减肥都白搭》。真的是最近留言最火爆的一篇文章了,貌似每次健身美容博主J上线,大家更加受欢迎。

团队一位小伙伴就留言问我,为什么不多多分享这些呢?一直以来,我对于文字和分享都是抱着很大的敬畏心的,即使是现在的育儿分享,我也一再强调这是我的个人认知,一定有局限的。

这可能真的是我自己过不去的坎吧,我做不到非常斩钉截铁地和你们说,就这样,肯定对。因为我真的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但去读更多书,去看更多不同的观点,然后构建自己的系统肯定是对的。

我的所有这些分享都是我自己的个人系统,我只希望这些分享,尤其是分享背后的思维模式,可以帮助每个人找到如何打造自己的个人系统。

所以关于昨天的分享,也要提醒一句,一切的运动锻炼一定要从听从自己身体声音出发,切勿逞强啊。

如何辨别一家早教机构的实力 听说这个概念的早教班最近很火(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