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或张口时耳朵里面疼(每次张口耳朵前侧就疼痛)

近日,泰州四人医口腔科接诊了一位学生病人,他每次张口耳朵前侧就有疼痛感,还有“嘎哒”一声响,医生诊断其得了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专家提醒,每到考试季,这类病人就会多起来,因为它和情绪紧张有很大关系,需要口腔科和心理科联合治疗。

吃饭或张口时耳朵里面疼(每次张口耳朵前侧就疼痛)(1)

小应(化名)今年上高三, 平时学习很用功,很快将迎来人生中重要的一次考试,他不敢懈怠,在校能多做几题就不会站起身出去溜达溜达,回家了能多看会儿书就不愿意早睡觉,每天都要到凌晨才能入睡。久而久之,连父母都明显察觉到他的紧张和压力。

一周前,小应吃饭时就开始皱着眉头,嘴巴张得小小的,每吃一口饭就会用手摸摸耳朵。父母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小应每次张口时,耳朵周围就有疼痛感,自己经常能听到“嘎哒”一声响。

疼痛让小应异常焦躁,家长担心孩子生了病,赶紧带着他来到泰州四人医耳鼻咽喉科就诊。医生查看了小应的耳部,并未发现异常。仔细询问病情后,发现小应其实是耳朵前侧有痛感,也就是控制下颌骨活动的关节出了问题导致疼痛,于是建议他们到口腔科就诊。

口腔科主任刘晨尝试着让小应做了张口的动作,明确了疼痛部位是外耳道前方的耳屏前关节窝,由于关节窝内有炎症,产生了胀痛感。由此可以确诊小应是患了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其实小应不是个例,每年5月下旬到6月初,考试临近的时候,都有中考生、高考生到我这里来看颞颌关节紊乱。”刘晨说,他个人每周接诊的颞颌关节紊乱患者有七八人,这段时间学生占的比例增加,超过了一半。

颞颌关节紊乱发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一类和紧张焦虑的情绪有很大关系。刘晨说,小应是比较容易紧张焦虑的学生,平时可能就有些影响到颞颌关节的小动作,比如咬铅笔、咬指甲、咬嘴唇等,失眠或者睡姿不好,这些都会导致颞颌关节的问题。等到真的嘴巴张不开了,患者对疼痛特别敏感,又会特别焦虑,可能还会硬去活动下颌骨,想让关节早点好起来,其实反而会加剧病情。

情绪紧张是主要致病因素

颞颌关节紊乱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是社会心理因素,患者常伴有情绪焦虑、易怒、失眠等精神问题;其次是牙合因素,患者检查常有咬合干扰、牙齿过度磨损、磨牙缺失过多等问题;第三是创伤因素,如遭受外力撞击、突咬硬物等急性创伤,还有经常夜间磨牙以及单侧咀嚼。

考生容易发生颞颌关节紊乱,最大的因素是情绪紧张。“而且,情绪越紧张,发病后的症状越严重,也就越不容易治好。”刘晨说,比较放松的人,即使出现早期症状,比如关节弹响、轻微酸痛等,自己可能都不会注意到,也不会因此刻意活动嘴巴,这样,关节是放松的,可能过两个月自己就好了。

据了解,得了颞颌关节紊乱,治疗周期比较长,一般先做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配合理疗。针对快要中高考的学生,必要时还会采取止疼治疗,控制疼痛感,不影响学生复习备考。如果这样治疗3-6个月后还是无效,那么只能去口腔外科进行手术治疗了。

最重要的应该是接受心理辅导,刘晨说,让考生能自我放松, 注意适当锻炼,饮食均衡,自己多鼓励自己,给自己信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