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谋士鬼才郭嘉(三国第一谋士郭嘉秘而不宣的谋略真谛)

三国第一谋士鬼才郭嘉(三国第一谋士郭嘉秘而不宣的谋略真谛)(1)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大军在赤壁、乌林被周瑜水军打的惨败,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战后,曹操带领残部撤回北方,在总结这次作战时感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很显然,曹操很欣赏郭嘉,他相信有郭嘉在一切肯定都会有转机。势必郭嘉也的确是为不世出的奇才。我们不从郭嘉帮助曹操的经典战役中论证郭嘉的实力,而是从曹操和郭嘉的对话中看看郭嘉是个什么样的人。

比如曹操曾经问过郭嘉:

这是第二点。

任何前人的经验都是一种借鉴,不能贯彻拿来主义拿来即用,生搬硬套。任何兵书理论随着不同的时空,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任何经验都不足信,所以郭嘉认为:

观察一个人的应变能力才能考验一个人的真实水平。

这是第三点。

是不是感觉与传统的谋士不一样?郭嘉是属于纯粹的谋略家,而非政治家。而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后者需要考虑利益的分配,而前者只考虑输赢。

比如政治家们喜欢讲战略,讲规划,讲布局。客观点说,这些都需要有,而且不可或缺。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就如克劳塞维茨说的:

阻力是纸上谈兵与实际战争的唯一区别。

很显然战略家们在游说的时候善于忽略阻力的存在,也因此,战略家更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比如诸葛亮。

实际上隆中对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中间有着不可预估的阻力。诸葛亮之所以说隆中对,一方面是因为需要用战略角度游说刘备,另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实战经验。

理论和实战根本不是一回事。

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一个字:变!

而诸葛亮是个政治人才,而非军事人才。而《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大多是杜撰的,比如被后人津津乐道的空城计和赤壁之战。

所以刘备根本不可能一统天下,成为王者,三国的一切结果早已注定。但作为政治家,谁没有一个伟大的梦想。

郭嘉认为,一切战略的制定都必须从战术的实际情况出发,。

真因此,郭嘉的实力绝对能位列三国三甲之列。

三国第一谋士鬼才郭嘉(三国第一谋士郭嘉秘而不宣的谋略真谛)(2)

说完郭嘉,那鬼谷子是否同意郭嘉呢?

同意的!

比如鬼谷子就说过:

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

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变通的人,能够认真的了解天时地利,掌握时机,才能出奇制胜。

所以一个人的智慧并不体现在他读书多,智商高,在要看他能要脚踏实地,顺应规律,把握时机,才能通时达变。

同时也在提醒我们:

因为执行过程中的阻力是不可预估的,所以请地方任何讲只讲战略,不讲战术的人。

国人实在太爱讲格局,谈境界。孰是孰非不重要,诸位姑且听之吧。

值得玩味的是,在演讲台上的成功人士从来讲的是自己如何高瞻远瞩的定战略,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定战术。

那么,你觉得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可信吗?

纵横捭阖,鬼谷论道,欢迎关注专业鬼谷子微信公众号(guiguzi7619299),我们一起探究鬼谷子纵横谋略智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