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能电池新发展(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

记者 | 王勇

编辑 |

在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厂商中,孚能科技算是异类,因为它是唯一一家仍坚持在三元软包路线的企业。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今年1-8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中,孚能科技位列第九位,以3.17 GWh的软包电池装车量,占据约1.95%的市场份额。

根据不同的封装形式,锂离子电池被划分成了圆柱电池、方形电池和软包电池。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方形电池是绝对主流,其次是圆柱电池,软包电池市占率不足10%。

孚能科技的盈利能力也备受市场关注,自2020年7月上市以来连续亏损。今年二季度,该公司终于扭亏为盈,净利润为0.85亿元。上半年营收达52.23亿元,同比增长近5倍,但仍净亏损1.59亿元,亏损同比收窄29.6%。

孚能科技最早可追溯到2002年成立的美国孚能公司。目前,孚能科技目前拥有赣州和镇江两大工厂。镇江一期产能爬坡基本完成,二期正在产能爬坡,预计2022年有效产能13 GWh左右。

半年报显示,镇江工厂二期在产能爬坡中产生了电芯不良品,部分产品未能满足客户要求,该环节资产减值损失1.77亿元。这是孚能科技上半年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戴姆勒是目前孚能科技最主要的客户,同时也是“甜蜜的负担”。因对大客户依赖严重,戴姆勒的电池采购量直接决定了孚能科技的业绩。

孚能科技也在加速产品技术迭代。9月9日,孚能科技在战略及新品发布会上宣称,将于9月量产半固态电池,推出的2.4C、3C和4C三种倍率快充电芯,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km乃至420km的里程。

近日,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接受了包括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回应技术路线、盈利能力、原材料保供等业内关注的问题。

以下为此次采访的实录,刊发时有所删减。

孚能电池新发展(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1)

如何看待孚能科技上半年的业绩表现?

王瑀:孚能科技在二季度已经进入到盈利状态。

戴姆勒是孚能科技最主要的客户。戴姆勒汽车的产业化周期比较长,在其产业化周期中,孚能科技处于产能建设状态下,不生产电池就涉及到摊销,这是造成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

对于业绩改善,孚能需要提高并释放产能,像二季度一样,保证现金流、保证利润,这是接下来可以实现的。

上半年,镇江工厂产能爬坡阶段出现良品率问题,这是正常的。“爬坡”就是发现并解决生产线问题、最终达到设计要求的过程,通常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目前爬坡情况完全按照既定的方针进行,处于可控范围。

相较于快速扩张的圆柱、方形等主流电池,软包动力电池的 装机占比呈下滑趋势。孚能科技在产能扩张方面很慎重,这是为什么?

王瑀:孚能科技今年出货量预计在14-15GWh,尽管增长很多,但其他电池厂商扩产速度更快,由此导致市占率下降。

对于孚能来说,时间的长河很长、市场很大,现在是刚刚开始,仍是“赛跑”和“填空”阶段。

目前,九家企业占据国内约九成的市场份额,市场仍在爆发之中,谈市占率差距问题还为时过早。

我经历过两次动力电池企业淘汰潮,一次是在美国,很多世界500强公司淘汰,但孚能活了下来;第二次是在2015年工信部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后,市场进入淘汰期,四家公司一度垄断了近90%的电池市场,孚能是其中之一。(编者注:另外三家为比亚迪、宁德时代和比克电池)

在工信部白皮书发布之前,中国九成以上的市场是软包电池,以LG、SK等国外企业为主。当时,孚能科技是行业里第一个解决A0级车续航300公里问题的企业,但在知名度、产能上没有及时跟上。

孚能科技过去数年大多处于“静默”状态,是因为要抓紧时间补齐自身能力短板,以满足戴姆勒的订单需求。

如果做不到技术有独特之处,成本又逐渐失去竞争力,那产能就是无效的,最终会走向浪费或失败。扩产不能急于一时,否则有可能成为“死在沙滩上”的厂家,特别是在技术很好的情况下被淘汰,是非常可惜的。

最终能生存下来的公司,首先需要依靠技术,有了技术才有后续一切可能,其次要有清晰的战略定位。从技术路线选择看,孚能科技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企业,是其他电池类型再大的出货量也无法淘汰的定位。

从统计口径看,孚能科技的产品大量出口,国内装机为少数,其装机统计与出货量会存在出入。国内外客户的追求目标有所不同,国外客户更追求技术先进性,国内则既要技术先进又要价格竞争力。

预计明年开始,软包电池的市占率会大幅增加。今年是孚能科技开发戴姆勒、广汽以外客户的元年,在具备产能、资源的同时,也有新的技术进入市场。

在“赛跑”的过程中,孚能科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王瑀:对于所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厂商而言,挑战是一样的。行业发展非常快,但仍不成熟,缺乏人才。

过去,电池是个小行业,主要供给手机、笔记本电脑使用,对电池一致性、寿命的要求很低。现在,汽车动力电池要求15年寿命,电池的差异、质量达到PPB级别,工艺、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等多方面都存在挑战。现在没有谁可以“完全胜出”。

对锂电池而言,具体问题仍在电池本身。锂电池的生产好比一个实验科学,没有模型,需要靠摸索,经验极其重要。

孚能科技靠什么留住人才?

王瑀:讲理想的用理想留,不讲理想的用钱、职位来留。

比如去年孚能科技拿出4%的股份奖励550名员工,价值约16亿元。当然,靠股票留人不是好的办法,希望未来的孚能是“孚能人”的孚能,提升员工对公司的认可度,也满足其创业的欲望,最后成为公司的主人。

孚能未来成功与否,取决于孚能人是否能成功,而不取决于创始人。

孚能科技的产能与戴姆勒深度绑定,对双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瑀:2018年,孚能科技签订了240 GWh合同,成为戴姆勒最重要的电池供应商,这给了中国电池厂商巨大的机遇。用戴姆勒的话说“我们从来没有签过这么大的单子”。

戴姆勒有很长远的计划,在这一过程中,一定会想办法帮助孚能提升。孚能发展历史较短,制造经验比较薄弱,和戴姆勒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也是戴姆勒有优势且可以帮助到孚能的地方。

目前,戴姆勒电池产品的供应链相对固定,整车厂产品一旦定型,便很难再进行供应商转换。如果遇到情况必须要转换,比如供应商出现问题、材料受限,则需要双方共同探讨并进行严格验证,从电芯到模组、系统、整车,需消耗大量的时间。

相对于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特斯拉4680电池等,软包电池的创新性如何?

王瑀:过去软包电池创新性少,是因为软包电池先进。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高,适合长续航里程车,其它电池很难达到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比如宁德时代CTP电池包,目标是优先追上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想办法降低成本。

孚能科技最新推出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Super Pouch Solution),是过去四年的研究成果,从第一性原理分析,重新设立了一个技术路线,构成了从电芯到系统,从制造到直接回收的整体解决方案。这是围绕满足整车厂未来的需求来做,而不是为了和方形电池竞争。

以创新角度来讲,过去狼没有来,孚能科技虽在做准备,但并不急迫,而且过去没有规模化产能。

根据目前的新解决方案,孚能科技的大软包电芯设备投资可减少50%,厂房面积减少60%,制造能耗和费用分别降低35%和30%,同时在体积利用率、材料成本、循环寿命、导热效率等方面都具备优势。这对市场冲击可想而知,这也是孚能想要的效果。

对于技术储备,孚能科技在材料领域里正在进行800Wh/L工艺以上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研发;结构创新上则在探索SPS的未来,此外还有涉及软包路线方面的设备、路径、标准等。这和任何竞争对手没有关系,是孚能自己的路。

孚能科技将于9月量产半固态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的未来会是怎样?

王瑀:从液态到半固态、固态电池,都是为了改进电池安全问题。

有机电解液是造成电池出现安全问题的“罪魁祸首”,其物质反应活性很高,容易起火并产生大量气体,软包电池会胀开,方形、圆柱电池基本就直接报废了。从技术来看,移除电解液可以提升安全,即固态化。

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技术能力实现固态电解液,因为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有膨胀、收缩的过程,固固界面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半固态路线已逐渐被市场接受,通过半固态逐渐将电解液减少至15%,将大大降低燃烧等产生的危害性。

国内半固态电池已经有量产产线,距离市场化不会很远。半固态电池也分为一代至四代技术,预计进展将非常快速。

如何看待“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快充技术?

王瑀:大家一直希望,新能源汽车充电可以像燃油车加油那样,喝杯咖啡就能实现想要的续航里程。在此过程中,电池能量密度、超充技术都需要新的结构创新、材料创新加入。

孚能科技有能力在不影响电池的性能、续航寿命、安全等情况下,给终端用户提出“10分钟充满400公里”。

目前有一款新车型即将上市,18分钟可充电80%,应用的就是孚能科技第一代产品,可以达到4500次循环。

当前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例如锂,您怎么看?

王瑀:原材料价格不太正常。进入9月,原材料已经“供”大于“需”,但价格还在往上涨,说明炒作的因素很多。这一过程是正常的,中国电动车产业扩张得太快了。

预计明年原材料价格会回落,但不可能回到2020年前的水平,这存在一个过程。在目前高价格态势下,生产原材料的工厂会越来越多,因为全球并不缺锂,很多厂商会加大力度找锂矿、开采锂矿,届时将造成锂供大于求,价格也就慢慢下来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