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绘本完整版(小王子拉丁区)
原文@扶萝邹 载于中读App
“小家伙,这蛇的事,约会的事,还有星星,这全是一场噩梦吧?”
但他并不回答我的问题。他对我说:
“重要的事,是看不见的……”
“当然……”
“这就像花一样。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一颗星星上的花,那么夜间,你看着天空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上都好像开着花。”
——(法)安托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小王子》是我所读的第一本法语原版作品。
内容好些已想不起,阅读的感觉却没忘——接近末尾的某一页,沙漠上方一颗星,星下有小王子的背影,再翻一页,星还在,沙漠还在,小王子却消失了。
拉丁区圣米歇尔广场附近的小公园,对面就是巴黎圣母院
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巴黎大学(索邦大学)建立于此。从前,这一带居民大多满口拉丁语(中世纪的学术语言),拉丁区因此得名。
在巴黎十来年,我特别爱去的地方之一便是拉丁区的卢森堡公园。当年亨利四世的王后玛丽·德·美第奇(没错,就是意大利那个推动了文艺复兴的伟大家族)因为思念童年家乡佛罗伦萨的皮蒂宫,决定在巴黎按照皮蒂宫的样式修建一座宫殿,宫殿完成后又加建喷泉、花圃凉亭、还种了两千株榆树——这就是今天的卢森堡公园。
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经常来卢森堡公园打网球(网球场还在);雨果的《悲惨世界》里,马吕斯也是在这个公园散步时遇到冉阿让和珂赛特的(书中提到的长凳、水池、林间小径都在)。
卢森堡公园是巴黎的童年——我想没有一个巴黎的孩子,不曾在卢森堡公园骑过马、放过帆船、看过木偶戏。秋天落叶飘落时,他们穿着标志性的短裤、羊毛袜和皮鞋,露出瘦瘦的胳膊和腿,褐色头发有一绺耷拉在额前,穿过公园去上学。
是的,去上学——巴黎最好的中学、大学和精英学校,曾经都在这一带,近些年有些才搬去近郊。
我在索邦念书的时候,每次走出地铁卢森堡公园站,看到那些浩瀚的街道、威严的学校院墙,就感觉两袖生风,犹如穿着渊博学者的宽大长袍,恨不得开口就能说出拉丁语来。
卢森堡公园
学校多,与学校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医院、科研院所和图书馆也多,当然还有书店——书店是拉丁区最动人的风景。
拉丁区的书店不怕顺手牵羊,门外总有开架书摊,行人路过很容易经不起诱惑,停下脚步翻看,一看半小时不买继续赶路是经常的事。二手书店最有特色,侧门外出售旧书籍旧唱片的队伍拖得很长,卖了再买,不亦乐乎。
刚到法国时完全不懂法语,中文书又很难找到,因此时不时会在拉丁区淘点英文书,就这样邂逅了蜷缩于角落的莎士比亚书店,后来才知道它的名气这么大。
的确是个独特的书店,铺天盖地全是书,以一种并不特别整齐的方式见缝插针地摆放,温暖的橙色灯光中人挨书书挨人,头顶木架上的书得爬上木梯才能够到。
你会想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来自英语国家的大神们(庞德,海明威,乔伊斯,菲茨杰拉德,斯坦因……)在莎士比亚书店聚集、把它当作据点和精神殿堂的情景,乔伊斯到处被拒的《尤利西斯》是店主人以书店的名义出版的,海明威当然会在《流动的盛宴》中深情提到它。
巴黎莎士比亚书店
拉丁区另一道风景是咖啡馆,大名鼎鼎的“左岸咖啡”是也。
我很喜欢带着远道而来的朋友去拉丁区的花神咖啡馆,或是五步之遥的双叟咖啡馆,桃花心木的桌子和当年萨特在此写作《存在与虚无》时一样,也不知哪一扇是毕加索曾经作画的玻璃窗。
再往后,叛逆的60年代,拉丁区与纽约华盛顿广场公园遥相呼应,成为嬉皮士、艺术家、作家、诗人、音乐家以及学生的聚集地,脏兮兮听着披头士、背把吉他、逃课、抗议、从不回家的岁月。
那些白衣飘飘的年代啊。
大家知道,《小王子》中每幅插图都由圣-埃克苏佩里亲手所画,他曾经接受过建筑师的训练。
我多么希望也能用文字勾勒出拉丁区的简笔画,让你们闭上眼睛就能看到那些公园、学校、书店和咖啡馆;看到拉丁区的骨架圣米歇尔大街和圣日尔曼大街,以及其间交错的小巷和巷间的小店铺;看到圣米歇尔广场上巴罗克风格的喷泉,那是拉丁区的心脏;还有数百年来,从这里穿梭而过的人……
至此,拉丁区的风骨,你感觉到了么?
花神咖啡馆的下午茶
可有一幢宏伟的建筑,我还没有提到——拉丁区无论如何也不能少了它呀!
那就是卢森堡公园大门正对面的先贤祠,圣-埃克苏佩里纪念碑所在的地方。
先贤祠(Panthéon)的本义是“万神庙”,供奉万神之所,说明原本是个教堂。可现在,正面三角墙下方是一行掷地有声的金色大字:“祖国感谢伟人”。三角墙上的浮雕“在自由与历史之间的祖国”,则刻画着女神为那些塑造历史、争取自由的伟人们分发花环的情景。
是的,法国最伟大的灵魂,在这里安息。
先贤祠中的伟人,并非帝王将相、领袖政客,而是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伏尔泰,卢梭,雨果,拉格朗日,左拉,郎之万,布莱叶,大仲马,居里夫妇,柏辽兹,圣-埃克苏佩里……
他们大多安睡在地宫的小室里,如同大学宿舍一般,两人或四人共享一室。夜深人静时他们必然挣脱小小木棺的束缚,接连换换浮出、任意游荡,彼此高谈阔论,尽览今朝世象,昔日争辩的对手一笑泯仇,年代相隔久远的前后辈有缘结识,甚至打破专业樊篱,文学家与科学家相互借鉴,哲学家与音乐家把酒言欢……这一番思想碰撞的电光石火,真让人想着就醉了。
先贤祠三角墙上的“祖国感谢伟人”
圣-埃克苏佩里的纪念碑安放在这里,起初并非因为他的《小王子》或其它文学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黎沦陷,圣-埃克苏佩里逃离到美国,大力劝说美国政府尽快参战对抗轴心国。
正是在纽约长岛的一幢大房子里,他写完了《小王子》。他连续几个小时一会儿写一会儿画,因为喜爱阳光,有时会把扶手椅和画架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从图书室一直搬到客厅,就像《小王子》中一天43次的日落:“在你的小小星球上……只需把你的椅子稍微挪一点点……”
《小王子》出版后仅仅几周,连版税都没来得及领,圣-埃克苏佩里返回法国、回到从前的飞行中队。他十分喜爱《小王子》,战时也随身带一份作品副本,时不时地读给别人听。
这是怎样的一番情景!为32艘战舰护航的飞行员,炮火间隙,读一段那么美的《小王子》……
后面的事我们已经知道了,在一次从科西嘉岛飞往大陆的侦查活动中,他失事了。飞机残骸60年后才被找到。
失事时他仅仅44岁。此后出版的《小王子》,大都把原文的43次日落改成44次来向他致敬。
同时他的纪念碑在拉丁区、在先贤祠树立。在巴黎最古老又最年轻、最深沉又最活泼的拉丁区,在众多伟人之间。人们怀念这位无畏的、为自由牺牲的战士,这位温暖了那么多大人、孩子心灵的作者,这位永远不会被忘记的朋友。
“我可不喜欢人们轻率地读我的书。我在讲述这些往事时心情是很难过的。我的朋友带着他的小羊已经离去六年了。我之所以在这里尽力把他描写出来,就是为了不要忘记他。忘记一个朋友,这太叫人悲伤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过一个朋友。”
先贤祠中纪念圣-埃克苏佩里的文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