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黄河心不死见了棺材不掉泪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到黄河心不死见了棺材不掉泪 不到黄河心不死(1)

清代,平安州平潭镇,有一个贫苦家庭出身的青年,奶名棺材(谐音官才),从小父母双亡,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沦为乞丐。棺材虽为讨吃鬼,却生得并不丑,如果将脸上的污垢除去,便是一个眉目清俊的白面郎君呢。他会唱许多民间小曲儿,走家串户讨饭时,每到一家门前,便亮起歌喉,清唱一番。其调圆润甜美,婉转清亮,其词悲怆凄婉,吐字清晰,表演起来声情并茂,感人至深,辄令听者为之恻然。故其相对于别的乞儿,讨饭时倒也容易一些儿。棺材白天讨饭,晚上则常常在一个大户人家靠街绣楼的檐下栖身。临睡之前,准要唱上一阵小曲儿, 聊以解愁,并习以为常。

不到黄河心不死见了棺材不掉泪 不到黄河心不死(2)

棺材宿檐的这栋绣楼主人姓曹,生有一个女儿名叫黄河(谐音黄荷),当时已是二八佳人,已然出落得像一朵即将绽放的牡丹花蕾,姿容艳绝,光彩照人。黄河虽为富家小姐,年已及笄,情窦初开,却足不出户,被禁固在绣楼上,除了读读诗文,就是做些女红,其余时间则百无聊赖,无法打发这难耐的青春。好在每到夜漏初定,孤寂的少女展转不寐之时,便能听到楼下有一男声在歌唱,那歌声幽怨悲凉,哀婉动听, 丝丝入扣,常常感动着黄河的心。这声音又好似一首首甜甜的催眠曲,黄河就常常借此寂然进入梦乡。

不到黄河心不死见了棺材不掉泪 不到黄河心不死(3)

一天,夕阳西下,天边晚烧如霞,听惯了棺材歌声的黄河,好奇心油然而生,不由自主推开窗扉,探身向楼外张望,想看看这个叫花子是个什么模样的人。不看则已,一看,倒让黄河心下咯噔一声,心说:“楼下这个要饭之人,虽然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然而观见他垢污之后所隐藏的却是一张俊美的面庞。”禁不住生出几分怜悯与惋惜之情。自此,黄河每日里的生活,除听他的小曲籍以入睡外,便不时地开窗观望这个秀气的乞丐,渐渐地由同情转变为爱怜之情。故常常用纸包一些吃的东西轻轻扔到棺材面前,棺材也就经常承受着曹小姐的接济,将感激之情深埋心底,看看自己是个乞丐,并没什么奢望,只是想如果有朝一日时来运转,便要好好报答她。 说来也可怜,这人世间往往是发财的更加发财,倒霉的则更为倒霉。也是棺材命里该绝,据说忽然得了一场什么病,一来无钱医治,二来无人照顾,便一命呜呼了。但是,棺材身虽已死,而心却未死,死在楼下之后两三天内,其心依然在唱曲儿,只是声如巨蝇,不太响亮而已。有一家开店铺的掌柜,看棺材死得可怜,无人收尸,便备了一顶薄棺,准备将其安葬。谁知在殡殓尸体之时,棺材的心仍然在不停地唱,没完没了。依然婉转凄切,令人生悲。于是这个商户想,既然这颗心仍然会唱歌,那就不能将其埋了,何不将其剖腹取出来,好让他继续唱 ,也是世间一件奇事。想到此,他便毅然将棺材的心剖腹取出来,用红布包裹起来,然后将其尸安葬了。安葬了棺材之后,他一路往回走,那颗心一直为他唱歌,待回到店铺,将心儿放在一个磁碟内,摆在柜台上,让他一直唱歌。来店内买东西的顾客,听到了柜台上有“留声机”在唱歌,都感到莫名的奇怪。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前来听歌的人络绎不绝,而这个商户的买卖因此也异常兴隆。

不到黄河心不死见了棺材不掉泪 不到黄河心不死(4)

黄河姑娘有好一阵子没有听到棺材的歌声了,再没有见到过棺材的人影儿。心中非常纳闷,无限惆怅。后来听丫环说棺材死了后,他的心还会唱歌,商户安葬棺材时,将他的心刨出来,放在柜台上,招徕顾客,因此,买卖做得很红火。黄河姑娘一听到这个噩耗,顿然呆坐于床上,有泪不敢流,有话不能对别人讲,想哭又不敢哭,只好暗自哽咽,将泪水流到肚子里。当晚,黄河一夜未眠,到第二日上午,便鬼使神差下楼出了大门,朝德盛号商铺走去,进得店铺,已有不少顾客在柜台前围听棺材的心唱歌。一边听,一边讲说着棺材是如何如何死的,死后,他的心仍然唱歌等等。听到这里,黄河一阵心酸,抑制不住悲伤的情绪,冲开人群,挨到柜台边用颤抖的两手,将那颗歌唱不止的心捧在手心。哭声顿然像决堤的大河暴发出来,眼泪哗哗地滴下来,落在棺材的心上。到此时,棺材的心戛然停止了歌唱。这歌声一停止,黄河姑娘也蔫然瘫倒在柜台下,倏忽而亡。

从此,“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这句民间俗谚便广泛流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