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三弦书卖丫鬟全集(南阳三弦书)

因三弦为其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南阳地区称三弦铰子书,尉氏、兰考一带叫仪封三弦,洛阳地区加入扬琴伴奏后称洛阳琴书,豫北安阳则叫三弦平。流行河南全省及山东、安徽、山西、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

南阳三弦书卖丫鬟全集(南阳三弦书)(1)

据南阳三弦书艺人袭长义(1895一1962)、王国栋(1914一1963)听其前辈人讲,三弦书约于明未清初形成。另据三弦艺人张明川(1908-1983)和侯书凡(1919-)二人的溯师求源,清乾隆四十年前后南阳已有三弦书的演唱活动。沈大楼(张明川上溯四代的师祖)、何老窝(侯书凡上溯三代的师祖)即是当时的艺人。有人曾据南阳三弦书一唱众和、喧闹奔放的特点。认为它可能是受到明清之际流行于南阳一带的弋阳腔(高腔)的影响。

三弦书初期称为腿板书。其演唱形式是一人左腿缚节子板(即腿板)怀抱三弦自弹自唱自击节奏。基本唱词为七字和十字句。从艺者全为男性盲人,行艺中也与人卜卦算命“断子平”。因而。人称瞎子腔。清初,豫北谓之盲词。

乾降五十七年(1792)。新野县沙堰镇三弦书艺人冯国兰使用铰子(单片小镲)击节演唱。不久,传子冯玉勤和冯跃勤。冯跃勤声音嘹亮,唱奏自如,在沙堰一带享有盛誉。此时,南阳一带已有三皇会活动。沈大楼曾在三皇会上夺魁,称为”书状无”。三弦书艺人尊奉天皇、地皇和人皇为祖师,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三皇会。主要内容是敬祖师、评艺和整纪。

道光年间,郏县纸坊村三弦书艺人苏平安被誉为“响八县”。咸丰四年(1854)高小娥使用大鼓三弦伴奏,在洛阳一带行艺,因说书诙谐风趣而享名。此外,南阳县林天章,方城县龚一圈,唐河县来先儿,密县袁庄黑泉沟的赵升堂及其弟子桑景荣、徐有,中牟县邵岗乡孙庄的孙纯阳(绰号大架子)及其儿子孙海旺等,均为当时较有影响的二弦书艺人。

南阳三弦书卖丫鬟全集(南阳三弦书)(2)

同治五年(1866)。中牟县邵岗乡盲人王老套〔绰号摇头王)演唱《五女兴唐传》极受欢迎。该书是他叔父王祖尧(秀才)改编整理,成为王老套走一处响一处的拿手书目。同治八年(1869),郏县孙集村的王水福(苏平安之徒)十五岁便已出名。因其艺精书价高。并常演《王金豆借粮》,人称“王金豆”。光绪七年(1881),武陟县北郭乡贾作村的盲艺人武风阁在该县驰名。并与一女盲人结婚,婚后,妻子随丈夫习唱,夫妇同场献艺。

三弦书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和艺人演唱风格不同,形成了不同支派。

仪封三弦书因兴于仪封(今兰考县的仪封乡)而得名。道光十五年(1835),尉氏县水波乡的李建瑞(1800-1885)因科举屡试不中,便学唱三弦书白娱。他通音律,善诗词,对仪封三弦的音乐唱腔进行革新,并广收门徒传授技艺,使仪封三弦在豫东一带兴盛一时,如孙白妞、连宝山、高德新、靳亮等都是李的得意门徒。他们不仅在尉氏、开封、兰考、民权、鄢陵、扶沟等地演唱。还到许昌、中牟,长葛、密县、宝丰、鲁山等豫西一带演出。所唱曲(书)目多由李建瑞整理工。如《梅花篆》、《刘通勋赶花船》、《刘理顺私访》、《小老鼠告状》、《四十八个半》、《卖丫环》等。同治年间,在兰考唱仪封三弦的还有马永奎行等人,常演曲目有《水湿兰阳》等。

仪封三弦书用木面小鼓三弦伴奏,分大仪封口、小仪封口。唱大仪封口用铰子和八角鼓,唱小仪封口主要用三弦和铰子,多为一弹一唱的二人班,演唱者时站时坐。唱腔有“三腔四送”、[平板]、[叹腔]、[紧打慢唱]、[老八句腔]等。其一唱众和的接腔较之南阳三弦书幽雅婉转。演唱者和伴奏也“说二话”,抖“包袱”。

洛阳琴书是三弦书流入洛阳加入扬琴伴奏而得名。道光年间,孟津县王金升(小名王磁耐)已擅此艺并传艺其子王水定、王中华和王中立,同治八年(1869)。洛阳琴书艺人曾到山西省曲沃县行艺。光绪十四年(1888),王水定兄弟班在济源县大峪街庙会上演出,王水定唱的《武松炸会》使两台大戏的观众和演员罢戏听书,一时“王水定说书赢大戏”的佳话传遍济源。此时。偃师县邙岭乡洛阳琴书艺人吉德声也饮誉豫西。吉曾中文举,演唱之余,免费为人疗疾,故人称“琴书举人”和“琴书医生”。

南阳三弦书卖丫鬟全集(南阳三弦书)(3)

洛阳琴书的演唱形式基本有三种:一是演员一手敲琴,一手击擅板坐唱,另有四弦等乐器伴奏;二是演员手持铰子或八角鼓站唱,伴奏者敲琴打板、拉四弦;三是演员腿缚节子板,自拉四弦坐唱。有平腔、谢腔(快扎板)、一唱众和的接腔等,演唱者与伴奏不“说二话”,且表演幅度较小,唱腔朴实。

三弦平,因主要唱三弦书中的平调而得名。流行于豫北汤阴、浚县、安阳、濮阳一带,清未余福泉(1886-1960)较有影响。

光绪年间,南阳三弦书先后形成为东路、中路和丁路三个地域支派。东路以高弦唱工为主,称越调或高调。行腔激越高亢。中路是平弦唱工,称平调,唱腔柔和传情。西路是低弦高唱,高低搭配,也称越调。南阳三弦书的演出形式,初由盲人腿板书过渡为明目人演唱的一人班,后又发展为一人腿缚节子板,坐抱三弦伴奏,一人手执铰子或八角鼓站唱的二人班。有时增添一把四弦(艺人们叫“上天梯”)或檀板(即牙子)的三人班。也有铰子、八角鼓并用的,对这一形式编有顺口溜道:“左手拿起金击鼓,右手拿起铰来击,两只手紧一齐打,哼哼咛咛唱小曲。”唱腔为板腔体,分铰子腔和鼓子腔两大类。前者高亢雄健,泼辣热火。后者悠扬抒情,潇洒活泼。多数唱段是采用铰子腔转鼓子腔再转铰子腔的结构形式,也有些小段儿分别用鼓子腔或铰子腔一唱到底,南阳三弦书极重形体表演,演唱武段子时,演员连唱带舞,架式一个接一个,刚健优美。有时演员和伴奏则通过“说二话”(即插科打浑)制造喜剧气氛,滑稽诙谐,妙趣横生。

清末民初,偃师、巩县的洛阳琴书艺人吕禄、段炎、胡南方在外地行艺中,与大鼓书艺人合穴演出。使二者逐渐结合井吸收坠子弦加入伴奏而形成新兴曲种鼓碰弦(即河洛大鼓),在洛阳一带极受欢迎,于是洛阳琴书、三弦书艺人纷纷仿效。

民国时期,不少三弦书艺人改唱坠子。然技艺较高者仍在坚持,如中牟县的朱二狗,宝丰县的余书成,新郑县的焦玉卿。嵩县的张清连,以及尉氏县唱仪封三弦的靳自立、高永亮和豫北汤阴县唱三弦平的于福全、李发明师徒等。南阳地区因坠子流入较晚,三弦书仍较繁盛。桐柏县绰号“小钢炮”的安玉松,方城县书路宽的裴长义和南阳县善唱武书的王国栋等,皆为当时南阳一带的名家。但到了民国十年(1921)前后,唐河县的三弦书艺人陈新富、孔庆喜、陈世林等,在宝丰县马街书会上见唱坠子甚受欢迎,回县后便改唱坠子。同时,方城、社旗等县也有了坠子的演唱。从此,南阳三弦书也受到了坠子的冲击。

民国二十年(1931),在宝丰县马街书会上,南阳三弦书受到极大冷落,著名艺人赵四差脚、刘永科、张士德、郭林封、李广珍、张如西、安玉松等,均无人邀请。为振兴三弦书艺术,赵四差脚等对三弦书进行大胆改革,首先,唱腔上吸收二簧、宛梆、越调、大调曲子的腔调和牌子,使唱腔更加丰富。同时。更加注意演唱与伴奏的配合,使接腔、“说二话”的艺术效果更加强烈,吸收坠子弦加入伴奏,并改腿板为脚蹬梆。表演除吸收武术的套路和动作外,还把掷铰子的绝技运用于演唱之中,使南阳三弦书又恢复了生机。此时,镇平县的兰弦书艺人李林山赴陕西洛南一带演唱,并收徒传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南阳三弦书艺人在唐河县大河电举办了较大规模的三皇会,目的仍是与坠子抗衡,振兴南阳三弦书。但会后不久,就连此次三皇会的主办人——唐河县大河屯的张秀山,也不得不丢掉三弦而改唱坠子。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从艺者愈来愈少,整个南阳地区坚持演唱者已寥寥无几。

三弦书的传统曲(书)目约二百一十篇(部),其中小段一百七十六篇,中长篇三十四部,经常演唱的约百余篇(部),且小段较多。内容一是家庭琐事,文词通俗,生活气息浓郁;二是演绎历史,如“三国”、“水浒”等故事,文词较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阳三弦书迅速得到复苏与发展,一批三弦书艺人参加专业曲艺团队。1956年,南阳县新文艺工作者袁清岑与该县说唱队艺人王国栋合作整理了传统曲目《卖丫环》,并吸收女演员李玉兰与王国栋合演,在1957年河南省首届曲艺、木偶、皮影会演中获优秀节目奖。1958年,由方城县三弦书艺人裴长义与河南省曲艺队女演员李小娟合演唱的《卖丫环》,又参加了全国首届曲艺会演,并到全国巡回演出。该曲目由多家报刊、杂志、出版社发表出版,并由中国唱片社灌制唱片发行。受此节目引发,三弦书很快在南阳振兴,并在河南全省普及。1958年,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办的《曲艺》第五期发表了介绍这一曲种的文章《三弦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些专业曲艺团队采取集中培训、跟团学艺和以师带徒等办法,培养了一批三弦书新秀。他们除继承传统演唱武段子、带武身子(武术动作)外,还在唱腔、表演等方面进行了较大改革,如注意唱腔的婉转抒情和表演的细腻优美,增添服饰化妆和伴奏乐器等,方城、南阳的艺人还将三弦的和弦伴奏改为随腔伴奏,收到了良好效果。尤其在表现现代生活方面,他们打破了传统唱腔的程式化局限。创制新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64年6月。南阳专区组成现代曲目汇报演出队赴省会郑州演出,青年演员雷恩久、马香申(女)演出的《八块八》、《两亲家》得到较高评价,在全省巡回演出中受到欢迎,被广泛传唱。同年12月,在全省现代曲艺会演中,南阳专区代表团张玉秀演唱的《女货郎》,以其表演形象细腻、生动活泼,唱腔亲切感人而引起轰动,使南阳三弦书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全省各地举办曲艺学习班时,均学唱南阳三弦书。

民间职业的三弦书演唱活动,此时仍以南阳地区为多,所唱内容以传统曲(书)目为主,并以拜师收徒的方式培养下一代。而洛阳琴书、仪封三弦和三弦平的演唱已不多见。“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职业艺人基本停止活动。1974年后,一些专业曲艺团队创作排演的三弦书节目,如《智捉毒蛇精》、《红梅向阳》、《还礼》等参加了本省和全国的曲艺调演。这些曲目的音乐唱腔和表演都经专业人员设计加工,并将大提琴、中阮等乐器加入伴奏。但曲目内容均体现了当时的政治倾向。

1977年后,随着传统曲(书)目的开放。民间三弦书演出活动重新活跃,但演出武段子的女演员后继乏人。为拯救三弦书艺术,南阳地区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对三弦书传统曲(书)目进行了挖掘搜集,1979年,南阳地区群众艺术馆编印了《三弦书初探》,首次对三弦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和记述。1983年前后,南阳地区群众艺术馆和河南省戏曲工作室分别编印了《三弦书传统曲目集》和《河南省传统曲目汇编》(三弦书)一、二集。同时,南阳地区文化局连续举办八次不同规模的曲艺会(调)演,在会演期间的座谈中,认为三弦书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诸多艺术技巧未能得到全面继承和发展,尤其女演员的培养存在着缺陷。而民间的职业艺人又缺乏艺术革新。随着专业曲艺团队的减少和缺乏有影响的演员与作品,三弦书的演出活动也越来越少。

来源:中国曲艺志 河南卷 作者:吕武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