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后伤到筋的表现(脚崴真不是小事)

你走路崴过脚吗?

崴脚后伤到筋的表现(脚崴真不是小事)(1)

那酸爽,嗷嗷滴!

爬起来,每走一步都是会呼吸的痛

5月29日是“全国爱足日”。据统计,一个成年人每年约走1600公里,这种高强度负重导致全身20%的肌骨问题发生在足部。而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个人一生中至少有10-100次足扭伤,52%的患者因足部疾病降低了生存质量。

足健康可影响全身

但这影响往往是缓慢的

不为人所重视

医生提醒:关注足健康

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我们先来看几个案例脚踝扭伤坚持走路 肿胀不消关节错位

30多岁的阿成(化名)运动时摔倒,造成了踝扭伤。还能继续走路,他也就没有在意。坚持了两天,脚仍旧肿胀,疼痛感也没消除,走路越发不利索,于是来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科。检查后,中级康复治疗师邱斐发现阿成脚踝处肿胀是由于炎症造成的,同时还有轻微的关节错位。

崴脚后伤到筋的表现(脚崴真不是小事)(2)

错位的情况下行走给脚踝造成很大负担,同时由于受伤一侧的腿不能用力,依靠另一侧腿支撑更多的体重,增加另一侧腿的负担。彼时,他的走路姿势已经出现不对称,对后期的恢复是具有危害的。通过理疗处理,并利用贴扎保护已经扭伤的足踝加强稳定性训练,阿成情况逐渐好转。

提醒

脚踝扭伤请及时治疗

邱斐提醒,脚踝扭伤如不治疗,可能会变成慢性疼痛。另外,踝关节损伤会损伤到韧带,导致走路的本体感觉的改变,即便关节错位得以自愈,不通过康复运动无法恢复正常的走路姿态。

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

“运动性扭伤和踩空是临床中常见的踝关节扭伤的原因。”厦门中医院骨一科住院医师陈凯提醒,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扭伤后如果肿胀疼痛三五天后仍未见任何好转或加重,便要及时就医,尤其是50岁以上的女性。

老人走路一瘸一拐 因双足压力不平衡

90岁高龄的患者老张(化名)因中风导致右侧肢体无力,走路一瘸一拐,又费力又走不远。

崴脚后伤到筋的表现(脚崴真不是小事)(3)

通过足底压力分析,邱斐发现老人身体重心偏左,左侧足跟承受较高压力。三维步态分析显示右腿迈步时,勾脚背的角度不够,导致右腿往前迈步时花费时间长,两侧肢体摆动频率不对称,稳定性下降,消耗更多的体能。经过针对性的训练,老张基本恢复正常走路的姿态。

崴脚后伤到筋的表现(脚崴真不是小事)(4)

提醒:

注意观察鞋后跟磨损

其实大部分人都存在足底压力不平衡的问题,导致走路步态的改变。不正确的走路姿势容易导致疼痛、疾病产生。邱斐告诉记者,最简单的自查方法就是检查鞋后跟的磨损情况。鞋跟外侧会有轻微磨损是正常的,但如果磨损地方在内侧,那么走路姿势往往是有问题的。

崴脚后伤到筋的表现(脚崴真不是小事)(5)

邱斐建议,日常生活中发现走路走多了就会出现或加重脚痛、腰痛、脖子痛等问题,或者习惯性脚踝扭伤的人,可到医院进行专业、系统的足底功能检测。

走路姿势不正确 得了跖肌筋膜炎

老方(化名)原先很爱拉着妻子散步,但近年来,这个习惯逐渐消失,因为只要双脚受力,足跟会感到疼痛,他也因此不愿意走路。到厦门市中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跖肌筋膜炎。通过中医手法和中药外洗外敷,并穿了一段时间低跟的坡跟鞋,老方的症状终于有所缓解。

市中医院骨一科住院医师陈凯说,跖肌筋膜炎常被称为跟痛症,常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站立或行走时,足跟会疼痛。不良的走路姿势是导致跖肌筋膜炎的重要原因之一。走路时,习惯重心置于脚跟上,容易出现骨刺,当足跟骨刺刺激脚底筋膜,就会引发炎症。当然,也可能是有其他原因,如肥胖、运动损伤等。

提醒

学会正确走路姿势

正确的走路姿势,是抬高大腿,脚后跟先着地,再中足滚动脚掌落地,蹬地时地面反作用力将人往前推送,同时,臀肌发力将骨盆往前推送,这是正确而且省力高效的步态。

崴脚后伤到筋的表现(脚崴真不是小事)(6)

选鞋尽量选软底

保护双脚,选鞋也很重要。鞋子尽量选择软底的,如果要进行剧烈运动,选择有气垫的鞋子,对脚有缓冲作用。

跑步少跑水泥路

跑步时,尽量选择橡胶跑道,而减少水泥路的跑步,橡胶跑道拥有弹性作用,可缓冲一部分应力,进而对脚的关节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崴脚了千万别当回事

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