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低谷的时候沉下心学习(顺应自己的天性)
最近我们在后台收到一条留言:
“KY君你好,我最近特别纠结要不要换一份收入更少,但压力没那么大的工作。我现在的工作说起来是很多人羡慕的,在金融行业,收入高,发展前景也不错。但是竞争太激烈了,业务压力很大。
其实我从小是一个抗压性很差的人,念书时每次重要的考试前,我都会失眠,还会拉肚子,考得比平时差。所以我觉得自己真的很不适合现在的工作,休息时间都没法真正放松下来,掉的头发都变多了……
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仅仅是因为承担不了压力就放弃,而不是去努力克服自己的短板,那我不就太差了吗?KY君,你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跟ta一样,遇到困境时,总会思考自己是哪里出了问题,以及如何克服才能发展得更好。但或许我们从没想过,顺应自己的天性发展才是人生的更优解。
今天我们就来展开聊聊顺应天性发展这个话题。为什么我们会觉得顺应天性的发展道路是更好的,以及有时死磕短板可能是不明智的选择。
来看今天的文章。
天性到底是什么?
天性,指的是人们与生俱来、独一无二的气质类型(temperament),它是由一个人天生的神经系统活动性决定,是人类最本源的生物性特征(McCrae et al., 2000)。也就是说,天性大部分由基因决定,人因此生而不同。
比如说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更加好动、而有些人一生下来就喜静。这种源自天性的差异往往会伴随人的一生(Rothbart & Ahadi, 1994),很少再受到后天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正如陶渊明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意思是: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违背天性时,我们往往会经历痛苦。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人们很难体验到违背天性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好的部分。
天性不同也意味着在同样的场景下,人们的适应程度是不同的。例如,有研究发现,在压力场景下,外向的人因为有更高水平的应对与协作能力,常常能够很好地适应高压环境(Bucher, 2019);但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压力只会放大ta们的焦躁情绪,很难顺利地完成工作。
我们很容易把天性(temperament)和天赋(gift)或是性格(Character)混淆。
天赋指的是一个人的优势所在。但天性涵容了更丰富的概念,不仅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是我们的劣势所在。例如,一个高敏感的人,ta的天赋是擅于共情他人;ta的天性则同时包含了共情的天赋,以及更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这一劣势。
性格是人们在后天成长过程中,遵循社会的要求和期待而发展出来的人格构成,表现为个人的品行道德和行为风格。例如,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
和天性不同,性格具备着一定的可塑性,比如一个原本怯懦的人,在选择成为警察后,受职业期待和要求的影响,ta会逐渐变得勇敢(Węziak-Białowolska et al., 2021)。可如果ta天性就容易陷入焦虑,那么警察的工作环境未必是最合适的选择。
那么一个顺应天性的人会是怎样的呢?
心理学上定义的顺应天性,其实是指具备高水平的自我主体能力(personal agency),能够觉察自身天性的优势和局限,从而有的放矢地协调二者,灵活地运用天性。
这样的人通常会有下列表现:
- Ta们是更自在的,不会勉强自己去适应不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Park et al., 2004)。例如,当意识到自己生性喜好安静,那么ta便不会强迫自己去生活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
- Ta们有一种由内而生的欣喜,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感到满意。因为ta们所追求的生活目标不再只是典型意义上的成功或幸福人生,而是符合自己天性和本心的选择,是自己所认定的幸福的人生,所以一旦实现,ta们所体验到的满足感是深切而真实的。
- Ta们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对自己擅长的事情有十足的把握。自我主体能力本身就是自我效能感的核心构成。依据自己的天性做出选择,并发挥天性中的长处时,人们更容易做好这件事情,并从中感受到成就感(Akhtar, 2008)。
人们往往低估了
死磕短板会造成的危害
在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体系里,死磕短板一直是被鼓励的。许多人小时候都被教育过不要骄傲,每次取得一些成绩时,还会被强调说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就算我们在某些方面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也一定会被提醒要多多看到自己的不足。
好像只有改正了短板,你才是真正优秀的。于是,比起顺应天性,我们沉溺于对抗自身的短板。
但正如前文所说,每个人的天性决定了ta的长处和短处,决定了ta在哪些环境中会感到如鱼得水,在哪些处境下会感到步履维艰。
如果我们总是选择去死磕短板,就会常常将自己置于对自己而言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哪怕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获的也可能是糟糕的结果。这会导致我们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认为自己就是无法做好任何事情。
持续的负面反馈会影响一个人的行动力,甚至会让人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不敢再行动(Peterson, 1993)。
这种挫败感和行动之间的恶性循坏,也渐渐让我们开始自我怀疑,并形成对自己的消极认知,陷入低自尊的困境,认为自己“连这个都做不好,我真是一个糟糕的人”(Thompson & Zuroff, 2004)。忽略了那些我们天性里擅长的和有能力做好的地方,歪曲对自我的客观认知。
更重要的一点是,你会发现即便勉强自己克服短板,达到他人期待的样子,自己却很难从中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甚至还有一些痛苦,因为这根本不是你真正想要和想做的事情,你也无法从中获得满足感和价值感(Wegner et al., 1987)。
最后,一味死磕短板往往也容易引发一系列负面的心理状态,危害我们的心理健康。
例如,当我们陷入压力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会长痘、感冒、过敏、消化系统变弱;或是和一些特定的人相处时,就会不自觉地头痛、胸闷;而一旦离开那些让我们感到不适的环境和人,这些小毛小病就自然缓解了。
虽然短期的身体不适的确可以“熬一熬就过去了”,但如果这些反应长期、持续地出现,你却始终不当一回事,身体最终会以崩溃的形式来告诉你,你必须离开当下这个环境(Lipowski, 1987)。
这四步,让你学会顺应天性生活
Tip 1:你需要觉察并接纳自己的天性
在做到顺应天性地生活之前,我们首先要觉察并接纳自己的天性。例如,你可以观察自己和父母的遗传相似性,一个焦虑型特质的父母往往也有一个高焦虑的孩子。
也可以试试看比较自己与他人在同一环境中不同的感受,比方说,有些人就是享受成为谈话的焦点,而你却会觉得难以喘息。
或者就只是多多问问自己,“我感觉怎么样”“这种事情/环境是我擅长/适应的吗?”。通过这些形式,你能够大致描绘出自己天性的模样。
那么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接纳自己的天性。作为个体生来就有的特质,天性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在社会对人们有着既定的期待、而当我们的天性无法符合外界框架的时候,我们就会误以为是自己不好,以为那些是自己需要改变的。
但我们想和你说,天性在制约我们的同时,也能成就我们。顺应天性和发挥天性中的长处,本身是利于我们个人发展的。
Tip 2:构建和自我天性匹配的生活环境
身心契合理论(Person-Environment Fit Theory)认为,压力本质源于人和外在环境的不契合。这个外在环境可能包括身边的他人、工作职业、物理意义上的生活环境等等。
当你摸清了自己的天性之后,为自己构建一个适合自己天性的环境,会成为提升生活体验最有效的方法。
例如,当你发现自己的日常工作给自己带来了长期的不适感,或许你可以在意识到这一现象的初期就开始剖析:
这样的不适感,是工作内容本身带来的吗?
还是身边有相处不来的同事让我的工作增加了额外的社交压力?
现在的不适程度是我能够自然纾解的吗?
当你发现了问题的真正所在,也就找到了对应的解决方案,离适合自己天性的环境更近了一步。
Tip 3:寻找你自己的小生境
小生境(niches)原指生物栖息的场所,是一种生物在所属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和所处的地位。而对于人来说,小生境(restorative niches)则是指能让我们恢复自己最自然、最放松的状态,能以最顺应自己天性的方式来行动的环境。
我们很难控制外部社会让我们完全顺应天性地生活,但我们仍然可以找到、甚至是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生境,让我们能够在结束了压抑的生活之后,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小角落里,找回自己的生物源天性,恢复内心的元气。
对于喜欢宅家的人来说,把自己的家按照喜欢的风格布置,就能搭建出自己的小生境;对于喜爱大自然的人来说,外出露营、接触自然,能最有效地恢复活力。人格心理学家Brian Little在《突破天性》中就提到过他的小生境——在高强度的学术交流和演讲之后,他会找到一个偏僻的厕所,来静静地思考生活和接下来的工作,以恢复自己的能量
Tip 4:真的做不好,那就不做了吧!
我们的天性注定了,有一些事情会需要我们付出和他人相比数倍的努力才能完成。即使完成了,也不一定能有一个足够好的结果。面对这种情况,及时放弃,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案,比硬着头死磕要好得多。
把那些我们不擅长、也不喜欢的事情,通过合理的团队工作分配、或是购买服务等方式来交由他人完成(例如,家政服务),就能让我们更好地保持较高的情绪状态,更专注地完成那些我们做得好的事情。
最后我们想说,顺应天性并不是通往世俗成功的捷径,但会是我们获得幸福的必经之路。就像叔本华曾说过:
“世界就是你自己,这个真理适用于生活中的所有人。当你懂得这个道理后,你就会意识到,你不认识什么太阳、地球,而永远只承认自己的双眼和双手,因为太阳为眼睛所见,地球为双手所感知。”
愿你我都能和自己的“小世界”好好相处~
今日互动:你做过顺应自己天性的决定吗?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呢?快来评论区分享吧~
References:
Akhtar, M. (2008). What is self-efficacy? Bandura’s 4 sources of efficacy beliefs. Positive psychology UK.
Bucher, M. A., Suzuki, T., & Samuel, D. B. (2019).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outcome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70, 51-63.
Edwards, J. R., Caplan, R. D., & Van Harrison, R. (1998). Person-environment fit theory.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l stress, 28(1), 67-94.
Lipowski, Z. J. (1987). Somatization: the experience and commun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s somatic symptoms.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47(3-4), 160-167.
McCrae, R. R., Costa Jr, P. T., Ostendorf, F., Angleitner, A., Hřebíčková, M., Avia, M. D., ... & Smith, P. B. (2000). Nature over nurture: temperament, personality, and life span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1), 173.
Peterson, C., Maier, S. F., & Seligman, M. E. (1993). Learned helplessness: A theory for the age of personal contro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Rothbart, M. K., & Ahadi, S. A. (1994). Tempera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3(1), 55.
Thompson, R., & Zuroff, D. C. (2004). The Levels of Self-Criticism Scale: comparative self-criticism and internalized self-criticis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6(2), 419-430.
Wegner, D. M., Schneider, D. J., Carter, S. R., & White, T. L. (1987). Paradoxical effects of thought sup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3(1), 5.
Weziak-Bialowolska, D., Bialowolski, P., VanderWeele, T. J., & McNeely, E. (2021). Character strengths involving an orientation to promote good can help your health and well-being. Evidence from two longitudinal studies.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35(3), 388-398.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