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为何不断商业化(少林寺4.52亿投资房地产的背后)

少林寺为何不断商业化(少林寺4.52亿投资房地产的背后)(1)

4月6日上午,郑州以挂牌方式出让了郑东新区一宗商业、商务用地,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铁嵩科技”)以底价4.52亿元竞得。而这家公司的两大股东为河南铁投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和河南沅翰实业有限公司其中,沅翰实业最终受益人为目前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从股权路径看,释永信持有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少林无形资管”)80%股权,后者持有沅翰实业70%股权。

原来,少林寺的和尚大师傅们早已进行了商业化运作。还真是和尚遇到了商业化。为什么释永信要让少林寺走向商业化?这其中有什么深刻的原因?这都值得本文探讨。

少林寺为何不断商业化(少林寺4.52亿投资房地产的背后)(2)

01少林寺的商业化,已经走过了20年

少林寺建造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赏。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而在此后的一千年里,少林寺都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信徒无数。

解放前,中国所有的寺院都是不收门票的,僧人讲经、做法事,信徒供香火,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但是在改革开放后,少林寺也开始收费了。一方面是经济因素,还有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名胜古迹。因为中国的寺院大多建在风景名胜区,“天下名山僧多”,改革开放后,很多寺院都成了旅游景点,游人喧宾夺主,成了寺院活动的主体。

少林寺为何不断商业化(少林寺4.52亿投资房地产的背后)(3)

1997年,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但首任总经理钱大梁曾对记者说,公司自成立以来,基本上没做过赚钱的生意。2009年,少林寺成立丰盈行有限公司,兴建中国大陆以外首个少林寺暨海外少林文化中心总部(简称香港少林寺)。而主导这一事情的释永信,被称为佛门CEO。

少林寺为何不断商业化(少林寺4.52亿投资房地产的背后)(4)

四十年来,少林寺的门票也从几毛钱涨到了120元。普通人的拜佛,却成了商业行为,烧香,祈祷都是需要掏钱的。而门票的大头是被旅游局等部门拿走,而剩下的归少林寺所有。

但寺庙和部门之间的矛盾也是非常明显的。2013年11月,嵩山少林寺向郑州市中级法院提起诉讼,状告该管委会违约,要其支付2011年1月到2013年10月间4970万余元的门票分成款,以及延迟支付违约金232万余元。这新闻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有很多人质疑,一群和尚要钱干嘛?与其追问5000万元门票款该不该拿,不如探讨钱怎么花,如果从事慈善或者少林文化保护,并不违背宗教本意。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02 少林寺文化被日本美国剽窃,文化主权需要捍卫

然而,如果我们只看到寺庙的商业化和金钱化,那就说明我们对少林寺确实太缺乏了解。

少林寺之所以商业化,还有一个非常强的目的,那就是应对文化盗版,尤其是日本。是的,你们看错,是日本。

少林寺为何不断商业化(少林寺4.52亿投资房地产的背后)(5)

在这里我要提一个日本人,宗道臣。此君在侵华战争期间来到中国,机缘巧合之下学会了少林功夫。战后,他创建了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经过四五十年的发展,这个组织目前已有2700多个支部,国内外会员150多万人。日本的“少林弟子”就多达百万之众,但他们并非皈依于嵩山少林寺门下,而统统都是“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里的拳士。

在日本国内,“少林寺拳法联盟”通过四个渠道拓展组织:一是凡日本有名的大学,都有拳法联盟支部;二是每个街区的中、小学校都有一个支部;三是每家大企业或工业区都设有支部;四是军队系统,驻扎在日本州、道、府、县四级地区的自卫队中,也都设立支部。

少林寺为何不断商业化(少林寺4.52亿投资房地产的背后)(6)

宗道臣

在国际上,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的会员国有28个,注册了将近400个与“少林功夫”有关的商标,他们在招生广告上这样写道:“你要研究禅学吗?要修习少林功夫吗?请到日本来吧,这里就是现代禅学和少林功夫的大本营!”

正如这则广告所说,很多西方人误认为,不仅“少林功夫”,甚至连“现代禅学”的正宗也不在中国,而在日本,因为日本对“禅”、“少林功夫”包装推广得更早、更好。宗道臣做得也没错,他的本意确实是推广少林功夫,没有侵权的意思。

而这个事实,少林寺的和尚们是在上世纪80年代得知的,当时他们的震惊不亚于看到雪崩。刚走出国门的少林突然发现,原来我们的少林文化成了“日本货”?

另外,光美国西岸就有三个少林寺,欧洲至少有两个少林寺,而这些少林寺跟嵩山少林寺均毫无关系,这更是使释永信夙夜难寐的事情。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少林寺必须做出回应,因为少林寺首先必须是中国的。少林寺文化被日本剽窃,文化主权需要捍卫。

少林寺为何不断商业化(少林寺4.52亿投资房地产的背后)(7)

与此同时,国内也有不少企业想要抢少林寺的商标。而这很多商标对少林寺是一种伤害。

早在1994年,国内就有57个与少林相关的商标被抢注,涉及多个领域。而在国外,很多山寨少林寺也在抢注商标,以致在悉尼奥运会期间出现了两个少林武僧团。彼时,作为宗教场所,少林寺是不能申请商标的。于是,从1997年开始,少林寺成立公司,打响了商标保卫战,在对国内尚未注册的商标进行注册的同时,通过各种方法对国内、国际已注册的商标进行收回。

截止2020年少林寺共计申请了666个商标,多数与少林寺有关。这很显然就是不得已而为之。

少林寺宣称:少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其实更接近于一家文化公司,公司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保护少林品牌、抢救少林文化方面。虽然佛家讲慈悲为怀、与世无争,少林寺还是要去很多国家打官司,夺回自己的品牌。

少林寺为何不断商业化(少林寺4.52亿投资房地产的背后)(8)

所以,释永信不停地去全世界开办少林文化中心,本质上还是为了宣扬中华佛教文化,而不单纯是为了钱。有些时候确实还是不得已而为之,很大程度上,少林寺是被逼走向商业化的。我们可以看到,连美国纽约现在都有少林寺分寺,这就是释永信做出的功绩。

但是,米局还是想说一点,我反对寺庙收门票。

如果觉得本文写得尚可,就留言关注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