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手机推荐的游戏(每一个细节都很ROG)
本文作者:冬泉谷的篝火
这个帖子的由来经过,一首《临江仙,充值就可以变强》作序。手机本身充满了信(chao)仰(piao)的味道和cool,cooler,coolest的气质,也无需带着寻求性价比的想法来看ROG产品,其实我在大概一个月的时间里也体验到了很多当预算不是问题的时候,什么会是问题的问题。性能参数部分保证真实,介绍部分保留一定的娱乐化修饰,只是拍拍照发发跑分也挺无趣的对吧。因为作为手机里几乎没有竞品(对不起,在下ROG就是配件狂魔,算上配件确实没有竞品),所以认真的给大家写一下
因为整体篇幅比较长,做一个目录给大家,如果你需要关注哪一部分特性的,请根据目录在网页内ctrl f查找关键词即可,或者大家有哪里想关注的,条件之内我都会补全
一.开箱篇
1.外观
2.配件
二.性能篇(不敏感分数的请直接跳过即可。结论一句话,很高很强大)
1.安兔兔
2.PCMARK for Andriod
3.Geekbench4 for Andriod
开箱篇
外景照前置任务
因为是别的地方寄过来的,取快递的时候,我跟顺丰的人说我有个手机到了,他在站里扒拉了一会说没有手机啊。
然后过了一会又打过电话来告诉我有个快递但是没手机
我也不明白是还有个啥,也没在意就拿回来了,拆的时候发现其实就是手机,是因为盒子太大了,所以大概不会有任何人觉得这是个手机,所以让内心以为是土豪还给我寄了一些好吃的愿望破灭了
外景照若干
生活一定需要仪式感,尤其是对你身边亲近的人,该过的纪念日,喜欢吃的,喜欢看的,喜欢用的,都是特别的,珍视这些珍贵的人和他们在意的瞬间,勿要让这些都不经意间就流逝掉。
于是拿到这个充满重大决策气息的箱子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充满了仪式感,也许是Tyrant-Virus,也许是什么核武器部件,也许是什么毁灭城市的代码,总之那一刻手中握着的似乎紧关人类命运一样的什么重要的东西,一切都变得充满了仪式感,正因如此,我抛弃了上面拍快递箱的P20PRO,虔诚的找了相机开始认真的充满仪式感的拍摄了这些照片,未能着西装打呔是遗憾了
这个充满重大决策气息的箱子中当然并没有核弹指令,病毒和毁灭代码之类的,但是土豪把配件一次氪全了,包括原装的拼装式手机保护壳(最好别弄丢,可能买不到适配的),桌上型游戏底座(拓展坞),双屏拓展盒,Aero Active酷冷风扇,电源适配器,USB TYPE C- TYPE C的数据电源线,另有保修卡之类的小卡片略过不表。其实还有一个钥匙扣的,不过已经被原主拿走了。
此处后期专门联系了一下原主,图是这样的,拿去挂U盘了。我个人在想如果能做个金属的会更好
桌上型游戏底座接口丰富程度超过笔记本,堪比笔记本电脑的拓展坞,堪比主流桌面的主板,就好像一件电子产品强不强,拿主板举例,就算不会数什么电感电容这个那个芯片的,看看接口数量就大概能知道定位。手机本身有竞品,但是看看这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接口,配件狂魔我ROG当定了。
除了正面插入手机的接口,背面接口包括了麦克风插孔,S/PDIF输出(3.5),4K 60HZ的标准HDMI*1 4K 60HZ的DP*1,RJ45网线接口*1,4个USB 3.1(Gen1 TYPE-A),TYPC-C*1(此接口仅有充电功能)
侧面为DP1.2 Micro USB 3.0(移动硬盘上常见的那种)和标准SD卡槽各一
一个 TwinView 双屏拓展盒,具体使用下文中有详述,此处仅作开箱展示
手机本体在这个三角形的盒子中,展开来,图穷匕首见。同时还有一个散热使用的Aero Active酷冷风扇
充电器和充电线
其中充电线为织物编织线,超耐磨。长度120cm,两边都是TYPE-C接口,败家之眼LOGO加持,就是那种需要你把数据线借给女同事女同学的时候都要不经意的露出贵族气质的那种低调奢华的LOGO。
不过我实际体验中比较难受的是如果你的手机要连电脑的话,前面没有TYPE-C的话怎么办,就别说前面,万一后面也没有怎么办?这事一度让我感到有些遗憾,如果我要把手机里的照片导出来该怎么办?如果我想往手机里拷片片该怎么办?毕竟这手机容量有512G呢!如此豪宅,难道还让他都是空地?
然后我打电话问了这朋友
”你手机怎么接电脑啊?“
”插上线就接上了啊,你没用过安卓手机?“
”我说你是不是还有一个USB-TYPE-C的线在你那我没看到啊?“
”我看下,呃,就那一根线“
”那怎么接的?“
片刻后,那边打开京东前台页面发过来一个图,我认得这机箱,LIANLI PC-O11 WGX 联力ROG定制版 。又是ROG!
眼睛,我的眼睛,
聊个天就感觉对面一直在用太阳拳一样
”哦?原来你的机箱有这个口啊“
”啊?原来你的机箱没有这个口吗?“
那一刻,忽然间有点释然,一时间憔悴从指尖弥漫到了眼神,又从眼神流露到指尖,默默的打出了一句,ROG真好,打搅了。
这不是一个猜测皇帝砍树用的是金斧头还是银斧头的问题吗?
或者其实那一刻我看他的视角,大概如下图吧。。。
当然,实际在家使用你有一个堪比台式电脑后面IO面板的拓展坞,以及随便找一条USB-TYPE-C的接口就是了,在此仅仅是提到如果出门又需要连接电脑的话原装的线接口可能会遇到这种无处安放的青春的小尴尬。
性能篇
数据都认真的跑了2次以上排除了差异值,保证如实体现我手中这台手机的真实性能数据。(实际中可能会因为系统及软件版本迭代出现差异值)
下面我详细的把手机的测试数据都跑了测试,如果有的小伙伴对这个并不太关心也不太清楚到底这个分数代表什么,那请看一下结论
很好很强大,我ROG的东西贵点是真的,啥时候性能让你担心过
安兔兔:使用版本70109001目前手机性能测试最普及的APP,无需复杂设置,附带一个很全面的测试体系,最后体现整体得分
目前的安卓手机排行
我手里这台ROG游戏手机的跑分,感觉好像是略高出了标准值
于是跑了第二次,第二次跑分非常接近30万,正常差异值内。平均下来还是进入了30万分俱乐部。
具体的软硬件信息如下
目前在安兔兔自己家官网上,安卓手机跑分榜单里,三十万分俱乐部的选手就只有华为配置了980的MATE20系列三款产品和小米的黑鲨helo,必须要为国产,为华为,为技术进步鼓掌。但是我手里这台跑分也超过了30万分,比起实际统计数据我这台的数据是高了一点的。应该是因为系统更新的导致跑分又高了一点。在此也要说明一下,虽然同样是高通骁龙845,但ROG的845的频率是要高一些的,官方标称为2.96GHz。我查了一下目前应该是竞品中唯一一款2.96GHz高频版的845,骁龙845的标准频率为2.8GHz,市面上也有一些骁龙845产品其实还是比标准频率还略微阉割了一点的,大概多花钱多充值也有这么一点好,已经放弃了所谓性价比,没法否认性价比总是要在很多看不见的地方缩上那么一点点,甚至还有些产品干脆就含糊其辞的不提了,比如轻薄本上大量存在的缩水版MX150,实在是很招人恨。这颗845其实也是不能直接看到的地方,非要说性能体验也许没有直观差异就是跑分多一点,尽管都是845,结果还是更ROG了一些。但是SOC也拿个雕出来,其实关键展示出来的是产品定位和态度。
PCMARK for Andriod
版本说明如下:
测试成绩如下:
工作2.0
计算机视觉:
图像识别:
存储:
Geekbench4:
mobileXPRT:
配件与游戏篇:
ROG游戏手机的相关配件最多最强大,没有之一
---大家都这么说的
章节目录
1手机本体
2原装保护壳
3 AirTriggers(属于手机本体上的新的功能交互方式)
4双屏扩展盒
5 Aero Active酷冷风扇
6桌上型游戏基座
1.手机本体
第一观感是身材修长,线条硬朗,在大家都在做各种弧边的年代里,这台ROG游戏手机的线条肌肉感让他观感非常MAN,好像在一堆甲壳虫里看到了一辆科迈罗,虽然不像是大G那样方方正正是个大盒子。但是仍然非常的棱角分明,这个棱角分明不仅是外观观感上的,也包括整体产品定位给人的凌厉感,毕竟ROG设计师,虽然大家都觉得ROG很信ang仰gui。整个产品系列的硬朗线条感都完美继承过来了。而且诸多细节也都很好的呼应了这个主题,下面有详述
正面以保持统一性为主,屏幕是6寸,18:9 ,2160x1080的AMOLED。只有2道亮铜色的上下双扬声器做色差点缀。
背面的设计元素明显就复杂多了,包括了
1.异形切割的6代大猩猩玻璃
2.ROG为了保持一贯的硬朗风格所以这里也做成了扁六边形的后置摄像头窗口(双摄 闪光灯)
3.蚀刻在内部的装饰线条
4.ROG为了保持一贯的硬朗风格所以这里也做成了扁六边形的后置指纹识别模块
5.让你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的败家之眼LOGO。不用说,虽然现在也有各家的闪闪的灯,但是从品牌号召力来说这个LOGO还是最强大。
6.以及独特的ROG AERO DYNAMIC SYSTEM(散热系统)
在此还要感谢给我手机体验的大佬没让我赶时间,所以得以细细把玩体验了一下潮流之外的产品的设计细节。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除了四个角为了不扎手做了圆角处理之外,ROG像跟圆形有仇一样的避免了所有现在几乎普遍到全覆盖的圆形设计,这种设计语言甚至贯彻到摄像头闪光灯和指纹识别模块。说跟圆形有仇纯属调侃,但是仔细体会确实是风格统一性保持的非常好。其实对于手机背面来说,圆形是一个非常容易适配的元素,可能不加分但是基本不会扣分,做简约做个圆真的是最中庸最取巧的设计,而这台ROG手机还是非常鲜明的挑战了随波逐流的设计大潮。审美这件事可以因人而异,但是用心不用心很客观很直观的就能感受的到。
纯外观层面上我还看到了这么几个有意思的细节,第一个是在于这个边框和卡槽,仔细去看的时候发现这个边框确实也是下了功夫精雕细琢。手机因为走的是这种ROG系列的硬朗路线,所以边角并不适合直接用直面拉过来去做成圆角矩形或者弧角收缩那样,而是采用了一种三面切割的方式切割打磨了边框,保证了硬朗的线条棱角感的同时又不会割手,毕竟这是一款6寸的大屏幕手机,想想如果iPhone4s做到6寸话拿那个边框应该还是挺割手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随着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各家手机的边框都愈发圆润化。
具体看下图
图中卡槽的位置处于比较常见的左上方,但是恰好赶上边角的棱线往里收,导致这里并非直线的棱,为了保持完美的整体手感和设计风格一体性,这个卡槽也做出了改变,他既像其他边框一样切出了棱分为上下两层,同时为了照顾边角收进来的棱线的角度,这根分割线也非从中间等线一穿而过而是斜着划过去的,最后在把卡槽完美契合在手机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这完全不对曲线妥协的设计语言。包括右侧腰部的音量键和开关键,也没有直接做一个同心圆上来,甚至并非一个四棱立方体,而是像手机本身一样切割出了棱线,尽最大可能的去呼应线条设计。
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大多数人也不会注意到,并不是一个可以直接让消费者明显受益的设计,但是最终我们细看的时候还是能看到这台ROG游戏手机的设计细节之处对得起ROG这个系列的定位。产品选择上自有个人喜好,但这个细节里体现出来的态度我确实很欣赏。非要说缺点的话,许许多多的细节加起来既成就了ROG,但是也增加了造价,这也是贵的原因吧。
另一个在于背后的玻璃面板,这块玻璃不像是iPhone8那样的纯黑玻璃,感觉像是透明的玻璃切割成异形又贴合在手机本身的,所以其反射效果会带着一点点的折射,在某些角度下,你可以领教到传说中甲方要求的设计至高境界之五彩斑斓的黑。
但是不对着光的时候又是一个比较纯粹的镜面,对着自己就可以欣赏自己英俊的面庞。
(不保证买回去照自己也显示是金城武或者吴彦祖之类的)
同时,我们关心的几个其他特性
压感屏----------有,但是看起来应该是算法模拟,体验没什么区别
高刷新率-------有,90
耳机孔----------有
快充-------------有
NFC--------------有
HDR-------------有
流海屏---------无
甚至还带着复古的收音机
2 原装保护壳
这个配件套里包括这个保护壳,不同于绝大多数的原厂壳,这个保护壳由三段式设计,上下两头为全包裹,左右两侧则只有后背覆盖两侧腰线开放,主要也是因为需要兼容两侧虚拟按键AirTriggers的设计(AirTriggers下文有详解)。使用时先把上下两部分装在手机上,然后把背板轻轻下压在上下头的两部分上就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在一起,起初我也担心过这个是否牢固,实际用下来发现保护壳在保持韧性的同时,卡扣部分还是非常紧密牢固的。保护壳的上下两部分还带有双面胶,可以直接贴在手机上,不通过背部这部分也可以固定改为只保护上下边框和四个角的方式,也让喜欢玻璃温润手感的用户更多了一份选择。同时背面的板上仔细看仍然还有设计细节,除了完美契合手机本身背面的设计元素之外,还有一些微微凸起的塑料线条,这样保证了手机保护壳既是贴合手机本身能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凸起的线条又保证了一定的空间方便手机本身更好的散热。
手机保护壳背面是磨砂质感的钛灰色,看上去很有金属的质感。
手机本体上的常规键位就是右侧腰部的实体音量键和锁屏开关键,符合常用的手机键位摆放习惯不多介绍了。但是ROG游戏手机还为手机多做了一个TYPE-C接口,位于左侧腰部,TYPE-C接口右边还带着一个额外的接口用以连接其他配件,同时也保证了连接时更好的稳固性。之前的手机产品里,如何边充电边使用一直是个痛点,尤其是横屏状态下,后期配件厂商甚至做出了一些弯头的线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实际使用过几次,对于掌心来说实际还是会硌手,尤其长时间的使用下其实还是不舒服。这个ROG游戏手机的第二个TYPE-C接口,出现在这里,既是起因,也是结果,其实结合下面的配件去看,我更偏向于这个接口是个结果,不过总归是完美的解决了这个边充电边玩的痛点问题。
ROG游戏手机的横屏接线充电接口和使用示意:
ROG游戏手机额外设计了3个超声波按键位于边框上,位置如下图中蓝色标识处
实际侧面看起来是这样的:
没有做成凸起的破坏边框的整体线条感,而是在这里雕刻出了三个细小的凹槽来实现触摸时的手感定位。
这三个键位华硕官方称之为AirTriggers(直译叫空气扳机又好像很土的样子,以及我才不告诉大家一开始我就没拼对这个单词硬是把这个看成了空气老虎还叫了好久呢),既可以在平时的系统下通过按压来实现额外的功能交互,也可以在游戏里直接通过虚拟映射,把键位绑定在你需要的按键上,比如常见的在刺激战场里分别绑定开镜和开枪,这样在操作的时候射击动作将通过映射后的AirTriggers来操作,像是PS XBOX这类主机的L1 R1的位置,方便且更合理,显著的提高了使用技能的效率。
演示如下:
实际体验中需要一点点的时间来适应
第一是交互方式的改变带来的位置的陌生感,因为对于目前已经是触摸为主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实体按键(不包括音量开关等)的移动设备来说这个边框按钮在之前几乎没有出现过,而游戏中实际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技能按钮,因为位置变动初期会有一些不适应很好理解。
第二点是交互的力度的不适应,因为本身并非实体按钮,并没有真实的按下,从A点按下经过段落然后到B点触发的机械段落感,设备给用户的反馈依赖视觉和震动,加上本身做的蚀刻为了保持外观的整体一体性并不深,所以一开始的这段时间有时候可能会有摸不准的感觉。
当开始使用这个按钮的时候,因为并非真实机械传动的段落感,实际右手或者左手食指的力量会随着机身传到整个手机上面造成手机的轻微位移。但是这里也要说明白其实也并不是什么设计缺陷,我们用手指垂直按压和屏幕不会造成位移并非这种交互方式本身存在什么无可替代的优越性,更多的其实还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熟悉了这个电容屏。这个侧边按钮因为本身并非是纯靠挤压才能感应,随着慢慢的熟悉,自己对位置和力度的掌握都会更加的准确,这个影响几乎可以消除(而且这个ROG游戏手机甚至做了11级的力度回馈下文详述),这种交互感觉的改变类似于iPhone 6s系列到iPhone7的Home键,前者带着机械段落感,后者是靠轻微震动来模拟段落感,尽管纯机械段落感永远是无法代替的,但是后者确实还是提供了在与其他功能,外观,系统等更好的兼容适配性。而且实际用习惯了之后大多数人仍然会很接受后者的做法。如果有一个更激进的方案大概是给这里做上实体相机键来充当这个按键吧,当然成本也好寿命也好这就是我们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了,短期之内我们可能更多的还是需要这种虚拟触摸按钮,也是不破坏防水和外观一体性最大可能性的选择。
一张照片纪念逝去在岁月长河里的实体相机键,曾经这个键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不过ROG也完全没有只把侧边按键当作游戏功能键去做,我还是有点意外的。这也是为什么ROG游戏手机的AirTriggers是有三个的,因为厂商本身希望在竖立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手机也可以有新的交互体验,在设置中是看到AirTriggers有去做针对性功能拓展的,配合本身在上方的演示动画很容易让用户理解这个新的交互方式。
交互方式有屏幕锁定/亮屏下配合短压/长压,分为了4种场景,每一种场景下都可以单独的指定某项功能。
同时这些AirTriggers还都有非常详细的力度级别,这个力度级别竟然做了11级,类似的这种设定其实一般的厂商大概做三级或者四级,看到这个11级的时候让我十分解压一度沉迷握力测试。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比划我全都要。
3.双屏扩展盒
双屏拓展盒外形看起来像是一个胖胖的手柄和NDS那样的合体,内置(下方)一个跟ROG屏幕规格一样的6寸2160*1080的AMOLED屏幕。手机通过左侧腰部的接口下滑插入拓展盒上方的位置,合体后便成为了一台双屏设备。同时这个拓展盒本身自带6000mAh电池且可以直接给手机充电,这样加起来足有10000mAh的电池容量,你一定成为了战斗力最持久的那一位。即使出差旅行,也有了相当的保障。左右侧各带一个喇叭,配合手机本身的两个就有了四个发声的部分,声场部分确实更立体了很多。双屏拓展盒还给了两个真实的触控按键,这回不用担心不顺手需要适应了,体验中手到拈来。
插入手机本体,下面屏幕就会实时出现连接画面。同时使用中请把背部的卡扣选择为lock状态。
双屏的设计其实还真的带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
同时,这个拓展底座还支持标准的aux耳机接口,背部有TYPE-C接口和SD卡槽。即使在不玩游戏想用它当影音娱乐设备的时候也非常方便拓展,配合合计一万毫安时的电池秒变小电视。
食指部位的按键
耳机孔位于C面(以笔记本电脑的ABCD面表达)面对用户的中央,上方的方块为音量调整
可以在桌面垂直竖立
可以在桌面垂直竖立
这个拓展底座是整个这套ROG游戏手机里几乎是唯一采用了弧形设计比较多的设备,而且这个A面在设计摄像头开孔的同时,另一侧做了对称设计,配合上这套产品上极其少的弧线,这个角度下出现了我观测整套产品中唯一的萌点,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也有妹子玩家买这套,但是你至少可以这么立起来告诉她这是熊猫,或者是脸比较宽非常极客哥特化的熊猫吧。
由此可见,一旦圆润起来,风格突变,萌点立现。所以,是时候减肥了明白吗诸位!
由此可见,一旦圆润起来,风格突变,萌点立现。所以,是时候减肥了明白吗诸位!
由此可见,一旦圆润起来,风格突变,萌点立现。所以,是时候减肥了明白吗诸位!
功能性上,尤其是游戏这方面其实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略有些遗憾,因为目前市面上只有一款游戏手机产品做了这样的双屏设计,并不像任天堂那样自己本身是游戏厂商,在游戏的适配性上至少我还没有找到可以双屏操作的游戏。其实这也并非是ROG设计的问题,只能说目前这个阶段大家还在以单个屏幕的游戏为主吧,将来是不是有,我们拭目以待,但是至少现在ROG游戏手机为了做出了硬件可行性的消费级产品。
虽然不能同时进行双屏游戏,但是双屏下可以实现不同APP的同时开启运行,比如典型的场景:
A:开启游戏,副屏幕在线看视频节目。
B:开启游戏,副屏幕播放游戏攻略或者与其他游戏玩家一起探讨。此处战神4仅作示意与下面游戏无关,实际体验比如那种解密类手机游戏在这种模式下会非常方便,同时可以在上面在跟大家弹幕交流之类。下面图中的炉石可以实现一边游戏一边修改查看卡组,硬件层面的无需窗口切换是软件不能比的。
C:开启网页或游戏,副屏幕使用微信,QQ等即时通讯软件与朋友互动。
D:用手机直播或视频电话,使用副屏幕处理其他信息。等等,以及其他很多组合仍然还是很便捷,慢慢挖掘吧。
缺点方面就是这个东西是有点重,有620g,毕竟塞了那么大的屏幕和电池在里面,同时本身还要保证放在桌面上的时候不会因为上面的手机本体过而造成跷跷板效应所以整体比较厚实,重长时间用的话,可能会累。
5 Aero Active酷冷风扇
手机内部是一个高度密闭的整体,而长时间游戏的高负载会让内部的硬件温度持续累计,尤其在配置高端的机型上尤甚。所以ROG游戏手机在做了大量的针对性散热优化的同时,还推出了这个散热风扇配件
灯光部分我们后面放在系统里会演示,先略过灯光不表。关注一下配件和散热性能本质
在不接入外部电源的情况下,散热风扇也可以工作,但是这里仍然做了可以外部再次接入的TYPE-C和AUX接口,无论是充电还是音频通过耳机麦克风的采集或输出声音,种种细节都尽力考虑到了
图中散热风扇蓝色圈起来的部分与手机紧密贴合接触负责导热,覆盖范围大约如手机本体蓝色边框圈出来的位置。同时这里也再次体现手机的设计是个整体工程,因为手机这里的材质是玻璃 金属,其手感,质感,信号,比热容和热传导率都是经过考虑过之后的选择。虽然纯粹的金属会有更好的热传导性,但是体现在手感上就是不会这么温润细腻,容易被划伤,而且摸起来会更热。所以各种方案确实都相辅相成,互为原因也互为结果。
散热测试如下:
Aero Active酷冷风扇为手机带来了约3-4度的温度下降,实际也并没有感受到风扇有什么明显的噪音,实际的影响不在于对用户自己听到的那部分。不过因为靠近麦克风,实际会有风噪声被采集可能会影响声音输入,所以插入风扇的时候这里也有提示。并且非常贴心的提供了关于风扇转速,自动根据麦克风占用情况启停等设置。
整个游戏过程中手机长时间高负载发热是正常的,其实我在使用中也没有觉得手机有很烫的感觉,游戏体验是略微超过体温可以接受,烤机负载最高到了43度。手机本身一定是会因为高负载,加上本身是高频率的骁龙845会热,但是在这一点上并不会是硬性瓶颈,没有到必须要额外的散热风扇才能火力全开的情况。不知道到了夏天我这段感受会不会变成flag...
6.桌上型游戏基座
如果说以上这些配件更贴近于娱乐化,以下的这个拓展坞则提供了一定的生产力属性,其定位也不再强调为便携和户外。
除了正面插入手机的接口,背面接口包括了麦克风插孔,S/PDIF输出(3.5),4K 60HZ的标准HDMI*1 4K 60HZ的DP*1,RJ45网线接口*1,4个USB 3.1(Gen1 TYPE-A),TYPC-C*1(此接口仅有充电功能)。侧面为DP1.2 Micro USB 3.0(移动硬盘上常见的那种)和标准SD卡槽各一
连接方式也很简单,TYPE-C连接拓展坞供电,手机横置插入拓展坞,然后再把拓展坞通过hdmi或者dp线连接到显示设备上。同时拓展坞可以接入键盘鼠标。连接好拓展坞后,显示模式分两种,一种叫镜像模式,很好理解,即手机的显示内容完全映射到外接的显示设备上,但是此时已经可以启用键盘鼠标来操作,更像是手机。一种叫Twinview模式,同时目前固件版本提示了是Beta版本。这种模式下显示设备(显示器)会显示为类似电脑桌面,会把你选择的最前台的应用使用显示器来显示内容,同时支持键鼠操作,更像是电脑。实际体验中Twinview模式用来操作可以支持横屏的内容会比较舒服,比如视频影音播放,游戏等,但是切换时会有一些小bug导致前台的app切换不太顺畅等,期待后期更新完善。而镜像模式因为本身模拟的是手机的显示内容,体验下来要更好适应,但是两种模式下因为都可以接入鼠标键盘,使用浏览器上网,文字录入等效率大大的提高了。当然限于本身仍然还是安卓系统,简单的文字工作是可以的,如果确实有复杂一些的办公需求还是建议工作在windows或者osx系统下。
其中可以设想以下几种使用场景:
1.跟朋友或家人在家中游玩聚餐,通过hdmi或dp链接大屏幕观看手机内的照片,视频等,记录下来的美好瞬间可以直接以更大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分享。
2.直接投一个喜欢的视频类节目在电视上,当电视盒子或者播放器使用。
3.旅游出差,连接电视机或者其他显示设备,做一些简单的文字记录工作,表格录入,使用键盘打字与朋友畅聊等。
4.然而以上这些这么佛系的设定实在是太不ROG了。最终,你需要以下这个功能,游戏内的键鼠映射,直接使用键盘 鼠标 显示器,来操作手机端的游戏。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开头那一幕。
像刺激战场这样的游戏本身因为其操作相对需要非常精确的即时操作,也有很多玩家选择了使用电脑上的模拟器来操作。游戏官方其实本身也有针对外设玩家专门的匹配机制,但是ROG游戏手机是不是归类在模拟器 外设的机制里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暂时保留。
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对手在用什么打游戏
然后想想手机操作吃鸡是多么的难受。
(这段请使用你的freeeeeeeeeeeeeee sytle,用RAP的形式唱出来)这里有个窗户,你却三过家门而不入。地上有把AKM,方向不好我在走太空步。两个人会面,人体描边大师乘以two,哦NO,加上手上有汗,这种操作,真的好不舒服。
现在,这些尴尬,解决了
想想 你吃鸡遇到这样的对手是什么感觉。。
番外篇:你好,我是司耐珀
打枪的游戏男人大多数都喜欢,也包括我。我本人其实是比较喜欢守望先锋的,而且打惯了电脑游戏总觉得连电脑上的吃鸡动作僵硬很难受。但是随着我不断的加码,把电脑也整成了可以稳2K高特效稳165帧,水平也突飞猛进,从1700打上了2700。算下来差不多花一万五六能上一千分吧。我没有打上钻石应该是我花的钱不够,就先这样。但是这位土豪因为有大量的朋友其实没那么宅,人家就玩个手机的吃鸡,包括大量的妹纸,跟人吹什么165帧不合适了。那么怎么才能变强呢,结论还是得花钱,就是上头那堆东西。
某天他过来找我玩,住酒店,我去的时候他就接着这套东西在酒店的电视上,一开始我以为是带了笔记本,后来才发现是手机。
“这有个98K”
“给我给我。空枪啊,给我找个镜”
“手机游戏你玩毛的狙击啊,打的到人吗”
“别废话给我找一个就是了”
“给你个这吧我用不到”,扔出6倍镜
大佬装备了6倍镜,号令大家出动
然后这俩人就跟着他,大佬就蹲在后面开狙,毕竟物理外挂,最为致命。具体的这个场景呢我无法复现了。自己勉强还原了一下开镜的场景。本人PS功力不好,但是绝对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写实派(拒绝以手机背面反光的照片这件事来反驳我是写实派的做法)。反正那天的场景差不多就是这样
这是用键盘鼠标在打刺激战场啊,比起我花在守望先锋上的一万多,我觉得这一万块的提升实在是太大了。敌人比以前大了,我开枪比以前准了。两者加起来算个乘法,我觉得容易瞄准的程度提高十倍不夸张,尤其是在这种高倍目镜的情况下。只要不是面对面遭遇被围起来爆菊,这么打这长手优势太明显了。
那一刻,花荣,后羿,JONNNY.R , Kephrii 之类大神的灵魂附体,我甚至觉得在队友的眼中这位狙击手渐渐的海报化了
最终,这位瓦西里同志带领大家拿下了最后的胜利,这时候队友那种仰望你的眼光啊,那微信群里妹纸们带着星星眼那格格的笑声啊,让我心中颇有感悟
你觉得有钱,就能买到快乐吗?
系统篇
目录
1.ROG 灯效 和X模式
2.UI和日常功能
3.续航
4.拍照
5.整体感受
1.ROG 灯效 和 X模式
虽然这也是很多人关注的一个特性,但是我也不想把他说的如何绚丽高大上,类似文辞大家也都看过很多了。我还是希望能客观一点的去讨论一下自己关于灯光特效的理解。已经不太记得最早是哪里开始出现了带各种LED灯效。有感于近几年灯效的发展迅猛,从单色到双色到多色到RGB,再到常亮闪烁节拍等等。个人看来有些产品可能用力过猛了,过于艳丽还是容易审美疲劳,在大家一直在努力做加法的同时,如何能保持住自我甚至是做减法的保持住自我更加难能可贵。灯效相对于其他产品特性本身并不是一个非常有技术门槛的东西,想做都可以做。但视觉传达设计上也讲究突出主体,过于艳丽的光效可能就分散了事物本身的表达力。 我们形容现实中的事物五彩斑斓流光溢彩,但是用在机箱里面,有时候时间长了还是会有些生硬,因为自然中的色彩和光带着大量的我们难以形容的过渡色,以及他们自然的变化过程。而电子硬件LED本身的灯光却近乎于纯色同时又普遍高亮度,就机箱的方寸之间,光效碰撞起来,一旦复杂了,还是会觉得不自然,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复杂的光环境我们看日常场景和看机箱时,后者会有审美疲劳的感觉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个人是很认同“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个理念的。当然以上仅仅是个人观点,审美这件事因人而异,标新立异,求同存异。
同样是绿色的光,奔放的风格和含蓄的风格相比较:
ROG整个系列的LOGO非常深入人心,以至于你现在想起来其他品牌的高端系列是什么牌子是什么LOGO,可能都不会在品牌概念感上超过ROG。这个眼睛一如既往的是性jin能qian和帅chao气piao的保证。我手里的这个套装上,手机 风扇 双屏底座 拓展坞,四个设备上都带有ROG的LOGO。
手机本体的LOGO位于手机背部中心位置,因为背板大部分有玻璃构成,所以光可以直接透出来,这样光效出来之后。因为还要经过玻璃一次,这样的设计既从水平面严格的控制了灯发光的区域,又通过垂直面控制了灯光的角度。就不会有溢光出来看起来凌乱,表现出来的LOGO精确且通透。大家可以理解一下,在纸壳上掏一个带LOGO的洞,盖住一个发光的物体,然后表面再覆盖上一层玻璃的感觉,确实透出来的光会比你直接做一个发光的LOGO看起来要规整准确。然后因为光本身是存在于后盖玻璃的下方,所以这部分是平整的,目前其他的以背后有灯为卖点的产品并没有把这里做平,或者凹下挖孔或者凸起做灯带。同时,玻璃背板也保证了对LOGO灯本身的保护。设计的一体感上,ROG游戏手机胜出一筹。细细考究其设计思路,正如上文已经提到的,选材和设计,既互为原因,又互为结果。
灯本身支持各种调节,相比起本身的工业设计让我觉得颇为精妙,这灯光设置我觉得大家应该已经都见的比较多了,几张图展示给大家就不再赘述了。无论你喜欢哪种色彩,都可以在这里寻找。并且背部的原装保护壳完美的留下了这个展现LOGO的区域。
目前可以勘测到隐藏属性如下:
聚会时把手机放在桌面上,背部朝上,灯光打开,无论男女老少,只要他们看到了,被搭讪率增加99%,亲测。(即使你无法在手机的背面照到自己帅气如金城武的脸庞一样可以)
背部的Aero Active酷冷风扇挡住了手机本体的LOGO了?不要紧,再做上一个,同样是RGB
同样本身的Twinview 双屏扩展盒 上也有,记得开箱篇里那个数据线吧,记得借给别人的时候一定要露出来
拓展坞本身的LOGO不亮,也是唯一一个LOGO不亮的,做成了灯带。这里就要再考一考大家了,这个设计是为什么呢?我猜测其实设计师的本意是这样,因为LOGO本身想做亮很简单,那么如果LOGO做到很大会感觉太突兀,这边不做东西呢又显得很空白。但是这里斜着画一条灯带,除了增添科技氛围感之外,保证了拓展坞下面前面板这块区域看起来不再是巨大的空白,其实从视觉上把一个大的整体分割成了两部分,但是本身左上角的开关指示灯和右下角的LOGO是对应的,是有助于让用户的视觉观感看起来这里其实更小一些,同时这个不规则菱形的线条本身也是呼应了ROG的整体设计语言。这里要敲敲黑板提醒做设计的同学们学习一下啦。
X模式:
X模式是ROG游戏手机为用户专门从底层硬件层级提供的系统级优化模式,概况的说开启X模式后手机将以最高性能频率运行。简而言之,打游戏的时候请选择此模式,类似与汽车的竞技模式档位(不好意思其实我没开过带这个档位的车)一键火力全开。同时在不同的模式下,连带UI也发生了改变。
下拉菜单中打开X模式
X模式的界面和开启后的效果
在右上角的拓展菜单里,可以屏蔽通知,额外的抗锯齿,甚至可以单独指定某个游戏的优化内存,CPU负载频率,前台刷新帧数等。
而实时信息管理类似于电脑上对于系统性能的OSD菜单,例如Afterburner,AIDA 64。完全从系统层面试试检测手机的状态,目前安卓手机在非ROOT的状态下是不方便直接看到这些信息的,目前确实只有ROG游戏手机有如此方便的功能,实际游戏体验中非常直观,并且可以提供电池电量的预估时间,保证合理安排战斗。
结语篇
这篇帖子算我写的很长的一篇评测了,放到ppt上带着各种图足有160页,图花时间,字费心思,实际准备的内容其实比最后写出来的还要多很多很多,也看到了大家其实很欢迎这个产品或者这个帖子的介绍。我要向期间协助我的几位朋友致谢,有两位朋友提供了部分外景和内景的拍摄,他们都用的是 CANON EOS 5D Mark IV ,一位朋友和他的索尼A7S,以及某些为了表现内容的小场景时的SONY DSC-RX100 M5(家徒四壁的楼主自己)。
因为确实内容很多的缘故楼主更新的并不快,也正是因为时间比较长的缘故,自己也体验并且给大家介绍了一些我之前在这个产品评测上没看到的内容,例如做工细节,线条的设计语言和材料选择搭配上。客观的说其实这手机本身确实是我自己最期待的体验的一部手机,在诸多产品愈发同质化的今天,一定是要有一些特别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心。实际体验下来尤其是配合配件的情况下,ROG游戏手机给我的总体感觉好于预期,尤其是在本身的设计上。尽管还存在着大量的不适配,诸如双屏幕底座,拓展坞的Twinview模式,HDR,手机本身的90赫兹高刷新率等等,但是这并非是ROG一己之力和一代产品能做到的。就像电脑上的高刷新率显示器,现在大多数人体验过后也开始接受,在电竞领域成为主流选择。这是一个从概念到实现,硬件引领软件,软件再驱动硬件的发展历程。尽管许多特性目前并不会为消费者本身提供到完全的适配性,但是ROG游戏手机确实已经以相当高的完成度告诉了大家硬件上的可能性,以主打娱乐和游戏的特性为出发点开发的增强拓展配件,大幅的提高了用户的游戏体验感受。产品本身的设计语言和精细做工都得以很好的传承过来,这与华硕本身作为硬件大厂背后强大的各方面强势资源也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一部手机,其本身的功能性也做的可圈可点,包括像相机成像这部分也是比较好的成绩。而且目前看来从竞品上华硕也只是第一代,后续产品应该还会有大幅度的完善和改进。如果厂商都沉迷于做功能机,做公版机,没有设计,只是堆硬件组装,一味追求性价比,那么整个行业是难以进步的,长久看来也可能会出现以看不到的细节缩水换取低成本,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作为消费者,不一定非要买旗舰机型,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就好;但是作为市场作为行业,却非常需要旗舰机型。目前手机功能和拍照摄影这两个领域上,大家都争先恐后,激烈竞争,在追逐,在奔跑。但是放在游戏娱乐的特性上,ROG游戏手机在体验上完全可以说的上是这个领域的顶级旗舰产品,本身的游戏特性在尽可能强大的同时,没有并向其他方面妥协。(当然,还是向RMB妥协了一点吧....不过考虑到目前其他几款旗舰机型的价格,ROG在手机上的价格相对没太贵)如果自己有条件有需求,并且不太卡预算的话。那么这确实是在这个领域最好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