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才38年(隋朝一个存在38年)

说起中国的封建王朝,常常会将唐、宋、元、明、清五朝相提并论,却很少会提到唐以前的隋朝。

众所周知,隋朝是一个战火纷飞、人才辈出的年代,涌现出了隋朝十八好汉,任何一人都可敌千军万马,《隋唐英雄传》、《隋唐演义》等各种文学作品展现了英雄的群像。

但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王朝,却重蹈了秦朝的覆辙,秦二世而亡,而隋则五世而亡,国祚仅仅38年。

随后被唐朝取代,彻底湮没在盛唐的光辉中,成为史书中隋炀帝的一句“好头颈,谁当斫之!”

隋朝才38年(隋朝一个存在38年)(1)

隋朝之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割据的时期——南北朝,天下四分五裂,而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则是供职于北周的一个臣子。

杨坚是一个有大抱负的人,自小就被称赞为“紫气充庭”,有帝王之相,一心想要在宇文家掌控的北周有一番建树。

奈何周宣帝宇文赟统治无能,奢侈浮华,贪恋酒色,大肆从民间选美女充盈后宫,最荒唐的是周宣帝竟然同时立了五位皇后,其中有一位就是杨坚的长女杨丽华。

隋朝才38年(隋朝一个存在38年)(2)

杨坚作为外戚且十分有能力,很快就受到了周宣帝的重用,官至丞相,为他后来发动政变,推翻北周奠定了基础。

或许是冥冥中自有指引,周宣帝预感到了大周将亡于自己之手,因此,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生前便将王位传给儿子的皇帝。

或许是不贪恋权力,又或是不想背上亡国的骂名,周宣帝在将烂摊子交给长子宇文阐以后就退居“二线”,但长期的酒色已经掏空了他的身子,在退位仅一年以后,就去世了。

隋朝才38年(隋朝一个存在38年)(3)

宇文阐继位时年仅七岁,还未拥有执政能力,在周宣帝去世以后,朝政权柄更是尽落于杨坚之手。至此,杨坚之女把握内庭,杨坚把握外朝,杨氏成为北周的实际掌权人。

此时的北周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中,看似还是个金玉其外的庞然大物。

但杨坚知道,这个王朝已经彻彻底底的从内部腐败了,现在,就是自己站出来终结它的最好时机。

大定元年,周静帝被迫禅位于杨坚,杨坚登基,因其曾经的封号为“隋国公”,故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也就是今天的西安,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称帝之路。

隋朝才38年(隋朝一个存在38年)(4)

在“上位”以后,杨坚为了彻底斩草除根,不仅各种打压北周皇室遗族,更是派人暗杀了九岁的宇文阐,彻底断绝了北周复国的可能,杨坚的心狠手辣也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隋朝仅仅存在了38年,但其政治遗产,不仅被唐朝所继承,更是影响了之后千年的封建王朝。

杨坚作为开国者,也是隋朝最杰出的统治者,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南下灭陈,结束了中国自西晋以来分裂割据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到了大一统的和平状态。

隋朝才38年(隋朝一个存在38年)(5)

公元581—600年,杨坚在位期间,可谓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开皇之治”。

政治上,杨坚选贤举能,吸取魏晋时期门阀割据的教训,首次开创了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先河,为后来武则天开创科举制提供了有益借鉴。

其次,他大幅度修改了国家的法律,废除前代的严刑峻法,实行“怀柔政策”,减少了众多不合理的、过于严苛的条款,一改国家律法历来的弊病——冗杂,制定了简明的隋律

经济上,杨坚实行均田制,确保“耕者有其田”,大力发展封建经济的根本——农业。

隋朝才38年(隋朝一个存在38年)(6)

事实证明,杨坚的一系列措施是有效的,隋朝虽然短命,但是却是国富的,不然也不可能有资金修建其浩大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

据史书记载,隋朝建国之初,到建国二十年以后,天下增加了三百多万户人口,国家治理状况可见一斑。

在杨坚的努力下,中国古老的大地上,战火过后的伤痕被一点点抚平,焕发出了许久不曾出现过的生机。

倘若隋朝也能像唐朝一般延续几百年,那么隋文帝未尝不可被评价为“千古一帝”,成为后世为君之道的典范。可惜,一切的可能都断送在了隋炀帝杨广手中。

隋朝才38年(隋朝一个存在38年)(7)

隋朝明面上有6个皇帝,但事实上,除去隋文帝杨广和隋炀帝杨坚,其余4个皇帝都是傀儡皇帝,从未掌握过实权。

因此,隋朝可以说,在隋炀帝死后,就已经宣告了结束,作为明君亲自选定的继承人,杨广究竟是怎么从大业盛世的缔造者,成为隋朝的送葬人的呢?

杨广其人,从小就被评价为:“美姿仪,少聪慧。”各方面都十分出色,奈何不是嫡长子,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隋朝才38年(隋朝一个存在38年)(8)

在杨广的一番谋划之后,他成功使父亲杨坚厌弃了大哥杨勇,在公元601年成为隋朝的皇太子,公元604年隋文帝病逝,杨广即位。

他的手段同父亲如出一辙,逼迫大哥自尽,软禁亲弟杨秀和幼弟杨谅,迅速坐稳了皇位。可惜,杨广继承了父亲的心狠手辣,继承了父亲的雄心壮志,却没有继承他的政治智慧。

杨广在位期间国家富不富?答案是肯定的,可是杨广却没有将充盈的国库用于改善民生,而是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

隋朝才38年(隋朝一个存在38年)(9)

可以说,隋炀帝的富裕是建立在民脂民膏之上的,他将这些钱用于修建行宫、游船上,好大喜功的本质展露无遗。

据《隋书》记载:“营建东都洛阳,僵仆而毙十四五。”也就是说,被征调去修建东都洛阳的民工中,有一半都死了。

同年,隋炀帝下扬州,随行船只数千辆,纤夫八万人,奢华程度可想而知。

杨广在位期间的政绩不可抹杀,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私心的膨胀,以天下为私产,供自己享乐。

隋朝才38年(隋朝一个存在38年)(10)

自大业七年起,全国各各地纷纷掀起的农民起义,老百姓们厌恶战争,但更厌恶被无休止地压榨,隋朝,这一年轻的王朝,还未成长起来就已摇摇欲坠

公元618年,天下大乱,杨广自知已经护国无望,逃亡南京丹阳宫。

曾经不可一世的隋炀帝只能龟缩在行宫的一角,无力地看着父亲打下的江山旁落于他人之手。

回望自己在位的十五载,隋炀帝才发现,连一只能够有能力护住自己的军队也找不出来,面对镜子,隋炀帝哀叹道:“好头颈,谁当斫之!”

隋朝才38年(隋朝一个存在38年)(11)

好头颈,宇文化及斫之!杨广最终被弑于宇文化及之手,时年五十岁,死后甚至连一口像样的棺材也没有,草草地被下葬。

一代天子,竟是连普通百姓也不如,隋炀帝毁誉参半的一生,以这样的方式落下了帷幕,为他陪葬的,还有短命的隋朝。

纵观隋朝三十余载,可以说政治成果颇丰,一项是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的制度创新,一项的京杭大运河的修建,都称得上是泽被千秋。

隋朝的悲剧在于杨广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同他的治理能力并不匹配,倘若他有父亲的能力,抑或是有唐初奉行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期待,隋王朝都不至于落得个草草结束的下场。

隋朝才38年(隋朝一个存在38年)(12)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隋炀帝与李世民的差距就在于此。

在隋炀帝杨广的眼中,百姓是用来装点政绩的附属品,只是成就自己“圣主之业”的垫脚石。

为了修东都、凿运河、筑长城,连百姓的性命和生计都不顾,实在是本末倒置。他也没想到,最后推翻自己的,竟是那些草芥与蝼蚁。

曾经辉煌的王朝,终是一夕倾颓,为李家王朝白白做了“嫁衣裳”。

隋朝才38年(隋朝一个存在38年)(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