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附手语音乐课程(安庆师大支教大学生创新方式)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距离安庆师范大学近109千米的岳西县河图辅导小学里,孩子们几乎不知道什么是“手语”。7月16日,安庆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泉水“叮咚”志愿服务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4名支教大学生在为小学生带来丰富文体课程的同时,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为河图辅导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新颖的手语教学课。

北附手语音乐课程(安庆师大支教大学生创新方式)(1)

观察动物的投影形状、用手指或手臂摆出固定的动作、投影在幻灯片上……岳西县河图辅导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课堂里,支教大学生们寓教于乐,带领学生学习手语,并将“感恩父母”的主题融入课程,共同学习手指舞《感恩的心》。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想向父母表达爱意,但却不好意思的时候,还有哪些方式能说出自己的心声呢?”地理科学专业2018(1)班的余淑童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导孩子们了解手语的重要作用,随后她带领学生们用手指、双手和手臂做出简单的投影形状,学生们踊跃走上讲台展示自己学习的“手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年级的王嘉萌是第一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趣味的手语学习令她很感兴趣。她说:“以前都不知道什么是手语,今天我学习了怎么用手摆出小兔子和小羊的样子,感觉这次暑假的学习是一边玩一边学,很有意思。”

“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可以做成小兔子的眼睛”“手臂弯曲像不像一条蛇的形状”“回家后你们可以用手电筒完成投影”……课堂上,余淑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耐心解答,她说:“通过学习手语知识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聋哑特殊儿童的感受,帮助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手语是无声的语言,学习手语也能掌握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想法。”

为了更好地教授手语课,余淑童在“三下乡”支教活动还未开始时就已开始准备手语课的内容,她说:“上大学以来一直就想找机会作一些志愿服务工作,之前参加的青旅义工活动和担任博物馆义务讲解员的经历也增加了我社会实践的经验,希望这次支教活动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教会孩子们新的知识。”

除了能与学生互动的手语课,泉水“叮咚”志愿服务团开设有语文、音乐、国学、话剧、手语、礼仪、茶文化、趣味实验等课程。服务团队长蔡舰表示:“通过组织义务支教活动,一方面能传达我们对农村地区学生的爱心,给他们带去快乐学习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也能让我们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素质。”

汪习习 赵文轩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蒋六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