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书法自创石体所受的启发(抓住苏东坡书法的这两个点)

苏东坡书法自创石体所受的启发(抓住苏东坡书法的这两个点)(1)

特约评改人:谢松松

中国书协会员

2018年书法报·书法海选获奖书家

苏东坡书法自创石体所受的启发(抓住苏东坡书法的这两个点)(2)

行书明月条幅

规格 136cm×34cm

作品评语:此作初拟苏东坡书法格调创作。在用笔上有东坡手札的轻松,笔画完整,结字扁平,章法布局空灵透气。然而,欲想更上层楼,必须抓住苏东坡书法的个性特征及审美意趣。

如果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则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用笔及线形上,据传东坡先生用笔偃卧,起笔侧起,方健而干净利落。得王羲之起笔凌利之法。行笔中锋铺毫,厚实稳重,有颜鲁公《争座位帖》之饱满浑厚。收笔方圆兼备,一丝不苟。长的悬针竖意态洒脱而不软弱,力送笔尖,似有千钧之力。值得作者多加体会。

其次,在结构上,东坡法帖结字扁平,左低右高,重心左移,欹侧取势,字内空间紧密,有李北海结字之宽博,又有魏晋之萧散古拙。赵孟頫称“东坡书如老熊当道,百兽畏伏”,其厚重之势可见一斑。

再次,在章法上,字与字之间大小、轻重、长短、斜正、开合、收放等关系因势而生、变化莫测,从而产生行气的起伏跌宕。行与行之间,左右相映成趣,相生相克。或左小右大,或左大右小,或左轻右重,或左收而右放,变化多端。在整体字势偏扁的态势下,偶用坚挺的长悬针竖以舒其气,犹似长剑出鞘,势不可当,营造了章法的字眼,舒缓了扁平字形带来的压抑感。让人眼前一亮,精神倍增。

总之,学习东坡法书一定要抓住他的用笔、结字、章法特点,反复心追手摹,心手相应。这样在创作时才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另给作者几点建议:首先,继续深入临帖,在临的过程中强化特征规律。尽量写准字形,忘掉自己。其次,多集字创作,越纯越好。第三,广泛性、综合性、持续性地临习东坡书迹及后人传承他的书法的碑帖,同时可以多看看北宋时期的尺牍,吸收养料。希望通过这些努力,作者在书法之路上再进一步。

谢松松示范作品

苏东坡书法自创石体所受的启发(抓住苏东坡书法的这两个点)(3)

行书条幅

规格 136cm×34cm

经典解析

“我书意造”:浅谈苏轼书法的技与道

■谢松松

苏东坡是一代文宗,而他在众多领域的卓绝才华,折射到书法上,让他的书法有了丰富的内涵。

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鸡肋集》有云:“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这样的论断,是对书法这种高度意象艺术的深入思考。清梁巘《评书帖》提出:“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我认为宋人尚意的“意”,是人文的觉醒。

苏东坡书法自创石体所受的启发(抓住苏东坡书法的这两个点)(4)

苏轼《前赤壁赋》(局部)

魏晋、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讲究风度韵致,那时的书法尊崇“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大多表现一种飘逸脱俗、姿致萧朗的风貌,如《兰亭序》、王羲之手札等。唐代书法总体倾向重视法度,唐代书家对前人书法进行总结,在结体、用笔方面进行了规范化和精微化。代表作如欧阳询《九成宫》,褚遂良《阴符经》,陆柬之《文赋》,至颜真卿、柳公权,已达法度极致。宋代书法追求自我,主张不泥古法,提倡适意。对于这种“适意”,东坡有句:“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如其代表作《寒食帖》,不为求风流雅韵而刻意修饰,书法是其灵魂深处的释放,溢而为满纸云烟。这样书写宣泄尘世间所有的不快,释放了哲思的光芒。这才是书写者的真实,个性的自由漫步。这样书法才真正成为文人士大夫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苏东坡是如何用书法语言表达心灵之意呢?仔细欣赏苏东坡流传于世的作品,就会被他书写的魅力所深深打动。如《前赤壁赋》笔笔交待清楚,一丝不苟,笔画起始有魏晋之劲爽,行笔有唐人铺毫之浑厚,收笔方圆兼备。气息平稳,整洁自然而不矫情,堂堂君子之风跃然纸上。结字初看非常笨拙,但仔细推敲,却觉其蕴含着极大的巧思。老子曰:“大巧若拙。”拙,是成熟后的天真。这是审美的高境界,也是心灵修炼的高境界。这些大拙的背后是苏东坡大行不顾细谨的豁达大度,以及名士风度的集中体现,而这一切外在的表现形式,折射出苏东坡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智慧之光。这是东坡书法留给我们的意味。就像一位睿智的老人,将人世沧桑、繁华、故事、哲思娓娓道来……

书之妙在人,人之妙在心,心之妙在修,修之妙在善。我常想,一个爱人且行善之人,即使不通文墨,依然会有高妙之境,这当然是天然使之。而作为有文墨气息的习书者,若能寄情前贤,步东坡居士“意”之神韵,潜心耕耘,书法未来之大观可期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