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朗台的性格是吝啬吗(古往今来第一号吝啬鬼)

说起来钱,估计每个人都想多挣,挣了钱当然是再进行消费花出去。而所谓“吝啬鬼”就是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的人。

这种人有钱,但活着很痛苦啊。估计交正常水电费都心疼的割快肉似得。

葛朗台的性格是吝啬吗(古往今来第一号吝啬鬼)(1)

在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就是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吝啬鬼》里的阿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

这四大人物“吝啬鬼”形象深入人心,只是他们毕竟是虚构的书中形象,而在真实历史中,有这么一个人,称他为“古往今来世界上的天字第一号吝啬鬼”也不为过。

葛朗台的性格是吝啬吗(古往今来第一号吝啬鬼)(2)

这人不但从小聪明,家庭背景更好。他的祖父王雄为幽州刺史,父亲王浑是凉州刺史,都是封疆大吏。妥妥的二代啊,可能有看官疑惑了,这种人怎么吝啬啊。看看现在的二代们,那个不是豪车美女,花钱大方啊。

且慢慢来看。

王戎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时,曾私派部下为自己修建园林宅第,后被人告发并被免官,但他不久就花钱把官赎了回来。可能就是这次经历使王戎深刻体会到“功”与“利”之密不可分,功名可以带来金钱,而金钱则可以买回甚至买到功名,为了避免陷入司马迁那样因囊中羞涩而遭受腐刑的灾难,王戎的眼光紧紧锁定在了孔方兄、阿堵物之上。

现在让我们刮刮眼睛,看看他的光荣事迹吧!

葛朗台的性格是吝啬吗(古往今来第一号吝啬鬼)(3)

贪婪的人好像并不少见,但像王戎这样贪而又吝的家伙似乎并不多见。据说,他经常手执牙筹(古代的运算工具)计算自己的财产,不分白天黑夜,乐此不疲,而其吝啬和其贪婪舍命比拼,丝毫不肯落后,虽明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却坐拥万贯家财而不愿花钱把身体搞得棒棒的,整天一副病怏怏的模样。老天爷竟然让他活到了七十多岁,真是奇了怪了!

王戎好像跟李子很有缘,小时候因为判断路边多果之李必苦而不抢摘得以扬名天下,后来却又因为李子遗臭万年。

以记载魏晋士大夫言行见长的《世说新语》在《俭啬》篇中写到:“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翻译成我们现代的语言,就是说:王戎家中有棵很好的李子树,贪财的他常拿李子去卖钱,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总是故意把李子的核钻毁。虽然只有区区十六个字,王戎之吝啬已跃然纸上。

《世说新语》里还记述这样的事:王戎的女儿出嫁到裴家之后,从娘家借了一些钱,一直都没有归还,所以女儿每次回家王戎立刻晴转多云,黑脸面对女儿,直到女儿把钱还清后,才高兴起来。

王戎侄子要结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而且仍然心疼得不得了,老是觉得送的太贵重了,于是在侄子完婚后又厚着脸要了回来。

一个人吝啬到了这个份上,你还能说什么。无语啊!

葛朗台的性格是吝啬吗(古往今来第一号吝啬鬼)(4)

赵本山说,“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活着呢钱没了”

小沈阳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还没花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