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10分钟能降多少血糖(简单的抬脚运动)
“糖尿病患者想要控制餐后血糖,只需要简单的脚跟抬升运动就可以。”
……
网络平台上流传着,2022年底美国休斯顿大学发表了一篇论文,透过运动小腿后方肌肉(比目鱼肌,Soleus muscle),糖尿病患进食后血液中的糖份和胰岛素降低了52%,并称这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糖尿病解决方案,无须药物、剧烈运动和令人筋疲力尽的饮食。
该篇研究是否真如有人理解的那样,简单的抬腿运动就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呢?我们一起来详细解读一下。
一、简单的抬脚运动可降低饭后血糖5成,是否可信?
我以关键字搜寻,找到刊登于《iScience》的研究扩大和维持比目鱼肌代谢有助糖脂调节。研究发现,受试者做了脚跟抬升运动后,饭后血糖升高可以减少约50%,但不是饭后血糖值下降50%。
也就是说,假设空腹血糖为100,摄食后血糖增加60到160;但若有做脚跟抬升运动,则只会增加30到130,但并不是从160降低到80。
此外,研究内容是有做脚跟抬升运动与饭后静止相比较,发现有做抬升运动者有助改善血糖,但此研究并没有与其他运动相比,也没有否认其他运动对改善血糖的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此篇研究针对25名受试者进行交叉研究,发现相较于静坐组,脚跟抬升运动组能够增加体内的氧化代谢能力来改善血糖调节。
但是,该研究受试者并未针对糖尿病患,且只有25名受试者,无法得知运动比目鱼肌是否对糖尿病患有帮助。
二、糖尿病患仅靠脚跟抬升运动,可不用吃药、其他运动和饮食控制就能控制血糖,是否属实?
在临床上,糖尿病患依糖尿病分型和严重程度而有不同的治疗建议,有些糖尿病患不需要用药,靠饮食控制、运动、改变生活习惯就可以达到很好的血糖控制;但也有很多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稳定,无法单靠做特定运动,就达到传言宣称的不需用药、不用饮食控制就能控制血糖。
而传言提及的小腿运动,可作为平常保健养生之用,对于一些年纪较长、体力不佳、久坐习惯者,若依循传言建议进行小腿运动,有助伸展小腿肌肉。
过去也有研究认为,活动小腿肌肉,增加血液循环,有助心血管健康,运动也有助下降胰岛素抗性,让胰岛素效率变好,也有助平衡血糖,但不可能透过简单的抬脚跟运动就让高血糖病人的饭后血糖下降5成,传言的说法过度夸张。
不过也提醒一点,糖尿病患仍应遵循医嘱用药、均衡饮食,并保持运动;不能单靠小腿运动就不吃药或控制饮食,以免发生危险。毕竟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机制复杂,并非单靠脚跟抬升运动来提升氧化代谢能力即可有效控制血糖。
三、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血糖?
在临床上,饮食、运动、用药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三大基柱,基本上是缺一不可。关于药物治疗的问题,请大家咨询自己的主治医师。在这里我重点说一说饮食和运动。
1、运动
“医生…我血糖高…可以运动吗? 若血糖太低会不会昏迷了?”这是临床上常听到大家对医生发出的疑问。2型糖尿病与肥胖具有极高的关联性,因此生活型态的改变,除了饮食计划与行为计划,还应该包括正确的运动计划。
根据研究指出,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人最大的效益,就是提升胰岛素敏感度,因此可有效降低第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数值。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发病与缺乏规律运动有关,因此在运动时间与频率的调整上,体能不佳、没有规律运动习惯者,以短时间、中低强度运动(如微喘、快走3至5分钟)开始,并间隔穿插低强度运动(如体操、散步),可视体能改善状况逐渐延长运动时间、减少休息时间。
若以血糖控制为目的时,运动时间需为20至40分钟,至少每周运动3至4次。而以减肥、减重为主要目的时,运动时间则应增加到每次45至60分钟,且每周至少运动4至5次,可增加热量消耗与提高基础代谢率。
原则上,每次的运动时段最好能固定,建议在餐后1至2小时为较佳的运动时段,若运动时段不固定则会增加额外食物摄取的次数,另外也应确实记录运动时间或频率与血糖变化情形,以提供医师作为用药剂量调整的依据。
而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型态,则建议以使用大肌肉群、韵律性的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快走、太极拳、外丹功等。如果太胖或合併有膝关节疼痛问题,则可考虑游泳、固定式脚踏车等非负重的运动。
另外,运动时应特别注意:尽量避免餐前运动;避免在血糖持续过高的状态下运动;在长时间或激烈运动后补充点心,避免血糖过低;生病时不勉强运动;尽量避免在偏远地区运动。
此外,运动的形式与强度选择,需视个人体能、健康状况,与客观环境条件,尽量生活化与多元化,运动才可持续规律的进行。若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的状况,仍需请教专业医师的意见,并做运动强度与药物剂量上的调整,以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
2、通过饮食,达到理想体重
在现如今,体重过重或肥胖问题日益严重,也导致罹患2型糖尿病的人数与日俱增,甚至逐渐年轻化。为了爱美,许多人总希望自己瘦一点,然而所谓的理想体重为何?
一般根据身体体重指数来评估,算法是用体重除以身高(m)的平方。而体重指数超过24就是过重,超过27就属于肥胖了。
站在健康的角度上,控制体重除了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而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对于改善各项代谢指标如血糖、血压、血脂异常等更有莫大助益。
但所谓控制体重不代表非要降到理想体重,事实上, 对于过重或肥胖的病人,减去5%的体重对身体健康的帮助就很大了。过度减重到俗称纸片人,反而可能对身体有害。
根据能量平衡理论,体重就跟存钱一样,光存钱不花钱,只会越来越多。平均每增加约七千大卡的热量,就会多出一公斤体重,换句话说,每天多吃500大卡(大约是一杯大杯珍珠奶茶),一个月就会多出两公斤。相反的,要在一小时内跑上5公里才能消耗500大卡热量。其实一碗饭不过300卡热量,
很多人怕胖不吃正餐,饿的时候又吃零食或宵夜,常感觉自己在挨饿,吃东西又有罪恶感,不但没有达到减肥的效果,反而吃进许多没有营养价值的热量,情绪也大受影响。
而糖尿病病人常常怕血糖高不敢多吃饭,正餐没吃饱,肚子一饿怕低血糖就拼命往嘴裡塞食物,反而体重增加。现在一般商店售卖的食品都有营养成分标示,稍微对吃进去的东西有一点热量概念,选择热量低同时有饱足感的食物,对控制体重非常重要。
有减重经验的人都知道“守成不易”,各种临床研究也发现,节食一段时间后,身体会降低能量消耗做为因应,因此短期的限制热量或药物治疗起初很有效,但除非配合长期运动以提高代谢率,否则复胖机会极高。
因此,要想正确而健康的减重,首先必须设定合理的目标,避免太过剧烈的方式,特别如果是糖尿病病人,过度节食可能导致低血糖,得不偿失。最好能从生活习惯著手,例如
少去吃到饱的餐厅、改喝无糖饮料、少吃炒饭、炒面、勾芡羹汤或酱料、吃正餐不吃宵夜点心、避免零嘴泡面冰品,改走楼梯或骑自行车代步,这些小动作看似不起眼,却可以做为健康减重的基础,必要时再配合医师与营养师的治疗,相信便能够透过控制体重让自己过的健康又有自信。#慢性病百问百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