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躺平(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叫嚷着躺平)

“小A小A,你结课论文写了多少字啊?”

——“刚好2000字,我躺平了。”

“你今年年终奖发了多少啊,啥时候去上班啊?”

——“呃,我还是躺平吧。”

1[微风]

近几年,“躺平”一词在网络中不断出现,从小孩到青年人,从网络到服装装饰,处处可以见到“躺平”一词的影子。

“躺平”一词的火热不禁引起了大家的讨论,而“躺平”一词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亦值得深究。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与“躺平”一词同期出现的还有“内卷”,那么,这两者之间是否有着某种联系呢?

让我们继续读下去吧。

2[微风]


百度百科对“内卷”的解释是“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对“躺平”的解释是“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其引申含义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

说着“躺平”的人万万千,有些人只是自嘲,有些人只是发泄发泄,有些人只是把它当作一个网络流行词,有些人在“躺平”与“躺起”之间做仰卧起坐,有些人专注于自己的“45°人生”,也有些人真切地选择了躺平,而选择了最后一种的终究是少数。

有一批人是因为各种个人或外在原因而选择“躺平”,而与此同时也有一批人是“被动选择躺平”。

在有限的社会资源里,大家为了获得一部分资源而不断努力,人们普遍的努力程度加大,但所获得的成果不变甚至在减少,这种竞争力度之大给部分人带来了承受能力之外的疲惫。

并且继续加大这种努力程度融入内卷中,有些人看不到希望,综合其它因素来看更可能带来弊大于利的效果,于是他们选择“躺平”。

恶性内卷压榨了大量人们用于休闲娱乐的时间,带来一种窒息感,这显然与当代青年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相悖的。

与此同时,在内卷的疲惫与获不得理想成果而带来焦虑环境中,内耗也出现了,内耗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与幸福感;内卷与内耗交替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一部分青年急切想改变眼前的困境,在无法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躺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不少高校学子眼中,躺平似乎是青年学子面对学业中恶性内卷的一种态度;而对于社会青年来说,躺平往往是面对高房价、高工作强度、高生活压力后的一种自我释然。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躺平(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叫嚷着躺平)(1)

平凡的每一天里亦充满小美好

3[微风]当下


随着躺平一词在各种场合的高频率出现,或许它的内涵早已不限于最初的解释,它的诉说者内心也不完全是一种消极的心态。

有些时候“躺平”的背后想要传递的是“我累了,想要休息一下” “我想先从竞争中撤离,姑且做到力所能及的程度,而不是把自己的弓拉满的状态” “我现在做不到,你容许我慢慢来”

毕竟“躺平”之后还有“摆烂”一词,而它所代表的更多是一种消极的,或者极端的躺平。

偶尔的“躺平”有益于身心健康,但过度的躺平势必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

即使身处快节奏与焦虑的氛围,我们也可以找到一种方式或态度让我们更为平和而泰然地去面对,而“躺平”终究可能只是一种伺机而动,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终是心怀对美好与希望的追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