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没进化成骨包肉(人类为什么会失去)
人类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可以说,如果将现代人和最原始的史前人类进行对比的话,都能发现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且这种进化其实从未停止过,不过现在变得比较缓慢和细微,大家很难察觉到罢了。
而在进化当中,最重要的部分一定是“繁殖”,所以每一种生物都会根据自身的繁殖需求来做出相关的改变,不论是从生理上还是从行为上,只要管用就可以。自然界当中大部分雄性生物都有“阴茎骨”,而人类男性却没有。那么人类为什么会失去“丁丁骨”呢?这是进化优势吗?还是说从进化角度看其实是倒退了呢?
不同动物不同形状的阴茎骨
人类失去“丁丁骨”的原因人类和大部分生物一样,都使用有性生殖的方式进行繁衍,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最大的区别就是,需要雌性和雄性协助,才能完成生殖的需求。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有关求偶的竞争就存在了。
虽然原始人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但是他们之间也会有求偶的竞争。总之,人类有关性的需求以及行为方式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以及身体的进化在不断改变的。其实,消失的不仅是男性的阴茎骨,不少生物学家认为,女性最初也有发情期的存在。
男性阴茎骨消失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分别作出解释。首先,就是“繁衍”的需求导向。大部分动物之所以有着坚硬的阴茎骨,是因为它们随时都需要进行交配。而人类发展出社会性质之后,就有了固定的家庭单位。因此,人类男性在那时所面临的的求偶竞争并不像其他动物那么激烈。
生物学家吉特·奥佩表示:“人类阴茎骨的消失可能与当时婚配制度的改变有关,因为随着寻找配偶过程中竞争对手的减少,就不太需要用到阴茎骨了。
简单来说,人类是有一些时间来谈情说爱或者说交流感情的。雄性也不需要为了让自己的基因可以遗传而强制“性器官”能在短时间之内迅速交配。
其次,阴茎骨的存在对于人类而言,不是好事反而是坏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人类的相关特性就可以看出,那时的我们在动物界当中还是处在比较底层的位置的,而阴茎骨的存在有着另一个作用,就是使得交配的过程变得更加持久。
晚期智人(新人)是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
或许现在“持久”对于人类而言很重要,毕竟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性的认知和需求都发生了变化。但在那时,如果交配的时间越久,那么就意味着风险越大。因为,如果在专心交配的过程中遇见了野兽,那么就可能因为反应不及时,变成野兽的盘中餐。因此,对于当时弱小的人类而言,快速地交配有利于保全自己的生命。
再者,没有阴茎骨并不代表功能有障碍,换言之,这种情况也能够顺利使女性怀孕,那就够了。
精卵结合
毕竟那时人类的第一需求,就是“有效地繁衍”,失去阴茎骨对于人类群体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所以很明显,这是环境促使人类做出的改变,失去阴茎骨是进化优势,并不是所谓的倒退。
最后,就不得不提我们最成功的的进化选择了,也就是人类的“大脑”了。当动物进入发情期时,常常会在那一阶段处于兴奋状态,渴望交配,并且时常会出现“过度交配”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于生物机体本身其实是有着一定伤害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种生物的名字叫袋鼩,这种生物的雄性就会在发情期时陷入疯狂交配的境地。
根据观察,每到交配的季节,雄性袋鼩就会持续不断地与多只雌性交配,时间最长可以达到10小时以上。而付出的代价就是自己的生命,在交配完成后,雄性会在一周左右死亡,这是因为持续的交配内耗实在是太严重了。
人类失去了阴茎骨,其交配主要依赖海绵体的充血导致的勃起。从勃起机制来看,这一过程受到雄性激素水平、血液动力系统以及大脑下达指令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可以说是缺一不可。这种对于自身器官和行为的精准把控,以及高度调节,是“高级动物”才会出现的特征。
尤其是大脑,它不仅能让人类经过各种感觉的来感到刺激,还能在其中掺杂着幻想、回忆以及联想,帮助男性做好交配准备。
大脑产生的多巴胺使人兴奋
简单来说,人类的身体完全可以听从自己大脑的安排,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正常的反应。而不用像动物那样,随时都要保持交配状态或者在所谓的繁殖期持续蓄势待发,换句话说,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体的掌控权日渐变强,而动物并没有这种特性。
阴茎骨的作用通过以上的分析,想必大家已经理解人类为什么会失去“丁丁骨”了,这是进化的需求和趋势导致的。
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疑惑,是因为人类的这一点和自然界当中的大部分动物都不同,使得我们看起来有些“鹤立鸡群”。但实际上,人类在进化当中鹤立鸡群的表现远不止这一点,只不过这一点被很早发现并且提出了而已。
如果按照生物进化当中“用进废退”的相关说法来看,自然界当中生物的器官和身体构造,只要存在必然有其作用。因为没有作用的东西,会随着时间逐渐在生物体之上消失,而一直在其他动物身上存在的阴茎骨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大部分的哺乳动物都是由阴茎骨的,这种构造大多位于它们阴茎的顶端。这些动物阴茎骨的长度也不同,其形状看起来就像是“棒子”,当然并不是完全平直的,大部分都有弧度并且有的还呈现“钩状”。像猕猴和大猩猩的阴茎骨就非常的短小,猕猴的长度为11毫米,大猩猩则只有12毫米。
这个长度与它们的体型相比确实差异很大,而自然界当中也有阴茎骨特别长的生物。比如说海象,在人类发现的诸多化石当中,就有着海象的阴茎骨,其大小和长度看起来完全可以当做“武器”。而且,那时的人们估计还真的使用过这种巨大的阴茎骨作为搏斗的武器。
史前海象的阴茎骨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应该是蓝鲸。而蓝鲸的阴茎骨也很大,长度可以达到3米。不过平时它们都会将其藏在一个皮鞘当中,和自己的睾丸一起缩进身体里,很难被发现。
科学家认为动物的阴茎骨存在可能有着以下几种作用,第一种就是为了刺激雌性排卵。毕竟动物的繁殖期大多是固定的,这意味着它们要在有效的时间内做到最好,阴茎骨的存在不仅可以帮助它们保持随时可以交配的状态,还能有效的刺激雌性的生殖器官,使其立即排卵。
雌性的卵细胞
第二种作用,则是确保自己的基因可以留存下来。因为我们前文中提到了,有些动物的阴茎骨会呈现出“钩子”的形状,甚至说其上还会长有倒刺,比如说猫的生殖器。这种构造是为了在交配时“刮蹭”出上一个雄性生物留下的精子,而且由于体型相当,一些雄性在交配时无法完全压制雌性,阴茎骨的存在可以帮助它们更好的控制雌性。
科学家认为:只有需要长时间交配的雄性动物才会长出更长的阴茎骨,因为这种构造既可以使雌性怀孕,又能防止其他的雄性靠近。
很明显,自然界当中的动物并没有形成像人类这样的“社会性”,也并不存在伦理道德,更别说是一夫一妻制了。因此,它们的繁殖当中是有竞争存在的,阴茎骨的存在正是长时间的雄性竞争导致的。
人类“性”的异化当科学家们对人类的文明进行深度的剖析之后,就发现“性”在人类社会当中已经出现了异化的现象。可以这样理解,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性行为就是为了能够使种群繁衍,换言之,性行为和生殖是相辅相成的。
可反观现代的人类社会,性行为和生殖之间已经不能完全画上等号了,人类的性行为并不是单纯为了生殖,或者说是繁衍后代,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为“性行为”发生了异化。
已经不再受野兽威胁且物质水平优越的现代人类,开始关注性行为的附带“作用”,也就是会给人类带来快感,使人有不一样的体验。因此,才会有不少人认为人类失去阴茎骨是倒退,毕竟从现代的需求来看,这确实是倒退。
在未来,人类社会对于性的认知和相关需求还会迎来更大程度的变化。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无法避免的,毕竟我们现在对于物质的需求大都已经得到了满足,更加关注精神需求以及其他的体验也实属正常。
生物的性选择一直存在
因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我们有着很强的道德感和羞耻心,因此在人类社会当中谈及有关“性”的话题时,总会显得异常困难。
但是,性选择其实很早就在自然界当中广泛存在了,打破神学起源说的达尔文甚至仔细观察过自然界当中各种生物的性选择,将其编撰成了书,也就是《人类的由来和性的选择》。
像雄性孔雀长出漂亮的羽翼,在求偶时期展开并且对着雌性孔雀跳舞,就是自然界当中“性选择”的体现。此外,还有在自然界当中广泛存在的“一夫多妻制”,比如说狮群,这都是在长期自然演化之下各种生物自觉做出的性选择导致的。
遗传学家安格斯·约翰·贝特曼指出:
达尔文认为雄性渴望与所有雌性交配,雌性虽然被动,但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基于他对果蝇的研究,“似乎规律也是如此。
可见,其实当人类对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进行研究观察以后,很容易就能得出这种潜在“规律”的存在。科学家指出,这是因为大部分生物都是雌性独自承担着生孩子并且带孩子的责任,所以这就意味着雌性的“亲代投资”会更多。
因此,大部分生物的配偶竞争中,雌性往往不会参与,它们只需要等待“挑选”出最强的雄性就可以了。雄性求偶时激烈的竞争使得它们不得不变得“花枝招展”,让自己变得更符合雌性的审美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曾有科学家认为,人类男性阴茎骨的退化与女性的审美需求变化也有关,不过这一点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支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