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就业人才缺口(技能人才市场需求领跑)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虽然波动起伏,但基本盘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5月份以来,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改变前期走高态势,连续两个月下降多个机构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反映出就业市场的企稳趋势,其中,制造业等技能人才需求领跑二季度就业市场成为突出亮点,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未来就业人才缺口?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未来就业人才缺口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虽然波动起伏,但基本盘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5月份以来,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改变前期走高态势,连续两个月下降。多个机构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反映出就业市场的企稳趋势,其中,制造业等技能人才需求领跑二季度就业市场成为突出亮点。
就业形势出现好转
“5月份以来,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一系列政策措施发挥积极效果,就业形势出现好转。”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分析称。
王萍萍指出,6月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一系列稳经济稳就业政策措施落地显效、务工地劳动力充足等因素,推动了较快全面复工复产,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5.5%,比5月份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外来农业户籍人员失业率为5.3%,下降0.9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降至5.8%,比5月份下降1.1个百分点。19个省份失业率环比下降。
机构报告也显示出就业向好趋势。智联招聘2022年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6月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招聘需求回升,招聘需求人数增加17.73%,大于求职申请人数增幅,CIER指数(就业景气指数)回升至1.35。
58同城、赶集直招最新发布的2022年二季度人才流动报告显示,在用工需求方面,随着二季度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一系列援企纾困政策举措效果正在显现,经济回升带动各城市用工需求激增。成都、重庆、武汉、东莞、温州、北京、深圳、廊坊、广州、杭州等城市招聘需求旺盛,企业的发展信心、经营预期正在企稳转强。
从城市看,2022年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二季度,新一线城市招聘需求人数增速最高,环比增加21.42%,且大于求职申请人数增幅16.32%,CIER指数略上升。
2022年二季度人才流动报告也指出,新一线城市求职热度日渐走高,求职者对经济有潜力、保障有体系、环境有特色的宜居城市更为偏爱。
技能人才市场需求领跑
值得一提的是,技能人才市场需求领跑成为就业市场的突出亮点。掌握着专精尖技术、品质服务的“新蓝领”凭借职业自由度高、收入可观的优势成为不少劳动者的就业新去向。
人社部此前发布的“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车工、包装工、焊工、汽车生产线操作工等制造业岗位缺工状况持续。伴随自动化、智能化日益普及,技能型人才成为工厂老板们争抢的“香饽饽”。
58同城、赶集直招的调研数据显示,制造业等技能人才需求领跑二季度就业市场。2022年二季度,求职活跃度最高的职位当属普工/技工。智联招聘报告也显示,2022年二季度就业市场景气指数较高的职业仍为技工/操作工等。
根据2022年二季度人才流动报告,“制造业立市”“工业立市”等进一步提振了深圳制造业发展信心,更多劳动者决心成为新一代“南下逐梦人”。深圳不仅在二季度求职投递活跃度名列前茅,与一季度相比,投递量环比增速也最为显著,为43.58%。在全国,包括广州、天津、合肥、常州、汕头等地也纷纷加快发展制造业,提升城市竞争力。
不过,供需失衡依然存在。2022年二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指出,随着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会衍生出较多的普工/技工和机械制造设计岗位,但目前毕业生仍倾向于选择文职、行政等管理类职位,由此造成了一定的职业结构性矛盾。
重点群体加大就业帮扶力度
虽然就业形势有所好转,但总体就业压力仍不容忽视。“随着经济恢复,稳就业政策显效,二季度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呈现改善趋势,但是青年人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仍较突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必须持续抓好稳就业工作,特别是重点群体就业,要进一步落实稳就业政策,落实就业帮扶,促进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王萍萍表示,下一步,要继续加大就业政策实施力度,促进就业形势不断改善。针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加大就业帮扶和就业服务力度,积极推进农民工以工代赈,全力推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为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尽最大努力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对于高校毕业生,2022年二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建议,进一步推动企业与高校对接,通过汇聚优质企业资源和招聘岗位,继续为未就业毕业生,特别是困难家庭的毕业生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和精准帮扶等。与此同时,要鼓励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预期,努力提升就业能力。( 记者 班娟娟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