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定投技巧图解(胜律锁定战法下卷)

杠杆定投技巧图解(胜律锁定战法下卷)(1)

戴洪涛

毛泽东军事思想(包括毛泽东战争理论,即毛泽东兵法战法。)是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基础,深入地传承和汲取中国古代兵法战法心髓、广泛地借鉴和吸收西方现代战争学说精华,结合本土实际与时俱进创造而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的军事理论。人民战争的实践运用其实也离不开杠杆原理,敌、我、人民群众即杠杆中的三要素:敌(阻力)、我(动力)、人民群众(支点)。敌、我双方是彼此对立者,此起彼伏互为消长。关键之处则是人民群众,得人(民)心者得天下,那么人民群众就成了克敌制胜的战争伟力之高上源头、深远根系和广泛基础。中国的战争不管是革命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乃至抵抗侵略的自卫反击战争,要想取得胜利,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军队必须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党和军队必定是人民的党和人民的军队,我们的战争自然是人民战争。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多方帮助,才有可能牵着敌人的鼻子听命于我,使其陷入战争泥潭难以自拔,溺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古今中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有正义的战争、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进行的战争,最终必胜。何以至此?只是因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滑轮是用来提升重物并能省力的简单机械,是指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所组成的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简易机械。分为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也称复式滑轮,包括单滑轮、双滑轮、三滑轮、四滑轮、多滑轮等)。滑轮实际上是变形的、能转动的杠杆。主要的功能是牵拉负载、改变施力方向、传输功率等等。按滑轮中心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可将滑轮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定滑轮的中心轴固定不动,动滑轮的中心轴可以移动。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可构成滑轮组,不但省力而且还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西元前八世纪的亚述浮雕,展示的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滑轮,只能改变施力方向是为了方便施力。在中国,滑轮装置的绘制最早出现于汉代的画像砖、陶井模。在《墨经》里也有记载关于滑轮的论述。古希腊人将滑轮归类为简单机械,早在西元前400年,古希腊人就已经知道如何使用复式滑轮了。大约在西元前330年,亚里士多德在著作《机械问题》里的第十八个问题,专门研讨复式滑轮系统。阿基米德贡献出很多关于简单机械的知识,详细地解释滑轮的运动学理论。阿基米德曾经独自使用复式滑轮拉动一艘装满了货物与乘客的大海船,西元一世纪,亚历山卓的希罗分析并且写出关于复式滑轮的理论,证明了负载与施力的比例等于承担负载的绳索段的数目,即滑轮原理。

无论是定滑轮、动滑轮还是滑轮组,归根到底滑轮原理实际上就是杠杆原理,或为等臂杠杆、或为变向杠杆、或为省力杠杆。军事斗争、武装冲突的胜负机制、成败原理,亦可用杠杆(滑轮)来类比取象。大千世界森罗万象莫不遵循三大(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而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战争中的攻防双方不管是强敌抑或弱军,在理念导向与实战运用当中,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事物客观规律性,积极运用智谋技艺,巧妙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因素,顺利调动敌人为我所用,从而实行趋利避害克敌制胜,最终达到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目标目的。利用杠杆滑轮原理为指导的作战样式,大致表现为对称作战与非对称作战。无论现代战争还是未来战争、不管信息战争亦或智能战争、即便一线沙场或者全维战地,纵然传统武备甚至尖端兵器,作战的技法与战争的艺术皆不会改变,打仗的机理都离不开这个杠杆滑轮原理,古今中外的致胜机制概莫例外。

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之为定滑轮。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定滑轮不能省力,而且在绳重及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不计的情况下,细绳的受力方向无论向何处,吊起重物所用的力都相等,因为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相等且等于滑轮的半径。

动滑轮定义1: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定义2:若将重物直接挂在滑轮上,在提升重物时滑轮也一起上升,这样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的实质是阻力臂是动力臂一半的省力杠杆。

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装置。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可以省功,因为滑轮组省了力,但费了距离。为了既节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重物有几条绳索承受,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