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

“认识”王丹红已经有十年,每次安徽举行各类戏曲演唱会都能看见她的表演,他的身边总有徽剧传承人李龙斌陪伴。固定的演出曲目包括《蔡文姬》、《吕布与貂蝉》等。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1)

听说她主演的徽剧《贵妃醉酒》是上乘力作。只是我一直没有机会目睹。

好在2011年,王丹红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在安徽徽京剧院小剧场举行了《王丹红》折子戏专场。终于目睹了她的徽剧《贵妃醉酒》,王丹红饰演的杨贵妃雍容华贵、温婉纯真,相比京剧的大气,王丹红徽剧版的更加妩媚惊艳!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2)

在《贵妃醉酒》这个折子戏里,王丹红一颦一笑,一嗔一怒,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杨贵妃懊恼、嫉妒,情绪低落的复杂心情。整个表演唱腔,姿态,仪容华丽而高贵。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3)

《贵妃醉酒》里,杨贵妃万端愁绪无以排遣,她是玄宗皇帝宠幸的贵妃,更是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而王丹红,中国徽剧的当家花旦,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是中国徽剧的“皇后。”她演绎的杨贵妃的愁闷,何尝不是她自己的愁闷。只是杨贵妃的愁闷是玄宗皇帝的冷落,王丹红的愁闷则是为徽剧未来出路的担忧。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4)

2011年年底,黄梅戏《墨痕》央视开播,制片人徐君,王成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庆祝晚宴,王丹红也在场。此前因为采访国家一级编剧侯露,多次在文章提及过王丹红。没想到王丹红还记得这几篇稿子。她感谢我为徽剧呼吁。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5)

2012年,安徽两会前夕,接到王丹红的电话,她约我到一家咖啡厅,谈谈徽剧未来。我如约前往。当时王丹红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她充满活力,眼睛很亮,说话的语速很快,她急于表达对徽剧前景的堪忧;她急于表达,她和他的同事们还有能力拯救徽剧,让徽剧这个古老的剧种重现生机。

“徽剧的保护和传承是我眼下最关心的。”她话语间透出强烈的责任感。她说,徽剧有300多年历史,不仅孕育了京剧,中国几十个戏曲剧种都同它密不可分,而且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它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

她说“我是为徽剧而生,从17岁正式登台开始,徽剧给我带来很多荣誉,我必须为徽剧多做点事。”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6)

她说,在今年的安徽两会上,她要提两个建议,一是建议尽快成立专门的徽剧教学队伍,在老艺人传帮带的基础上,用科学方法培养徽剧接班人;二是呼吁加强对经典传统段子的保护和利用。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7)

“我选择坚守徽剧,相信一定会迎来这个古老剧种的再次辉煌”。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双眼更加明亮了,如同一个女人等待了20年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初恋情人一样。

慢慢地我跟王丹红熟悉起来,对她的成长故事也所了解,对徽剧也开始格外关注。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8)

王丹红的父母都是京剧演员,很小的时候,她就在剧团大院里看父母、叔伯、阿姨、兄弟姐妹们练功、排戏、演出,闹着玩儿似地跟在大人后面咿咿呀呀学练声、蹦蹦跳跳耍把式,不知不觉间出落成了一个机灵俏丽、人见人爱的小花旦。

她14岁考进徽剧班,17岁就被安徽省徽剧团借去挑梁演大戏。17岁演潘金莲,18岁演白素贞,19岁演杨贵妃。过了20岁,一发不可收,演孙玉娇、演杨玉环、演美貂蝉,《潘金莲》《白蛇传》《杨贵妃后传》等好戏一出接一出……年纪轻轻的她毫无争议地成了徽剧的当家花旦。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9)

1990年,为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全国各大戏剧艺术团体奔赴北京,戏曲界大腕荟萃,名流云集,极一时之盛。在这样的盛会中,王丹红《贵妃醉酒》的剧照居然被挑中,登上了纪念画册的封面。而此事直接给王丹红带来荣誉,1992年,她荣获文化部“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优秀演员奖,并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10)

此后一连好几年,她跟随剧团在全国各地演出,甚至去了台湾和日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掀起一阵关注徽剧的热潮。她以为她可以一直这样演下去,直到她老了,演不动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各种文化的冲击,戏曲渐渐门庭冷落。王丹红一下懵了,演出的机会没有了,只是偶尔在各种晚会上亮相一下。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11)

“徽剧不能死。”王丹红决心充一把电。1997年,她考进中央戏剧学院,希望在表演方面更上层楼。

刚刚步入校园,她因“徽剧名旦”身份以及多种艺术门类的表演才能,被来自瑞典的世界戏剧团选中了。

世界戏剧团是一个实验性的艺术研究机构,挑选各国有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家汇聚在一起,旨在寻找东西方艺术的“根”,他们在中国挑了两个演员,王丹红是其中之一。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12)

因不想放弃学业,王丹红拒绝了邀请,在中央戏剧学院踏踏实实学习了两年。直到毕业后,她才在世界戏剧团的再次邀请下走进了这个独一无二的“剧团”。她像海绵一样贪婪地吸收着别国的艺术营养,同时也不自觉地担负起传播中国戏曲、传播徽剧的职责,在参演该剧团《东边太阳西边月亮》的同时,还先后为瑞典和莫桑比克观众演出了她的拿手剧目《活捉三郎》。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13)

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了国外,才知道中国戏曲有多棒。比如简单到一块绸子,将它剪成很多块手绢,分给每个人,就可当作教具上课了,随便往空中一抛,扬脖、扭腰、接住、转花,几个动作就让外国同行看得眼花缭乱。而每一个动作外国同行都要学很长时间,这让他们非常佩服中国戏曲。”后来王丹红发现,仅凭她在戏曲方面的一技之长,即使离开世界戏剧团,也足以在海外工作生活下去,可她丢不下青阳腔。保留在徽剧里的青阳腔韵味深长、悠远动听,她无论随剧团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会借着这优美的声腔向外国艺术家和观众介绍徽剧、宣传徽剧。最后,抑制不住对徽剧舞台的想念,她终于离开斯德哥尔摩回到祖国。

回到安徽,她继续留在徽京剧院,只是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少,她开始迷失了方向。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14)

安徽是戏剧大省,有黄梅戏,庐剧,梆子戏,花鼓戏等十几种剧种,但是安徽卫视唯一一档戏曲栏目《相约花戏楼》竟然将播出时间安排在早上8点。戏剧重新走出桎梏,必须要让年轻人观众接纳,让年轻的观众能够耳濡目染了解戏曲。这样的播出时间也难怪让王丹红等安徽戏曲界忧心忡忡。

“全国来看,目前能挑得起大梁的徽剧演员只有十多个,做演员的不会贬低自己的事业,但我现在也只好承认徽剧是一个濒危剧种。”2014年7月1日在我办公室里,王丹红对我说。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近期内重新排演出几部过去的经典大戏,因为只要再过5年,连挽救都来不及了。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15)

她说,全国只有一家正式的“半个团”——安徽省徽京剧院,一半是京剧,一半是徽剧。“而徽剧和京剧并不是一个相同的戏剧种类,徽剧的前景堪忧,如果再不加以重视,等我们这代人离开舞台,徽剧真的就要消失了。”

她认为,相同的问题反映在年轻一代人才的培养上,小学员们在“徽京班”学习的5年时间里,一半时间学京剧,一半时间学徽剧。“这样的培养模式肯定打不牢基础,常备教学人员的缺乏也是一大问题。”

但王丹红也坦言,不能将问题简单归咎于刚毕业的孩子们。“首先是混乱的培养模式导致学员们功力不足,另外他们演出锻炼的机会实在太少。近年来,徽剧的演出机会屈指可数,大型徽剧也仅有一部2013年推出的《惊魂记》。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16)

“现在挽救,还来得及!我们这代人现在既能演又能传,我的老师们虽已近七十,但依然健在。”在王丹红看来,徽剧虽已濒危,但万幸的是目前老、中、青三代艺人群体仍然齐全。“这是最后一个5年了。等这个5年过去,老师们说不动戏了,我们的状态不在了,孩子们生疏荒废了,徽剧就再也没有被挽救的可能!”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17)

据王丹红介绍,1949年以后,安徽作为中国徽剧的发源地,共出过三代徽剧演员。上世纪50年代,培养出了如章其祥、曹尚礼、李泰山等一批徽剧名角;1982年,包括王丹红在内,有45名徽剧学员在安徽省艺术学校代培;2006年,第三批学员入读徽京剧院“徽京班”,在5年的学习过程中,一半学习京剧,一半学习徽剧。

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现名,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种类之一。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徽剧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它不仅是一种有着近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地方戏曲,更是孕育了中国国剧——京剧。除此之外,徽剧的影响也遍及全国,中国南北的几十种地方戏曲都与它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18)

2015年的安徽两会上,我再次看到王丹红,她的脸色暗沉,变的憔悴,昔日的风采不再,谈论徽剧时,明显感觉她的无奈和疲累。她不愿意再多说了。她明亮的双眼也不再神采奕奕。她的呼吁遍及整个网络。过去的日子里,只要有人的地方,她就为徽剧呐喊。但今天,我想她真的累了。这一刻,我甚至有些“心疼”她,一个演员没有舞台,生之何趣?作为演员,功名她早以拥有,但肩扛的责任,她怎敢松懈,只是人都会有累的时候,特别是她正确的呼声没有任何回应的时候,她的灰心意冷也只是她演绎的角色里--杨贵妃的哀叹而已。只是她不好酒,不会醉酒而渲泄。我知道凭她一己之力,如果政府不加以重视,政府不出重金扶持,振兴徽剧谈何容易?

就如同2011年她曾在央视《燕升访谈》栏目上所讲的,相比于奖项与荣誉,舞台本身才是演员们心中最重要的东西。

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安徽徽剧当家花旦王丹红的万端愁绪仅为三尺舞台)(19)

王丹红的悲哀其实是整个中国戏曲界的悲哀,不是年轻的观众排斥戏曲,而是他们没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顶级的国粹艺术,责任在政府。政府能重金请流行歌手参与各种活动,为什么不给戏曲演员一点点机会。更何况,“徽剧”是我们安徽的骄傲,安徽的“国宝”啊!“国宝”丢失岂不是愧对祖宗的恶行。

为戏剧而生的女人,没有舞台,再鲜亮的生命也会枯萎。我希望再度看到鲜亮的王丹红重“霸”徽剧舞台。或许这样的设想只是个美丽梦而已。(作者:展鹏)

王丹红

国家一级演员,享国务院终身津贴。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协会会员,安徽省政协委员。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和中央戏剧学院,曾获文化部优秀演员奖和安徽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拔尖人才称号,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作为艺术使者和访问学者,多次旅居世界各地演出和讲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