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来源大家知不知道呢(并箸而食日常使用的筷子进化历程)
简单的两根小细棍,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筷子也能做。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管哪个国家的人都要吃饭,要是按照取食方式来分的话,全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区域:一是欧洲、美洲、澳洲,主要用刀叉取食,可以称为“刀叉取食圈”;一是南亚、东南亚、中东地区,主要用手取食物,可以称为“手指取食圈”;再有就是东亚的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等地,主要用筷子取食,可以称为“筷子取食圈”。据说,今天世界上有超过15亿人使用筷子,普通中国人一日三餐中至少有一餐要使用筷子,你在使用筷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筷子的历史呢?今天,让我来说给你听听。
1、筷子起源早期,人类取用食物都直接用手抓,不用工具。是这样吗?肯定是!伸出双手来,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手指叫什么?食指啊!说到食指,有个成语和食指有关,叫“食指大动”。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四年》。有一次,楚国派人给郑灵公一只鼋,鼋就是很大的鳖。某日朝会,两位公子(公子宋和子家)一起来到朝堂门口,公子宋的食指忽然不由自主地动了一下,他对子家说:“刚才我的食指大动,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预示着今天有非常好吃的东西。”子家也没当回事。朝堂之上,郑灵公对大臣说:“昨天楚国送来一只大鳖,我让厨师做成羹汤,让大家都尝尝。”公子宋闻言哈哈大笑,郑灵公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还没等公子宋回答,子家就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郑灵公笑着对公子宋说:“你的食指大动灵不灵,寡人说了算。”到了分羹汤的时候,大家都有份,偏偏到了公子宋这里分完了。郑灵公就嘲笑公子宋:“你的食指今天不灵了。”公子宋也是暴脾气,从座位上起来走到郑灵公座位前,“染指”于鼎(就是把食指伸到盛有羹汤的鼎里)吮吸了一下,示威似的对郑灵公说:“你看,我不是尝到了吗?谁说不灵!”说完愤愤离去。郑灵公见公子宋如此蔑视他,起了杀心,要杀公子宋,公子宋也不是善茬,他先下手为强,抢先杀了郑灵公,郑国大乱。
哎!这真是美食引发的命案啊!
染指于鼎比喻获取非分的利益
用手取食,简单方便,但随着生产力发展,特别是随着熟食出现,再用手抓就不大适宜,有被烫伤的危险。一个笑话说:一个印度人对中国人说,我们印度人虽然不用筷子,但是什么也能吃。中国人笑了,晚上请你吃火锅!筷子最早是谁发明的,已经不可知。传说筷子的发明者有大禹、姜子牙、妲己等等,都不可靠。
箸字演变,图源:象形字典
筷子,古称箸、筯,又有梜、筴等称呼,这些字都有“竹”或者“木”的偏旁。制作筷子简单方便,用竹、木稍一加工即可。
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骨箸,距今7000年左右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呢?从考古来看,在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筷子,筷子在中国的历史已经长达7000年以上。不过筷子不是最早出现的食具,在此之前主要是用“匕”。
《说文解字》解释“匕”:“用以取饭”。《诗经·小雅·大东》里有“有饛簋飧,有捄棘匕”的句子,意思是圆簋里盛满熟食,上面插着棘枝做的匕。《仪礼·特牲·馈食礼》中有“加匕于鼎”的记载,意思是说鼎中的食物煮好之后,配上匕,供人享用。
青铜时代的玉匕、骨匕及商代的骨箸 图源:黑龙江省博物馆
从文献记载来看,商朝已经开始使用筷子。《韩非子·喻老》中有“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的语句,意思是说,商朝的贤臣箕子看到商纣王使用象牙制成的筷子,认为纣王将来一定会骄奢淫逸、追求享受,因此而担心。
《论语》《孟子》中都没有使用筷子的记载。到了战国时期,关于筷子的记载越来越多,除了前引《韩非子》之外,《荀子》中已经用筷子来打比方、讲道理,《荀子·解蔽》中说:“远蔽其大也。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折也。”意思是说,由于距离的原因,会产生视觉误差,从山下向上看,好几丈高的大树看起来就像筷子那么短小,但是想要筷子的人不会为此去爬到山上折树枝的。可见,当时筷子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了。
《史记》中记载了几个与筷子有关的故事。一是张良借箸筹划。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谋士郦食其向刘邦建议,秦朝已经灭亡,应该赶快分封诸侯,刘邦差不多被他说动了。郦食其还没出门,正好张良回来,刘邦一边吃饭一边招呼张良进来,把郦食其的话重复了一遍。张良说,大王要是听他的话,就完蛋了。刘邦问其缘故,张良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于是,他拿起刘邦面前的筷子做道具给刘邦讲道理,最终说服了刘邦。明代刘基(刘伯温)有诗赞曰“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侯一借间”。至于张良(留侯)怎么借助筷子阐述自己的观点,《史记》中没有详细说。
另外一个和筷子有关的故事是关于大将周亚夫的。《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周亚夫居功自傲,引起汉景帝不满。有一次,汉景帝在宫禁中召见周亚夫,赏赐膳食。他令人在一个大盘子中放置了一大块肉,既没有切开,“又不置箸”。周亚夫很不高兴,转身向内侍要筷子。汉景帝笑问,这还不能满足你吗?周亚夫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也不吃了,气呼呼地告辞而去。汉景帝望着他的背影说了一句:“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此后汉景帝找了个借口到底把周亚夫给杀了。
汉代人已经普遍使用筷子,既见于文献记载,也见于考古发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了长沙国宰相利苍的墓室,在利苍夫人辛追的墓中发现了一只漆碗,上面放置着一双竹筷。除了辛追墓外,在四川新都、山东嘉祥的汉代画像石中,也有使用筷子进食的场景。
绘有筷子的汉代画像石 图源:黑龙江省博物馆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筷子清晰可见
古代加工制作食物的方法以煮、蒸为主,尽管筷子已经普及,但仍然需要匕配合,匕箸并用。《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情节源于《三国志》。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先主方食,失匕箸”,刘备吃了一惊,手里拿的吃饭家伙掉到了地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新型的食物烹饪方式——炒——开始出现。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记载的炒鸡蛋,除了用油不同(当时用芝麻油),其方法与今天如出一辙。炒菜的普及,更加巩固了筷子作为主流取食工具的地位。尽管这样,匕箸共用还是持续了很长时间。南宋孟元老著有《东京梦华录》,追忆当年北宋京城汴梁的繁华生活。“吾辈入店……旧只用匙,今皆用箸也。”这说明,至晚到了南宋时期,筷子已经取代匕、匙成为主流餐具。
筷子虽然结构简单,但功能不少。如果要是吃面条、吃火锅,不用筷子只用勺子或者刀叉,肯定是事倍功半、十分狼狈。另外,筷子不仅可以取食,还可以辅助烹调,比如说打鸡蛋、箅出碗里的水分、给瓜果削皮等,用处很多。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曾专门写了一篇《圆桌和筷子》,里面说到:“筷子运用起来可以灵活无比,能夹、能戳、能撮、能挑、能扒、能拿、能剥,凡是手指能做的动作,筷子都能。”
梁实秋
筷子最初是用竹木制作,后来踵事增华,各种各样的原材料不断涌现。由象牙制作的称为“象箸”,由玉石制作的称为“玉箸”,而由金银铜等各种金属制作的更是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纯金密度大、分量沉、质地较软,本不适合用来加工成筷子,金筷子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用价值。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有一次唐玄宗赐给宰相宋璟一双纯金制成的筷子,宋璟不知道为何受赐,不敢接受。唐玄宗说:“所赐之物非赐汝金,盖赐卿之箸,表卿之直也。”意思是赐给你金筷子,不是为了凸显金的贵重,是用筷子表彰你的正直、直率。
唐代银箸 图源:黑龙江省博物馆
相比金筷子,银制成的筷子更有实用价值。银产量较多,易于镶嵌,而且还有一定的“鉴毒”作用。《红楼梦》里描写,刘姥姥进大观园之后,贾母请客,王熙凤给刘姥姥一双乌木镶银的筷子,说是菜里要是有毒,银筷下去就能试出来。此说有一定的道理,古代的毒物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砒霜一类的砷化物,一旦遇到银会产生化学反应,银的颜色会变黑。古代帝王、权贵为防他人谋害,使用银质筷子较多,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后,为防日本人在食物中下毒,每餐都用银质筷子自己验毒。
用玉石制成的筷子被称为“玉箸”。玉箸其实中看不中用,玉质地较脆,容易折断,无法承受大的温差变化,也是象征意义大于实用价值。古人诗句中常出现“玉箸”,用来比喻女子的眼泪。例如南朝梁刘孝威《独不见》中有“谁怜双玉筋,流面复流襟”的句子;唐代高适《燕歌行》中有“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的名句;唐代温庭筠《河渎神》有“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之句;连诗仙李白也常在诗中化用,如《闺情》里“玉箸夜垂流,双双落朱颜”,如此等等,不再具引。
2、箸是怎么逐渐变为“筷子”的?“举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现在“箸”已经不是常用词汇,普遍被筷子替代了,虽然南方少部分地区(如温州、福州、梅县等地)仍然使用“箸”的称呼,但其已沦为一个相对生僻的方言词汇了。“箸”是什么时候变成“筷子”呢?为什么要变?
明朝以前,在文献中找不到关于“筷子”的记载。到了明朝,陆容的《菽园杂记》和李豫亨的《推蓬寐语》都有关于筷子的记载,据后者说:“世间有误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筷子,今因流传之久,至是士大夫间,亦呼箸箧筷子者,忘其始也。”李豫亨是隆庆前后年间(公元1567年-公元1572年)的人,照他的说法,在他生活的时代,呼箸为筷,已经“流传很久了”。至于为什么这么改,按照陆容的《菽园杂记》说法,起源于吴中。江南水乡一带的船家“讳住讳翻”,每日三餐都“箸(住)”不吉利,于是称为“快子”,后来加上竹字头,变成了“筷子”。“筷”虽然出现,但很长时间没有被主流文化认可,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的大型字书《康熙字典》就没有收录“筷”字。
从“箸”演变为“筷”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明代小说中,两种称谓同时使用,到了清代依然如此,“筷”没有完全取代“箸”。前引《红楼梦》第四十回请刘姥姥吃饭就是如此,“刘姥姥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贾母又说,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在这一回里,有7次用“箸”,2次用“筷”。
明代的银二镶檀木箸、银二镶黑檀木箸、银二镶骨箸 图源:黑龙江省博物馆
清代的象牙箸、珊瑚箸、骨箸及骨雕箸筒 图源:黑龙江省博物馆
清末开始,“筷子”开始大规模取代“箸”。晚清四大谴责小说里,《官场现形记》中既用“筷子”也用“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普遍用“筷子”,只有几处用了“杯箸”这个固定词语;《孽海花》中只有“飞觞惊日月,借箸动风雷”一句中用“箸”字;刘鹗所作《老残游记》全用“筷”字。到民国时期,这种替代全面完成,像是鲁迅《在酒楼上》以及茅盾《子夜》等作品中,“箸”已经见不到了。
不过,“箸”也不是全军覆没,一些与箸有关的称谓还是保留了下来,一是盛放筷子的笼子仍称“箸笼”,二是夹取炭火的细长铁棍仍称“火箸”,这些都是“箸”的遗存。
经过长期的演进,筷子已经不单纯是食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礼器”的功能,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祭祀的时候,要摆上杯盘碗筷,放几双筷子、放在什么位置都有讲究;再有就是丧仪的时候,只有这时,筷子才被竖直插放在碗里。如果小孩子在吃饭的时候这么做,肯定会受到大人的严厉训斥。由于筷子成双使用,有“成双成对”的美好寓意,在很多地方,被用作婚礼上的信物和道具。
尼克松用筷子
与西方人惯用的刀叉相比,筷子简单、方便、造价低廉,功能更加完善。曾获诺贝尔奖的李政道博士评论筷子说:“如此简单的两根小细棍,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筷子也能做,真是高明极了。”当年尼克松在访问中国之前曾经努力练习过使用筷子,但效果一般。
今天,在餐馆里看到外国人非常熟练地使用筷子已经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或许,这就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