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没结婚的女生(一个30多岁没结婚的女人)
2023年,互联网突然流行了一个新词,“小姨文化”。
大意指,许多人都有一个特别的长辈——小姨。她们一般比自己年长5-20岁,但从小特别玩得来。童年时,小姨会带着小朋友做大人不允许做的事。长大后,她们是家族同辈人里最特立独行、自在随性的存在。
选择不婚或者独身,是众多小姨们的特点。有了小姨的“前车之鉴”,小辈在婚恋焦虑、年龄焦虑等问题前,多了“做自己”的选项。
这个新词给了我亲切感。比我大11岁的小姨,85后,向来是一个游离于世俗标准的存在。
我18岁成年后,小姨已经外出工作,与亲戚保持疏远的联系,也很少参加家族大聚会。在外婆的描述中,她是个不懂人情世故、有个性的女孩。
小姨在外婆的描述中是个不懂人情世故、有个性的女性/《兔子暴力》剧照
再到后来,催婚大战在小姨约28岁时打响。印象里,外婆总在那段时间打电话抱怨:自己和小女儿又吵架了。引发冲突的理由也是相似,她不想结婚,总看不上相亲对象,找不到男人。
很长时间,我那喜欢留短发、不爱穿裙子的小姨,成为家族里的“异类”。30岁后,她连安排的相亲都懒得应付,换了一份离家更远、广东省外的工作。她住在一名女性朋友的家里,有几个关系很好的朋友。每天两点一线,保持独身。
近年接触了更多女性主义思想后,我越发对步入35岁、保持单身的她感到好奇:婚姻与爱情,如多数人选择的那样,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吗?异性的爱、爱情、爱人,放弃这些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保持单身的女人,该如何面对可能孤独终老的人生?
小姨的生活让人好奇/《你好,疯子!》剧照
得益于“小姨文化”这个新词,我在春节与不回家乡的小姨通了3个小时的电话,谈论了我们之间从未触碰过的话题——婚恋、友情与原生家庭的那些事。
她不是一个刻板印象里因为忙于事业而错过婚恋的女性,相反,她有一份普通的工作,过着平凡、满足、有尊严的单身生活。
以下是来自我的小姨,坐标福建福州黄女士的讲述:
催婚催婚我是身在福建福州的广东湛江人。近些年换工作,我从同事的口里得知别人怎么形容我。他们说,“有一个打扮中性,30多岁没结婚的人要来我们这边了”。
这也许能体现职场对女性的一个衡量标准。以前去面试时,经常会被问道,身为未婚未育的女性,我的人生规划是什么?30多岁以后,面试官会直接地问,“你为什么不成家?”
我这时候会说,没有结婚的欲望。已经过了岁数,错过了婚姻。
他们听了挺满意。
《我,到点下班》剧照
彻底放弃“求偶”之前,我不是没有结婚的欲望。上大学时,我定过人生目标:在28岁前结婚。我当时很喜欢小孩,觉得女人要结婚,生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大学毕业时,我与当时的男友分手了。我们之间分合过几次,他都对我很抠门。有一次,我们去北京路逛街,这是广州人流量最大的步行街。当我感觉走得腿都要断了的时候,他提议带我吃一家绝味烧鸭饭。
经过各种弯弯绕绕的小巷,走了大老远路,我们来到了一家快餐店。我看到店铺就傻眼了,那里不是人气很高的老字号,一份饭10几块,旁边还有一个垃圾站。
我分手后,妈妈的催婚马上开始。她仿佛认为男人是从地里长出来——遍地都是似的,觉得我随便找个人就能结婚。无论我告诉她遇到了多么奇怪的男人,她都会说,“条件还不错,为什么不试试呢?”
27岁左右,这样的盼望达到顶峰。
妈妈的催婚变得频繁/《后来的我们》剧照
记得那年春节,我和妈妈在市区里的森林公园散步,想讨个新年好彩头。偏偏那时,我们爆发了至今想起来最大的争吵。
她在公园里对我发出心底的疑问:为什么还不谈对象?我回答说,没有合适的。
她回了一句:“为什么别人都有,你没有?”
就是这句“别人都有”,让我感到很讨厌,立刻对她发起火来。我解释过无数次,别人是别人,我是我,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选择。
在她的心里,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是每个人必经之路。她觉得我又不是聪明过人、可以有很大事业成就的女强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危险又奇葩的“不婚”想法。
我们无法在这件事情上达到共识。
求偶“催婚”高峰期时,我刚从广州换到厦门工作。有一天,我接到了一个来自湛江的电话,自称是婚姻介绍所的媒人,询问我的收入、工作等情况。我当时很生气,立刻和电话对面说,我不要结婚了。
后来我才知道,我给妈妈留念打印的照片,都被她像发广告一样介绍给了各种人。那一年春节回家,我把自己所有的生活照从她手上收了回来。
妈妈会把照片像发广告一样发出去/《荞麦疯长》剧照
吵架归吵架,妈妈介绍的相亲对象,我基本应允。
相亲的流程基本就是交换联系方式。双方先在线上聊天,有感觉了再见面。刚加上微信的前几天,大家都会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双方接触还比较客气。但再过几天,许多相亲对象就会直接表明想法,比如他期望一年内结婚,以便接下来的生育计划。
虽然大家都是大龄青年,但他们的相亲就是为了生育。这一步迈得有点大,我无法接受。
有一个在深圳买了房的男人,他在自我介绍时把各项条件列得很清楚,计划一年内生小孩,聊天也很殷勤。话里话外给我的感觉是——反正你没有一份像公务员一样的好工作。我的条件还不错,何不先嫁给我,先成家,再就业?
他的条件没有好到让我放弃事业。神奇的是,我们在圣诞节建立联系。来年春节,他竟然在朋友圈宣布结婚。同年,孩子出生。那时我意识到,也许他和我聊天的同时,也在和好几个女孩聊。
相亲的对象有可能同时在和好几个女性沟通/《南方车站的聚会》剧照
这些经历都加剧了我对相亲的抗拒,连对待脱单的态度,也从以前的积极变成了退缩。
很难说清楚转变具体是怎么发生的。只记得大学刚毕业头几年,面对喜欢的男性时,我还会战战兢兢,担心因为自己的小动作或者说错话,人家就不喜欢我了。我喜欢穿裤子,但有时候见男孩,我会穿上小裙子,化个口红,甚至留了长发,表现自己更柔美的一面。
很“恋爱脑”。
2013年一次中学聚会,我见到了多年没见的初中同学。他在湛江当了公务员,人很热情,我对他感觉不错。于是和他吃饭,硬着头皮加入了让我不自在的初中同学圈子,就为了多和他见面。
假期结束,我回广州工作,经常主动找他聊天。
《燃烧》剧照
半年后,我在回家乡的大巴上,给他发消息,暗示他可以接一下我。他回了一句:“在开车,等一下回你。”
等了一会,他回复:“女朋友在车上。”
我羞愧得抬不起头。
这也许就是我一直单身的原因:相亲的我瞧不上,我喜欢的人看不上我。
婚姻的意义过了28岁——我自己期望的结婚年龄期限时,我开始对婚姻和家庭有了新的思考。
我的观察样本是身边人。玩得很好的,一度让我认为“朋友比天大”的伙伴,她们陆续步入了下一个人生阶段。
但看着她们的经历,我感到结婚就像抽盲盒。
比如,我的高中同学,她上大学时谈了恋爱,那时她正经历异地恋,假期才能和男朋友见面。
但每次假期过后,她都会和我哭诉,男友有暴力倾向,动手打人。有一次,他一拳把她打到贴在墙上。她和我倾述时已经过了好多天,她的心脏仍隐隐地疼。
朋友被家暴却依旧踏进了婚姻/《门锁》剧照
我总劝说她分手。出乎我的意料,两人最终不仅携手步入婚姻,而且生了两个小孩,前几年经常在朋友圈晒娃。
我在广州的另一个女性“盟友”,她也做出了让我吃惊的选择。20多岁时,她因为经常性呕吐,去医院检查发现,脑里长了一颗先天性肿瘤。这颗瘤会压迫神经,情绪激动时有随时爆裂的危险。
她的家族有类似的疾病史。她的表嫂在怀二胎时,就因为瘤脑子大出血,孩子通过剖腹产生下。两三年后,她的表嫂还处在只能简单认人,不能说话的状态。
生育对于她这类有病史的人而言,有极高风险。而她有房有车,日子本过得很滋润。但近年她嫁给了一个坐过牢的男人,现在正怀着孕。
偶尔找她聊天时,聊天框都会弹出她老公做饭的视频,整个朋友圈也都是关于老公。
《诗人》剧照
我很难评判这样的婚姻关系。但我已经明显感到,自己和生活的家乡、所处的环境产生了剥离。许多同龄人先我一步谈恋爱,接着结婚生小孩。按部就班地,为了家庭,不停赚钱生活。没有人讨论婚姻到底能不能让人幸不幸福,两性关系怎样才能长久愉悦。没有人和我探讨这些,让我感到很错然。
我妈还有长辈在催婚时,经常会说,找到一个合适的人结婚,“1 1可以大于2”。但我有另外的逻辑,既然1 1可能大于2,是不是也存在小于2或者为负数的情况。
许多人还会反驳我,你都没有尝试过,怎么知道婚姻不美好?
那我就回复她,我为什么要去尝试。花这么高的尝试成本,如果成功了,没问题。失败的话,没有人可以代替我承受这个痛苦。我是真正的当事人,不愿意去冒这个险。
这个时候,催婚的长辈会气急败坏地说我:固执、不听劝,一票否决世间的婚姻。
不想冒结婚的险会被长辈说固执/《后来的我们》剧照
转折被催婚催到顶点的时候,我也曾真心地盼望过赶紧结婚。至少这样,我过年回家不用面对妈妈的压力。
但最后转折就发生在妈妈猝不及防的离世。当天是我31岁生日,在公交车上,我接到了电话说,她已经离开了。
我难过得整个人跪在地上。
在过往的10年间,我和她算是相依为命。记得我上大一第一学期时,家里的“顶梁柱”爸爸就去世。我和妈妈习惯被家人照顾,没有独立生活的技能,但这种生活,一下被打碎。
《后来的我们》剧照
爸爸离开后,我不得不一个人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各种困难。妈妈以前长期做家庭主妇,不是什么独立女性,她情绪崩溃时,我还得安抚她的情绪。
从那之后,我很少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上大学时,有一次我放假准备回家,和妈妈说想吃西瓜。她回复我,家门口的水果摊就有西瓜,自己抱一个回家。
这些经历让我很早对人生有更残酷的理解,不再希冀依靠任何人。爱人也只爱7分,任何感情我都不会过于投入。我很害怕投入了,选择相信一些美好的可能性后,结果完全相反,我又会受伤一次。
妈妈在我31岁生日时的去世,对我的打击很大。她的结局更让我怀疑结婚、生育的意义。
母亲的经历也影响着对婚姻的思考/《春潮》剧照
1986年我出生了,但父母却被罚款,付出了很大代价。从小亲戚们给我灌输:“你是超生的,以后要好好回报父母。”过去人们常说“养儿为了防老”,但我的妈妈临终前,没有享受到被子女好好照顾的福气。她是独自离开的。
后来我回过头想,在我们如今子女普遍离家工作、与家人越来越远的趋势下,一个老人临终的结局很可能就是独自离去。
一个人是否会孤独地面对死亡,和结婚与否,生育与否,都不一定相关。
女性友谊母亲去世后,我放弃了结婚的打算,也没谈恋爱。一方面是深知自己身为女性,年龄等条件已经陷入被动。现在经人介绍的男性,许多已进入二婚。
再加上我之后都住在外省。周围男性透露的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习俗和文化差异,让我感到难以忍受。
公司同事曾经想撮合我和另一个男同事。他老实本分,做事踏实。但记得有一次,我们闲聊讨论起鞋。他不理解为什么一双匡威运动鞋要卖几百块。接着说,在他们老家办婚礼,没有几个人会穿鞋过来喝喜酒。因为村民大多数出海打渔,没有穿鞋的习惯。
听到这些差异,我立马退缩了。
《非自然死亡》剧照
彻底放弃婚育、求偶的念想后,我的人生轻松不少。以前为了找对象做出的让步,有些“恋爱脑”的自我改造,如今都被抛之脑后。我可以留短发,穿牛仔裤,几乎不需要任何打扮地出门,怎么舒服怎么来。遇到让我感叹的事情,我就直接说“怎么那么牛X”,不再需要自我克制,表现女性柔美的一面。
与朋友的玩耍也变得更加没有负担了。我不再需要对异性面前表现魅力,只用在人群中做自己。
妈妈去世后,我在福州的好朋友家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她的妈妈对我视如己出,像亲女儿般照顾。我和她们家关系迅速升温。
巧的是,好朋友也是一位不想结婚的女性。她见证了家庭里婚姻的各种撕扯和悲剧,不再希望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很自然地与另一个同样单身的女孩结成女性联盟,平日一起吃饭看剧出去玩,打算不结婚,搭伙过日子。
和女性朋友搭伙过日子也是一个选择/《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剧照
我想过一个问题,女性友谊到底能不能替代异性恋。后来,我试图问其中一个朋友,“如果我出事了,十万火急需要20万,你会不会借给我?”她想了想说,“如果是你们,我愿意。”我能感受到她说话的真诚,当时把我感动坏了。
朋友做成这样,可能比很多人的对象都要好。
我们仨也讨论过,等到老的时候,没有婚姻,人会不会很孤独。我们的答案都一样,完全不会。只要有网络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消遣的对象多得是。
当然,我依然不敢肯定,我们之间的感情坚不可摧。我和好朋友说过几次,我在她家住,买的东西,都是可以拎包就走的。我很早就学会了不过多打扰别人,虽然现在的友情很好,某一天万一有什么事让感情破裂了,我会很干脆地直接走人。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现在什么都还没发生。我的单身生活过得很爽。即使身边有些人会用不结婚的标签不怀好意地贴在我身上,我也不会在意。我总心想:去你妈的,我怎么舒服怎么来。
唯一感到焦虑的是养老。30岁后,我的身体每况直下,爬山只能爬到半山腰。
我现在安慰自己,先多攒钱,社会将慢慢进步,变成适用于单身人士的一天。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朱秋雨
编辑 | 吴擎
排版 | 菲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