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方言养汉头(鲁西南方言杂谈-寨壕)

鲁西南地区,平原居多,大一点的村庄,都会围绕着庄子挖一条深沟,挖出的土一般接着沟内沿堆成寨墙。有的村庄设两个寨门、也有设四个寨门的,人进出村庄只能走寨门。这就是鲁西南农村,古时候防卫村庄的一种方法、设施。

临沂方言养汉头(鲁西南方言杂谈-寨壕)(1)

2021年4月拍摄

围绕寨墙的沟,当地人就叫它“寨壕(拼音读音zhài háo)”。《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也是这个意思。寨壕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代存雨水。下大雨时,村庄里的雨水就可以排放到寨壕里,既储存了雨水、防涝,也防卫坏人进入村庄。

临沂方言养汉头(鲁西南方言杂谈-寨壕)(2)

我儿时所在的鲁西南村庄,就是一个寨子,有寨墙、寨门、寨壕。东西南北四个寨门,连接寨门的是两条当街(街道),村里人出入走寨门。土地承包改革之后,村里人家盖新房、垫院子,都开始从寨墙上取土,逐渐的寨墙就没有了,但寨壕一直就有,每到雨季,寨壕里就有雨水。寨壕与田地里的沟相连接,沟内的雨水多用来浇地用。如果水多了,就随沟的走向排到河里。

当时,每到夏天,我与小伙伴会到寨壕里游泳、逮鱼,玩的不亦乐乎。到了吃饭的时间,就有听到母亲的呼唤,“别再壕沟里玩了,都回家吃饭去”。若壕沟里没有水的时候,我一般是放学后,牵着自家的羊群,到壕沟里放羊,同时,手里拿着一个用铁条做成的钎子,钎沟内落下的树叶。每钎满一钎子树叶,就撸到粪箕子里。待羊吃沟内草,吃饱了,就扛着一粪箕子树叶子,牵羊回家。

临沂方言养汉头(鲁西南方言杂谈-寨壕)(3)

2021年4月拍摄

近期,据儿时的伙伴发来的视频看,寨壕基本上没有了,都让土淤满了,着实有点可惜。若雨水大了,庄内的水咋往外排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