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i相关(BCI之后如何考量那些)
记者 |耿挺
实习生 |张悦
2021年3月,新疆棉事件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焦点。在事件发酵的过程中,许多人可能会好奇:“那个‘BCI’究竟是什么来头?”其实,它是一个非营利的国际性会员组织机构,全称为“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在全球拥有超过400名会员组织单位,包括了棉花种植单位,棉纺织企业和零售品牌。对于棉花供应商来说,如果拿不到BCI认证,就无法给BCI会员中的零售商品牌供应产品。也就是说,BCI通过其对标准话语权的掌控,牢牢卡住了棉花供应商的脖子。
发达国家掌握了大量国际标准的话语权,因此国际标准往往倾向于发达国家的利益,导致发展中国家成为标准的被动接受者,甚至时常因标准成为被牺牲者。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标准壁垒是表面上最好通过,其实也最具杀伤力且难以克服的壁垒。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将发力“卡脖子”工程,而中国在制定国际标准上话语权的缺失,实则同样是卡住我们脖子的一大痛点。
国际标准有时也是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国际贸易领域,国际标准是牵制出口方的一大杀器,中国曾屡屡遭到国际标准的辖制。
据悉,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之际,中国的陶瓷产品遭受大量亚、非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壁垒,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直接援引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产品标准,这使得中国的陶瓷产品出口遭受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最严重的风险。
中药材出口领域亦是如此,我国出口的中药材在欧美及日韩等国市场上多次因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被查扣,关于农药残留的国际标准已成为中药走向世界的限制。
而在新兴的科技领域,国际标准的话语权常常落入他国之手,成为了我国许多科技企业的桎梏。2019年华为被部分全球技术标准组织踢出会员名单已是一例,而在中美对峙愈加严重的今天,下一颗关于国际标准的“雷”会在何时引爆,实在是悬在我国众多科技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抢占国际标准“山头”至关重要
对于许多行业而言,国际标准是一个“抢占山头”的过程,一旦确定,再夺取话语权实非易事。如铁道领域,使用比较广泛的标准轨距是1435mm,而这只是“路径依赖”的结果,第一次使用1435mm作为轨距可能纯粹出于偶然,但人类的技术演进与制度变迁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效应,因此1435mm成为了通行至今的国际标准。
因此,对于我国占据优势地位的领域而言,“抢占山头”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助力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化被动为主动,更能助力我国更多优秀科学技术走向世界。
近年来持续被关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实为一例。在燃油车时代,国内车企均难以和国外公司相抗衡,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车企却有着弯道超车的机会。并且,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制定上确实具有先手优势,如我国制定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已成为与美国、德国、日本并列的四大标准体系之一。因此,如何通过制定标准而“趁胜追击”更是当务之急。
打铁还需自身硬
面对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完善现有国家标准,制定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若国家标准低于国际标准,就易造成贸易出口时的碰壁,如上文所提到的陶瓷出口,以陶瓷烹饪器皿的铅镉含量为例,国际标准主要是ISO 6486-2:1999(E),而国内的标准是GB 4806.4-2016,前者规定铅镉限量为铅≤0.5 mg/L、镉≤0.05 mg/L,而后者要求铅 ≤ 3.0mg/L、镉≤ 0.30 mg/L,两相比较可以发现,国际标准明显严于国内标准,因此造成了易遭遇标准壁垒的尴尬。在部分技术领域,我国确实存在着起步晚因而实力相对落后的问题。因此,不妨适当地提高国家标准,从而实现对技术进步的倒逼。
其次,要督促相关行业积极参与各项标准的制定,增强我国的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中国计量大学副教授隋月红曾表示,每当与身边的企业家聊起标准时,总是“不了解、不感兴趣”,甚至第一反应是“对欧美标准的检测与认证”,我们已经习惯了作为国际标准的接受者,而没有想过成为国际标准的主导者。企业常常对标准“不感冒”,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最后,面对暂时无法突破的标准壁垒,必须要有合规维权的意识。一份针对信息通讯行业的调查显示,有约三成信息通讯企业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有一定了解,有26%的调查企业建立了检测实验室,但仅有9.5%的企业参加过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工作,可见当下合规维权的意识依然较为淡漠。
总的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卡脖子的标准壁垒,我国无论是在技术实力方面还是标准意识方面,都仍有较大的努力空间。
本文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