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短板问题(陶瓷企业之痛)

有两组数据在陶瓷行业引发热议。一组是微信公众号《财经十一人》从各行业中选出了“内卷度”最高的十个行业。根据测算,陶瓷行业位列内卷榜第四名,内卷度为75%。

“内卷度”最高的十个行业依次为:房地产、景区、航空机场、陶瓷、养猪养鸭、酒店和餐饮、影视、乘用车和客车、农产品加工、园林工程。

另一组数据是,2021年中国仍为全球最大的瓷砖生产国、消费国与出口国。2021年全球陶瓷砖产量183.39亿㎡,中国陶瓷砖产量为88.63亿㎡,占比48.3%,几乎占据世界瓷砖产量的“半壁江山”。其次,在瓷砖消费量方面,2021年全球瓷砖消费量182.09亿㎡,中国瓷砖消费量为82.68亿㎡,占比45.4%。

陶瓷行业短板问题(陶瓷企业之痛)(1)

过去,陶瓷企业一直感慨行业“内卷”之严重,上述数据印证了陶瓷行业“内卷”程度的确非常之高。

其次,中国陶瓷砖人均产量、人均消费量放眼全球均已处于较高水平,若参照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未来中国瓷砖产量、消费量均有减少的可能。

2022年,陶瓷企业已经明显感受到“内卷”和产能过剩对行业带来的影响。无论是陶瓷厂家还是经销商,纷纷感叹“生意难做”。在刚刚过去的“金九”,不少陶瓷企业反馈,在一轮又一轮的“涨价潮”下,9月下旬经销商出货的热情稍微高涨了一些,不过销售虽然略有增长,但企业生产成本高企,利润越来越微薄。此外,亦有陶瓷人分析,目前终端销售市场不温不火,9月份的相对热销,或许只是经销商将瓷砖运回到自己的仓库。

陶瓷行业短板问题(陶瓷企业之痛)(2)

形象展示 图文无关

原料、能源等成本都在涨,陶瓷企业利润如何保证?

瓷砖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但很多厂家的瓷砖价格却难以上涨,甚至由于激烈的恶性竞争,价格越卖越低。不少行业人士纷纷坦言,瓷砖早就该涨价了,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以及大多数化工料的价格持续攀升且处于高位,很多瓷砖品类的利润早已被挤压得所剩无几。

今年开年的时候,广东陶瓷厂天然气单价创新高,清远、恩平陶企天然气价格一度涨至7.18元/立方米。广东一家陶瓷企业负责人回忆,“当时我们的瓷砖价格微微上调了一些,但更多的还是延续去年年底的砖价。”

他进一步提及,当时行业里750×1500mm瓷砖出厂价普遍在40多元/片以上,折算下来每平方米瓷砖的出厂价至少在38元以上,当然一些品牌企业出厂价要更高一些。然而,进入5月份以后,陶瓷厂天然气价格开始回落,很多厂家的瓷砖价格也同步下调。

“在激烈的恶性竞争下,750×1500mm瓷砖出厂价持续下跌,折算下来有的厂家每平方米只有30多元,低于年初的每平方米38元以上。”在原材料、化工料、天然气、煤炭等成本价格都在上涨的背景下,陶瓷企业的利润如何保证?

陶瓷行业短板问题(陶瓷企业之痛)(3)

不仅如此,化工原料成本价格增幅较大,釉面砖的利润空间亦受到很大影响,比如硅酸锆、碳酸锶、氧化锌等化工料价格整体均处于上涨状态。有广东陶瓷厂采购人士坦言道,与2020年相比,在瓷砖产量不变的情况下,目前仅化工料的采购成本每个月至少增加数百万元。

“以硅酸锆为例,如果按每吨上涨8000元来计算,我们厂每月的用量是100多吨,那么这就得多支出近100万元成本。”该采购人士如是说道。

此外,氧化锌也涨了大几千,尿素、纯碱、液碱等价格整体上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上调,水玻璃从600多元/吨涨至1300元/吨;片碱还在5000元左右的高位徘徊,而涨价前的价格是1800至2200元/吨。“总的来说,仅化工料的采购成本一个月就增加了数百万元。”

产能过剩、恶性竞争……陶瓷企业“降价易、涨价难”

而在市场端,最近几年来“金九银十”与其它时间段的淡旺季之分越来越不明显。“就目前的销售表现来看,我们9月份的销售和8月份差不多。”不少陶企透露,近两年的市场压根就没有所谓的旺季和淡季。

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中旬和下旬,由于煤炭、天然气、原料等价格上涨,广东、山东、湖北、江西、四川、河南、广西等产区一批陶瓷厂纷纷宣布上调产品价格,但不少业内人士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

陶瓷企业“降价易、涨价难”,伴随着陶瓷行业的产能过剩和市场恶性竞争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瓷砖涨价吗?“暂时不敢涨,因为生意并非真的好。”面对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瓷砖单价“涨”与“不涨”成为不少陶企两难的选择。

陶瓷行业短板问题(陶瓷企业之痛)(4)

今年来,全国很多陶瓷产区开窑率相比往年处于较低水平,仅有少部分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区开窑率比往年高,主要原因:一是市场的被动原因,导致开窑率不高;二是生产成本高企,部分低端低值产品涨价难、利润薄,面临“生产一片亏一片”的窘境,企业主动停产低值砖。

广东一家陶瓷厂透露,以其企业为例,受市场和成本影响,今年以来就没有满负荷生产,3月至6月份开窑率为75%,7~8月份开窑率为50%,8月份后相对有所转好。“今年以来,即便是销售最好的4月份,产销率也只能做到80%。”

陶瓷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不论想什么办法,产销率都很难达到100%。”有陶企负责人无奈地说道,“成本上涨得这么厉害,我们肯定是想涨点价的,但真的不敢涨。”

(全文完)

陶瓷行业短板问题(陶瓷企业之痛)(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