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与杨贵妃的传说(月饼是怎么来的)

月圆中秋,阖家团聚 把酒赏月,人生幸事。盼望着,盼望着,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即将到来。

当然,大家不是为了那三天法定节假日才感到高兴,其重要原因是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佳节,亦是阖家团圆的节日。

在外游子或许会抽出时间回家探望父母亲友,若无法归家,则会向明月寄托思念,托它送给远方亲友。

因为南北方民俗习惯的差异,各地中秋习俗不尽相同,但月饼应该是全世界华人在中秋节这一天必备的食物。

月饼与杨贵妃的传说(月饼是怎么来的)(1)

查阅典籍资料发现,月饼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太师饼”,直至唐朝中期,贵妃杨玉环将其改名为“月饼”。

为了不破坏月饼的整体,杨玉环向唐玄宗李隆基提出,要按人切块分食。

中秋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古人认为月亮上住着神仙,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月圆时祭拜月神。

与小年“祭灶节”一样,到了中秋时,人们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祭品,用于供奉月神。年轻的姑娘们祈求月神嫦娥保佑自己貌美如花,早日找个如意郎君。

祭祀完毕后,便会分食这些供品,其中就有代表月亮的圆形饼子,此乃月饼的最初原型。

月饼与杨贵妃的传说(月饼是怎么来的)(2)

还有一说就是西周时期为纪念闻仲太师制作的“太师饼”。

古时候的月饼其形状、大小包括内里包含着的馅料,与如今市面上出售的月饼相差不大。当然,除了冰皮月饼、鲍鱼月饼等一些商家推出的新品之外。

据史料记载,古代月饼又香又甜,不只有烘烤出来的,还有上锅蒸煮出来的月饼。馅料五花八门,制作手法也是不尽相同。

汉朝之前,民间称呼月饼为小饼、团圆饼、太师饼,唐朝初年中秋节彻底定型。

因为隋唐二朝南北文化得到空前包容,许多游牧民族为了与唐朝打好关系,特意制作出馅料丰富的月饼进贡给皇亲国戚,但此时的月饼还被称之为“胡饼”。

月饼与杨贵妃的传说(月饼是怎么来的)(3)

直至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杨玉环奉命出家为女道士,改名杨太真,然后进入长安的宫中,从此侍奉于唐玄宗李隆基的身边。

这一年唐玄宗已经56岁,杨玉环仅20岁。值得一提的是,杨玉环首任丈夫正是唐玄宗的第十八子李琩。不得不说,唐朝人婚姻观念的开放程度,比至今朝都不遑多让。

玄宗统治下的开元、天宝年间,正值唐朝最后阶段的全盛时期。与无数帝王一样,唐玄宗此时的首要任务不是治理朝政,而是想方设法地想问上天再借500年。

杨玉环明白,若不能顺从玄宗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自己就无法获得这个掌权者的宠爱。

这一时期,杨玉环竭尽所能,连各种小事都奉承迎合唐玄宗,其中就有把“胡饼”改名为月饼。

月饼与杨贵妃的传说(月饼是怎么来的)(4)

据说,天宝年间的某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与杨贵妃正赏月的时候,唐玄宗突然嫌弃“胡饼”这个名字不太好听,甚至犯了忌讳。

杨贵妃及时开动脑筋,她眼珠一转,仰望皎洁的明月对唐玄宗说:“陛下不必动怒,胡饼不好听,那不如将其改名为月饼。”

玄宗听完哈哈大笑,忙问爱妃,是如何想出如此优雅的称谓?

杨贵妃答道:胡饼与月饼仅一字之差,两种称谓却有不同的意思。称其为胡饼,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将其改名为月饼,则是让天上众神都知晓陛下的虔诚,在今后的修道过程中就会大受裨益。

所以说,杨贵妃把胡饼改为月饼,其实就是想满足唐玄宗那虚伪的自尊心。不过这一改,的确是为月饼定下了正式名称。

月饼与杨贵妃的传说(月饼是怎么来的)(5)

看到唐玄宗如此高兴,杨玉环便趁热打铁,为月饼定下了一条规矩。她认为,宫里的月饼一定要制作得又大又厚,到了中秋月圆时,按照皇子与大臣的数量,将一块大的月饼分成若干小块赐予众人。

这样不仅能彰显皇恩浩荡,同时还能拉近君臣之间的距离,可谓一举两得。 甚至唐玄宗还能以此招买人心,比如宫里可以制作特殊的月饼,将其送往边疆,犒劳守卫将士。

玄宗觉得此计甚妙,于是之后的每年中秋,玄宗都会命人制作大型月饼。据说一个月饼能重达15~20斤,里面各种馅料都有,口感不俗。

现如今,山东地区流传一种名为“锅饼”的食物,有人说锅饼就是杨玉环发明的大月饼。只不过根据各地饮食风俗不同,制作方法与馅料选择才有了明显的差别。

某些南方地区至今存在分食月饼的情况,没有回家来的亲人,家长要把属于他的那一份月饼认真保管起来,待他们回来时品尝,才算圆满。

月饼与杨贵妃的传说(月饼是怎么来的)(6)

后来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为了与唐玄宗一较高下,特命御厨制作一种直径约两尺多长,重达25斤的大月饼。使用的馅料极尽奢华,即使存放四个月都不会坏。

根据民间野史记载,杨玉环把胡饼改为月饼后的某一年中秋,唐玄宗与申天师赏月喝酒。望着皎洁的明月,唐玄宗兴致勃勃:“世人常言广寒宫住着一位嫦娥上仙,若能一睹广寒宫与嫦娥,算是了却心愿。”

沈天师不忙不忙,他让玄宗躺在榻上,一番手舞足蹈,玄宗沉沉睡下,在梦里居然真的见到了广寒宫与嫦娥。

玄宗醒来后找到灵感,令人编排了《霓裳羽衣曲》,每逢农历八月十五必定会大摆宴席庆祝。

以上就是杨玉环与月饼名称的由来,除此之外,民间还有许多关于中秋和月饼名称的来历。宋代文人吴自牧与大文学家苏轼都曾经在各自的作品中留下关于中秋或月饼的记载。

月饼与杨贵妃的传说(月饼是怎么来的)(7)

总而言之,中秋节是日常生活的亮点,其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节俗形态从古至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明月依旧,人心已非。中秋节习俗形态的演变史,就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这几年因为疫情的影响,许多游子无法按时归家团聚。然而,只要心中装有家人,纵然隔着万水千山,也仿佛从未远离。

参考文献:

[1] 中国的“月饼文化”[J]. 缪士毅. 北京档案. 2011(09)

[2] 月饼名称演变史. 杨斌鹄. 2015-10-10

[3] 月饼的来历[J]. 普洱. 2010(09)

[4] 中秋旧事[M]. 河北大学出版社 , 韩养民, 200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