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习惯改变可能是什么原因)

#健康真知计划#

大便是否正常是判断胃肠功能乃至全身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人排便应该是有规律的,每天1~2次,或者2~3天一次,大便成形,为黄色或者褐色,排便通畅,如果排便习惯出现了改变,常常预示胃肠道或者身体出现了问题,那么引起排便习惯改变的原因有哪些呢?

为什么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习惯改变可能是什么原因)(1)

先看看人体排便的生理过程

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天吃进的食物,经过胃和小肠吸收后进入大肠,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被吸收进入血液,被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运输,供应全身的细胞进行新陈代谢。那些在消化道内不能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内经过肠道细菌的发酵、分解,部分水分和盐被吸收后就形成了粪便,最后到达大肠和直肠,并贮存在直肠内。正常情况下直肠内无粪便,当集团运动将粪便送入直肠后,兴奋直肠的压力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引起便意与排便反射,在神经的参与下,肛门括约肌松弛,使粪便排出,然后提肛肌收缩,排空直肠,完成排便动作。

什么是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习惯改变是指在原来大便习惯的基础上,大便次数、排便时间及大便的形状等发生了改变。由于每个人的排便习惯不同,大便习惯改变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改变:

一、排便感觉改变:包括排便感觉亢进和排便感觉消失,排便感觉亢进主要表现为里急后重感,就是有急迫的便意,有大便至肛门的感觉,但是又排不出大便,常伴有肛门下坠感。排便感觉消失就是缺乏便意,主要的表现就是便秘。

二、粪便性状改变:粪便性状改变是指大便的外观、颜色、气味发生了异常。正常的粪便应该是条状软便,类似香蕉样的外观,如果粪便过稀不成形或者过于干燥都属于异常。粪便的颜色应该是黄色或者褐色,如果变成绿色、红色、黑色都说明异常。正常的粪便气味通常为氨臭味,如果出现腥臭、恶臭、腐臭等说明大便出现异常。

为什么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习惯改变可能是什么原因)(2)

三、排便频度改变:每日排便次数,正常成年人一般每日为1~2次,少数人隔日1次。如果每天排便超过3次,可能是腹泻,每周排便少于3次,可能就是便秘。

排便习惯改变的原因有哪些

一、生理性原因

是指有明确诱因的排便习惯改变一般都是短暂性的,很快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排便习惯。常见的原因包括生活环境改变、饮食方式改变、药物的原因、心理原因等等。

1、生活环境改变:许多人突然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会出现腹泻,医学上称为旅游者腹泻,老百姓称之为水土不服。也有人由于旅行、搬家等生活环境改变后会出现一时性便秘。

2、饮食方式改变:有的人吃了冷的、辣的食物或者喝酒后就会出现腹泻,有的人对某种食物不耐受,进食后也会出现腹泻,常见的是乳糖不耐受,喝牛奶拉肚子。

3、药物的原因:许多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常见的表现就是消化道症状。

为什么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习惯改变可能是什么原因)(3)

容易引起腹泻的药物有很多,比如中成药牛黄解毒片、三黄片,以及潘泻叶、麻仁、大黄苏打片等,肿瘤化疗药物如伊达比星、表柔比星、紫杉醇、氟尿嘧啶等,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导泻药物如硫酸镁、酚酞、乳果糖、聚乙二醇等。

容易引起便秘的药物主要有抗抑郁药如氟西汀、百忧解,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可待因、芬太尼、杜冷丁、曲马多等。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新斯的明、颠茄、莨菪碱等。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地尔硫卓等。以及含铝的止酸剂、铁剂、钙剂,含砷、铅、汞等重金属的药物也可以引起便秘。

4、精神心理原因:人常说胃肠道是情绪的晴雨表,当我们悲伤、低落、忧愁、沮丧时,胃肠道功能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在情绪刺激下,身体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就会让胃肠蠕动或加快或减慢、消化液分泌或增加或减少,导致消化能力或大为下降或过分亢进,从而引起腹胀、便秘或腹泻等种种症状。

二、疾病的原因

1、肠道感染:常见的疾病如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大多是急性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一般是由病毒或者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多数肠道感染患者无需特殊治疗,如患者病情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式。

2、肠道肿瘤:常见的是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排便习惯改变往往是中晚期大肠癌的信号,其特点是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或者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因此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果排除了生理性原因,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什么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习惯改变可能是什么原因)(4)

3、炎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发生于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的腹痛、腹泻、粘液血便,甚至出现各种全身并发症如视物模糊、关节疼痛、皮疹等。

4、肛周疾病:肛周疾病是指发生于直肠肛管部位的疾病,主要包括痔疮、肛周脓肿、肛周湿疹、肛裂、肛瘘、肛周尖锐湿疣、肛乳头肥大瘤等,常见的症状主要有便血、肛门肿物、疼痛、排便困难等,不同疾病的临床症状和轻重程度有一定差异,如出现肛门处不适感,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多数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5、功能性肠病: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和便秘。腹痛多在进食后出现,腹痛于排便或排气后可以缓解。腹胀以白天明显,夜间睡眠后减轻,一般腹围不增大。腹泻一般出现在清晨或进食后,每日3~5次,大便不成型,便中会带有白色或透明黏液,但腹泻并不会影响夜间休息。便秘表现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量少,呈羊粪样或栗子状,常有便后不尽的感觉。这些症状多在进食刺激性食物、生活不规律或情绪波动等情况下加重。

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应该怎么办

一、及时就医:如果平时排便很规律,排便感觉、排便频度以及粪便性状出现了改变,而且持续加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去医院就诊,必要时做肠镜等检查,以排除肛周疾病特别是肠道肿瘤。

二、调整饮食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与胃肠疾病关系密切,首先要避免进食不耐受的食物,比如酒精、咖啡、茶、谷类、奶制品、辛辣食物、油腻等,搞清楚发病和吃哪种食物有关,避免或者减少进食该类食物,要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发漫(FODMAP)食物很容易发酵产气,从而产生腹胀,因此要吃低发漫食物。同时要多运动,做到生活规律,保持健康的生物钟。

三、药物治疗:如果去医院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并且通过调整饮食生活方式,排便感觉、排便频度以及粪便性状仍不正常,可以应用药物进行治疗。腹痛、腹胀可用解痉止痛药物如:匹维溴铵、奥替溴铵、曲美布汀、颠茄片、曲他维林等。治疗便秘的药物有:乳果糖、聚乙二醇、蓖麻油、利那洛肽、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治疗腹泻的药物有:蒙脱石散、果胶、地芬诺酯、洛派丁胺等。也可以补充益生菌,用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生态平衡,常用制剂有双歧杆菌、嗜酸性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等。

为什么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习惯改变可能是什么原因)(5)

参考文献

张作兴,重视大便习惯的改变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8年第04期

李增烈,排便习惯改变肠子可能出事了 《家庭医学》2014年第11期

大便习惯改变 《百度百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