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铁路建设贡献硬核力量(勇当电气化铁路的)

没有电气化铁路,就没有现代轨道交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百姓出行方面的最大变化,莫过于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从1956年至今,中国电气化铁路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运营里程突破10万公里,电气化铁路里程和高铁里程稳居世界第一,发展十分迅猛,形成了一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气化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中国电气化铁路从国外引进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由追赶、并跑再到领跑,实现历史跨越。

中国铁路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的历史飞跃进程中,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为创造“中国速度”接续奋斗。作为一家诞生、成长、发展于湖北的中央企业全资子公司,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参与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鸡)成(都)线,参加襄渝铁路等三线建设。从襄阳到武汉,从几代铁路人接续奋斗,经历改制重组,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这支电气化建设大军始终扛起“开路先锋”大旗,筚路蓝缕,步履铿锵,坚守“匠心智造,中国电化”的企业使命,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变革性技术研究,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变化,在中华大地上镌刻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为铁路建设贡献硬核力量(勇当电气化铁路的)(1)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承建的张吉怀铁路张家界西牵引变电所。

领跑行业

做中国轨道交通建设的“排头兵”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始终保持领跑中国轨道交通电气化行业的战略定力,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始终保持敢想敢干的创业状态,始终坚持争创一流的价值目标,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自觉担当“交通强国 铁路先行”时代使命,充分发挥企业全产业链优势,勇做轨道交通建设的开路先锋,业务涉及铁路电气化、电力、通信、信号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全面搭建了时速350公里的站后“四电”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平台,为我国电气化铁路发展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得益于在“四电”领域的强大施工能力,作为电气化铁路建设“国家队”,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始终用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担当奉献。参与建成了全球首条环岛高铁—海南环岛高铁,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最北“一横”哈牡高铁,中国“最美扶贫高铁”张吉怀高铁,中国“北煤南运”战略运输通道浩吉铁路,“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等近百项铁路工程,创造了京沪高铁先导段486.1Km/h的中国速度,具有年建成1000正线公里铁路站后“四电”工程施工能力。

自成立以来,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一代又一代员工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南征北战、顽强拼搏,用生命、鲜血和汗水铸就了“兰新精神”“汉十精神”,创造了“兰渝速度”“浩吉速度”。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始终站在电气化铁路技术发展的前沿,以质立信、以信扬名,勇当我国电气化铁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电”专业领域的开拓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为祖国添彩,为交通赋能,将“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与“合心合作、创新创造”的精神文化谱系融入铁路建设的每一公里,不断续写新时代长征路上的“中铁故事”。

为铁路建设贡献硬核力量(勇当电气化铁路的)(2)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自主研发的接触网腕臂自动预配平台内部。

全面渗透

做探索新基建领域的“先锋队”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构建“四电主业 相关多元”的发展体系,持续聚焦“四电 ”发展定位,积极推动新基建,探索5G 智慧产业体系,抢抓绿色低碳发展新机遇,不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四电+”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四轮”驱动的市场格局,展开“三智一新”(智慧园区、智慧交通、智慧运维、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探索。进一步统一思想,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突破传统经营思维,充分发挥铁路“四电”等传统专业领域的技术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新能源开发利用、轨道交通维保等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新业务。

多年来,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承建了一大批市政、房建、公路、水务环保等重大项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参建湖北省“头号工程”花湖机场;在湖北全民战“疫”的关键时刻参建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谌家矶“方舱医院”、鄂州“小汤山”、长江新城方舱医院等5所战“疫”医院;完成郑万高铁湖北段通信工程,使5G网络实现线路全覆盖;建成湖北谷竹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植物园主变电站工程、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文旅项目夜市开灯仪式工程、新疆喀什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中节能(苏州)环保科技产业园一期房建工程等项目。同时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获得用户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先后荣获国家“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优质工程鲁班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形成新基建领域“先锋队”的靓丽名片。

聚力发展

做“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开路先锋”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赋能发展,创新是企业永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强企、人才兴企”战略不断澎湃发展动能。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以“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为五年发展方针,依托党员“双创”行动、“劳模创新工作室”“青年蜂巢创新工作室”和一系列重大项目,持续加强科研攻关,多项轨道交通建造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公司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5项企业级工法,87项知识产权,自主研发出铁路电气化接触网高空双臂升降式作业台车、公铁两用车、接触网腕臂自动预配平台、便携式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车等28项“工装利器”,荣获12项科学技术奖励。

创新发展,人才为本。自2015年起,通过员工职业技能大赛,选拔培育出“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信号女子突击队队长王艳鸽,培育出“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中铁劳模”的获得者工匠发明家刘勇,培育出湖北省“荆楚工匠”、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的获得者周勇,培育出湖北省“荆楚工匠”“全国交通技术能手”“湖北省优秀带徒名师”的获得者李腾飞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这些劳模、工匠散发的“光和热”势如燎原,点燃了无数铁路人心中的干事创业热情。公司持续强化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运用,做大做强科技顶尖、行业领军、技能专家、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以扎实有效的“三项制度”改革,为“高精尖缺”人才提供发展的舞台。

中老铁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也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国铁路,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参与了该铁路的“四电”施工。依托数字施工、智能建造“双轮”驱动,聚焦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研发了热带雨林地区接触网基础结构一体化、接触网腕臂计算软件、便携式接触网智能检测小车、SZP-Ⅰ型隧道综合智能作业平台、接触网施工参数一体化测量装置等智能装备,实现了中老铁路施工全过程的“数智建造”。

如今,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也在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中铁股份公司统筹布局下,正在积极参与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电气化升级改造等项目,向全球推介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制造和中国系统,为中国高铁技术走向世界、为中国雄踞世界高铁强国担当“开路先锋”。

南征北战,砥砺前行。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一公司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彰显“中国建造 铁肩担当”的使命感。踏上新征程,在实现“交通强国”的伟大进程中,澎湃发展动能、勇做开路先锋,奋楫扬帆、奋力远航!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