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方共建研究院(65亿元省部共建大学)

为深化浙江中医药大学与金华市的合作,探索政校企多方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机制,共同打造“浙中”教育、医疗、科技高地,共建共创高能级科创平台,助力中医药强省和健康浙江建设,12月30日下午,浙江中医药大学与金华市人民政府、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签约仪式在金华市文化中心举行。

高校地方共建研究院(65亿元省部共建大学)(1)

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市委副书记、市长邢志宏,市委常委、秘书长李雄伟,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褚惠斌,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校长陈忠,副校长温成平,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人才办主任黄爱军等双方领导出席,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华伟率企业方代表在线参会。签约仪式由金华市副市长李斌峰主持。

高校地方共建研究院(65亿元省部共建大学)(2)

仪式上,浙江中医药大学与金华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共建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合作协议,与金华市人民政府、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共建“浙中实验室”框架协议。陈忠校长与邢志宏市长代表双方签约。

高校地方共建研究院(65亿元省部共建大学)(3)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和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浙中实验室揭牌。

高校地方共建研究院(65亿元省部共建大学)(4)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华伟在线讲话,表示华润集团作为国家中药产业链链长,十分珍视和重视此次合作,会全力推动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和金华市三方的合作项目,共同打造政校企合作典范,推动金华中医药产业发展,助力浙江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高校地方共建研究院(65亿元省部共建大学)(5)

陈忠校长代表浙江中医药大学讲话,他指出金华研究院和浙中实验室的签约揭牌,既是政校企以往合作的延续和拓展,更是开启全方位深度合作的新起点。希望以此为机,政校企三方围绕中医药及生命健康领域,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医疗服务、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共同打造医疗高地、共同引育高层次人才、共同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共同推进浙中大花园建设、共同打造山区县高质量发展样板。指出三方要重点聚焦争创浙江省实验室等高能级科创平台,以金华研究院为核心支撑,联合康恩贝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共同打造集人才引育、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为加快推动中医药强省、健康浙江建设贡献力量,为浙江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增光添彩。

高校地方共建研究院(65亿元省部共建大学)(6)

朱重烈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三个重要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金华市与浙中医大、华润三九的合作迈入崭新的阶段,为金华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他表示金华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浙中实验室建设发展,全面深化政校企创新合作。他希望研究院和实验室成为辐射区域发展的标杆、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地、核心技术攻关的尖兵,为金华市高质量发展培养集聚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转化更多创新成果,攻克更多限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高校地方共建研究院(65亿元省部共建大学)(7)

签约仪式结束后,黄文秀书记、陈忠校长一行,还前往金华科技城实地考察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过渡期场地及浙中实验室规划建设区块。

高校地方共建研究院(65亿元省部共建大学)(8)

据悉,按照协议约定,金华市计划总投入不少于65亿元,用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等浙中实验室相关项目,以研究成果全国领先、创新团队国际化高水平为标准,争创浙江省实验室等高能级科创平台,为加快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振兴我国中医药产业,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贡献硬核力量。

高校地方共建研究院(65亿元省部共建大学)(9)

据官网介绍,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浙江中医药大学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滨江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开启两校区办学模式。浙江中医药大学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